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初一籃球教學,北京16中,教師優秀課
所屬欄目:初中體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一籃球教學_北京16中趙夢_2016年朝陽區體育教師優秀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一籃球教學設計_北京市第十六中學-趙夢_2016年朝陽區體育教師優秀課堂教學
《體育與健康》課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及課次: 籃球 2/6
授課年級: 初一(男)
教師姓名: 趙 夢
所在單位: 北京市第十六中學
一、指導思想
本次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相互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性質與功能
籃球運動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是普及較好的體育運動之一。籃球的技術動作,是由人體的基本活動:跑、跳、投所組成的。籃球運動是在快速、多變、攻防對抗中進行的,對于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思維的敏捷、判斷準確和應變能力都有積極的作用。
2、教材的技術結構及邏輯關系
初中的籃球教材按照基本技術、基本戰術等教學環節進行的。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是初中階段籃球項目的重要考試內容,各種姿勢的運球技術是練習的基礎,對運球路線、變向時運球的位置及變向后腳步的變化要求較高,需要練習者準確控制運球時手按拍球的部位及身體中心的變化,通過蛇形繞過雙桿才能完成動作。
3、教材的知識點及重難點
教材的知識點:原地不同姿勢的運球、行進間運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等。
重點:手觸球部位準確,運球時球與身體位置的控制。
難點:手的控球能力、運球節奏及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4、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籃球-行進間直線運球
重點:手觸球位置要正確,運球節奏的控制。
5、單元計劃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單元教學計劃 課次 6
單元教 學 目 標 |
1.懂得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基本知識、動作方法及其鍛煉價值。 2.較好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技術,能在21秒內用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動作連續繞過間隔1米的雙桿,發展靈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 3.培養積極主動、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質及自主性學習能力。 |
||
課次 | 教學內容與重點 | 教學目標 | 主 要 教 法 措 施 |
1 |
內容:熟悉球性練習; 重點:手觸球部位正確,重心變化速度快。 |
1.了解不同姿勢的運球的動作要領及練習方法。 2.基本掌握各種姿勢的原地運球技術,重點掌握原地高、低運球技術,做到20內不丟球。發展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
1.原地運球練習; 2.左右、前后運球; 3.聽哨聲,不同姿勢運球練習; 4.分組練習不同姿勢的原地運球技術; 5.檢測: 原地高低運球(20秒內不丟球)。 |
2 |
內容:行進間直線運球; 重點:重心變化速度要協調,手觸球位置要正確。 |
1.理解行進間直線運球技術的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 2.基本掌握行進間直線運球技術,能在9"6內完成30米行進間直線運球,發展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培養認真的學習態度。 |
1.原地高運球練習; 2.原地低運球練習; 3.左右手交替運球; 4.行進間直線運球; 5.檢測: 30米行進間直線運球 (9"6內完成) |
3 |
內容: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重點:控制好球,控制好重心,運球速度逐漸加快。 |
1.了解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作用及練習方法。 2.基本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能在18秒內完成繞單桿練習。發展靈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 3.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
1.左右、前后運球。 2.兩人一組,持球練習體前變向運球、互相探討,糾正動作。 3.慢跑運球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過障礙。 4.繞單桿練習 5.檢測:能在18秒內運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完成繞單桿練習。 6.自主過障礙練習。 |
4 |
內容:改進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 重點:控制好運球節奏和身體重心的變化。 |
1.理解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繞雙桿的重要性及其練習價值。 2.較好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掌握好運球節奏和身體重心的變化,能在20秒內完成間隔0.5米的雙桿練習,發展靈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 3.培養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精神。 |
1.各種姿勢原地運球 2.行進間過間隔0.5米的一組雙桿練習; 3.行進間過間隔0.5米的3組雙桿練習; 4.檢測:過0.5米雙桿練習 (20秒內完成) 5.運球比賽 |
5 |
內容: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重點:控制運球速度和身體重心的變化。 |
1.知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在比賽中的運用時機。 2.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控制好運球節奏和身體重心的變化,能在22秒內完成間隔1米的雙桿練習,發展靈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 3.培養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精神。 |
1.各種姿勢原地運球 2.行進間過間隔1米的一組雙桿練習; 3.行進間過間隔1米的3組雙桿練習; 4.檢測:過間隔1米雙桿練習 (22秒內完成) 5.自主過障礙練習 |
6 |
內容: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重點:考核 |
1.知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在比賽中的運用時機。 2.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控制好運球節奏和身體重心的變化,能在21秒(及格)內完成間隔1米的雙桿練習,發展靈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 3.培養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精神。 |
1.各種姿勢原地運球 ; 2.行進間過間隔1米的雙桿練習; 3.教師宣布考試標準,提出要求。 4.檢測:過間隔1米雙桿練習考核 (21秒內完成) 5.籃球游戲。 |
教材內容與課次 | 1.籃球 2/6 2.中長跑 | ||||||||||||||||
教 學 目 標 |
1.了解行進間直線運球的動作要領、練習方法及其鍛煉價值。 2.基本掌握行進間直線運球技術,能在9"6內完成30米行進間直線運球,不斷提高運球能力,發展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培養認真的學習態度及自主學習的優秀品質。 |
||||||||||||||||
部分 | 教 學 內 容 |
次 數 |
時 間 |
組 織 教 法 與 要 求 | |||||||||||||
開 始 部 分 3 分 |
1.集合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候、檢查服裝; 3.宣布本次課的主要內容; 4.安全教育,安排見習生。 |
1 | 3' |
隊形: ○○○○○○○○ ○○○○○○○○ △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 2.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本次的主要內容。 |
|||||||||||||
準 備 部 分 9 分 |
一. 慢跑:600米; 二. 球操 1.持球體轉運動; 2.持球體側運動; 3.持球腹背運動; 4.持球腿部運動; 。 三. 專項準備活動 1.手指撥球 2.持球高抬腿練習 |
1 4 × 8 1-2 |
9' |
一.慢跑隊形: ○○○ 要求:隊形整齊、跑速適中、呼吸勻稱。 二.球操隊形: ○ ○ ○ ○ ○ ○ ○ ○ ○ ○ ○ ○ △ 教法:教師領做,學生跟做。 要求:1.動作準確、協調、有節奏感; 2.充分活動開全身各關節; 3.按節拍跟隨教師口令練習。 三.教法:教師提示并示范,學生練習: 1.要求: 五指張開,手指、手掌、手臂協調配合。 2.要求: 控制好身體重心,速度由慢逐漸加快。 |
|||||||||||||
基 本 部 分 30 分 |
一.籃球教學 (一)復習原地高低運球 技術要點: 兩腿彎曲,上體稍前傾,眼看前方,五指自然分開,空手心,用手指和指跟部位控制球,肘關節自然彎曲,以肘關節為軸,上下擺動。 教學重點: 手觸球的位置正確,重心變化的控制。 教學難點: 控制球的能力。 (二)學習行進間運球 動作要領: 兩腳前后開立,兩膝蓋微曲,目視前方,運球手臂自然放松,以肘關節為主,手推球的后側上方,落點在身體前方,反彈高度在腰腹之間。 教學重點: 手觸球的部位及運球時身體與球位置的控制。 教學難點: 運球節奏及身體的協調配合。 二.中長跑教學: • 600米變速跑 練習方法:學生一路縱隊沿田徑場勻速跑進,最后一名同學沿隊伍外側加速跑至隊伍前方第一名,其他同學保持勻速跑進,倒數第二名同學眼外側隊伍加速跑至隊伍最前方,以此類推,直至跑完600米。 |
2-3 2-3 1-2 4-6 1 1 |
22' 8' |
教學組織形式:分組不輪換。 (一)隊形: ○ ○ ○ ○ ○ ○ ○ ○ ○ ○ ○ ○ △ (二)隊形: ○○○○ ○○○○ △ 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提示練習要點; 2.學生根據要求集體練習。 3.學生自主練習,相互觀察,互相提高。 4.教師評價、點撥。 1.原地高運球練習。(集體練習+自主練習+分組展示) 要求:控制球速、節奏,體會動作要領。 2.原地低運球練習。(集體練習) 要求:球的反彈高度在膝蓋以下。 3.左右手交替運球練習。(集體練習) 要求:觸球位置正確。 4.行進間運球練習。(分組練習) 要求:手觸球部位在球的后側上方,運球部位正確。 5.檢測: 30米行進間直線運球( 9"6內完成) 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觸球部位正確,有節奏感。 二.隊形: ○○○○○○ 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練習方法。 2.學生集體練習。 要求: 1.隊形整齊,跑速適中,保持好前后間距。 2.安靜有序,跑步有節奏感。 |
|||||||||||||
結 束 部 分 3 分 |
一.放松整理活動。 1.上肢拉伸練習 2.下肢拉伸練習 二.集合 三.小結本次課的內容。 四.宣布下課,歸還器材。 |
1 | 3' |
放松隊形: ○ ○ ○ ○ ○ ○ ○ ○ ○ ○ ○ ○ △ 放松要求:身心充分放松。 小結隊形: ○○○○○○○○ ○○○○○○○○ △ 小結要求: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評,課下認真復習。 |
|||||||||||||
場地器材 |
1.籃球場地,田徑場地。 2.籃球:16個; 3.哨子一個; 4.秒表一塊。 |
預計 生理負荷 |
|||||||||||||||
安全措施 |
1.課前檢查場地器材; 2.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放松活動; 3.課中及時觀察學生練習反應。 |
||||||||||||||||
練習密度:35%-40% |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 ||||||||||||||||
課后小結 |
教學效果: 85%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行進間直線運球技術,且能做到手觸球部位準確、運球有節奏感,能在9"6內完成30米行進間直線運球,發展速度、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基本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存在問題: 個別學生動作不熟練,在練習過程中存在觸球部位不準確、丟球等現象,需要在今后加強練習。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