視頻標簽:運動的快慢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課題《運動的快慢》安徽省優課教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課題《運動的快慢》安徽省優課教案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三節 運動的快慢(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 過程與方法
舉例說明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經歷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分析比較等學習活動,培養對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生活中不同的物體運動有快有慢,我們都是怎樣去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觀察小豬賽跑的圖片,說出哪只小豬跑得快,引導學生說出每只小豬所用時間相同,得出結論: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第一種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嘗試說說生活中類似的例子(觀眾觀看賽跑比賽等)
觀察男子1500m世界紀錄進展表,說出哪位運動員跑得快和判斷依據,得出結論: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第二種方法,相同路程比時間。嘗試說說生活中類似的例子(賽跑比賽裁判計算成績的方法等)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時,必須考慮時間和路程兩個因素。
提問:當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時,如何比較呢?
學生通過嘗試計算解決問題,引出物理量速度。
二. 新課講解
物理學中,為了更直觀的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我們用速度這個物理量來表示,采用的是第一種方法,相同時間比較路程,也就是用路程比時間。那么,速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我們說相同時間時路程越長,運動越(快),所以速度的數值越大,表示物體運動越(快)。
為了方便計算,我們通常用字母來表示一些公式。這里用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s/t。路程的國際單位是(米),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速度的國際單位是米每秒。
引導學生說出速度公式的兩個變形公式。
了解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體會速度數值的含義。
認識速度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在教師指導下嘗試進行兩個單位間的換算。
練習鞏固單位的換算。
通過例題熟悉用速度公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題格式。
通過練習鞏固速度公式的運用。
三.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強調用速度公式解決問題的注意點。
四. 板書設計
第三節 運動的快慢
一.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 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長的運動快
2. 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短的運動快
二. 速度
1.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
2. 定義:路程與時間的比
3. 公式:v=s/t
4. 單位:
國際單位:米每秒(m/s、m·s-1) 常用單位:千米每時(km/h、km·h-1)
換算關系:1m/s=3.6km/h
五. 作業
1. 短跑運動員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車行駛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6m/s=______km/h 0.8cm/s=________km/h
3. 一輛汽車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里上行駛,汽車的速度表指針在數字100附近左右擺動,表的下部有“km/h”字樣。以這樣的速度,車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到遇到“距南昌40KM”之間需要的時間是_________min。
六. 課后反思
本節課學生基本建立速度的概念,學習了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式的運用,但教師的語言表達還可更為通俗,理解之后再用規范語言強化;單位換算和規范答題格式還需在練習中鞏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