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軸對稱的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5.2探索軸對稱的性質-甘肅省 - 蘭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5.2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甘肅省 - 蘭州
5.2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說課稿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
很榮幸借此機會和大家共同交流數學教學方法,早上第一節課我授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二節《探索軸對稱的性質》,下面我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設計和授課情況及反思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匯報,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前后聯系:軸對稱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種現象.許多日常生活的圖案設計都離不開它.因此本章內容的安排是對小學學習軸對稱圖形有關知識的延伸,也是今后學習“平移、旋轉、中心對稱、相似”等知識的基礎。“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是本章的第二節,教學時間是一個課時。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對軸對稱現象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軸對稱的性質,為后面學習“應用軸對稱設計圖案”和未來的幾何變換作出一定的鋪墊。
2.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我依據課標要求,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制定如下的目標與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理解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的定義,探索軸對稱的基本性質,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軸對稱的性質的過程,在操作活動和觀察、分析過程中發展師友組探究合作、互助交流的習慣.培養學生觀察、探索、分類、歸納等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反過來又能指導生活實踐這一辯證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理解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的定義,掌握軸對稱的性質;難點是探索軸對稱的性質和簡單應用。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問題導學,引導發現”的教學思路,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并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三、學習方法:
學法:在教學中,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如何通過操作感知,發現并總結出軸對稱的性質”,而不是老師灌輸幾何圖形的性質,這樣做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探本求源,讓每位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本著“以學生為主題,以活動為依托,以自主探索主線,以互助交流為策略,以總結應用為目的”的主旨進行設計,采用和諧互助高效課堂“五步十環節”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
在交流預習環節讓同學們通過觀察圖片找出軸對稱圖形與成軸對稱的圖形,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有效回顧上節課的內容,為本節課軸對稱性質的探索做好鋪墊,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活動課往往比較費時間,因此在交流預習環節開門見山,引導師友組動手操作,進行“扎三角形的”的活動,然后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串引導學生觀察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引出“對應點、對應線段和對應角的概念”,為探索性質做好鋪墊,然后鼓勵學生結合已有知識基礎和經驗總結軸對稱的性質。有效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在這部分教材內容的處理上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教材中“扎14”的內容變為“扎三角形”的內容,我覺得在前一章中我們剛探究了三角形全等的知識,讓學生應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發現和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會更能激發他們的靈感,降低知識難度,提高學習效果。然后讓學生觀察“飛機圖片”后回答問題,先引導他們將這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左右的兩個部分看做事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然后應用剛才發現的性質解決一系列問題,即讓學生明確了不僅軸對稱現象中的兩種情況可以互相轉化,而且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性質在軸對稱圖形中依然使用,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目的。
分層提高環節設計了在軸對稱圖形中找對應點與依據軸對稱的性質作圖兩個問題,問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在掌握性質的基礎上能進行簡單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結歸納環節主要是引導師友組從知識、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方面進行總結,說出本節課的收獲與疑惑。并在總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知識整合和有邏輯的表達的習慣與能力。
鞏固反饋環節設計了軸對稱性質的應用問題,其中第一道題相對比較簡單,適合于大部分同學完成,第二道題略有難度,讓數學思維較好的同學予以提示和分析,為同學們的思維引導方向,然后共同解決,加強同學們的數學知識與方法的積淀,培養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數學學習品質。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基本能按預設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突破了重難點,自己感覺成功的地方就是學生在“扎三角形“的活動中”真正動手操作,而且能夠通過觀察、分析、發現、歸納得出相應的結論,凸顯了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學習了性質之后,大部分同學能把性質運用到具體問題中去,能結合所學內容尋找解題途徑。
連續不斷的提問使問題不斷的深化,促使學生不斷的思考,點燃學生探究的熱情,讓學生感受教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自信。
課堂小結學生能從知識到方法到情感,總結的比較好。
不足之處:1.活動的探究仍處于表層,應注重活動方案設計與問題的設計,讓活動具有啟迪性和探索性,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究,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應用。
2.對部分后進生的關注不到,有部分同學在完成分層提高第二
小題時部分同學出現了錯誤,應加強師友培訓,充分發揮小師傅的檢查、幫扶力度。
3.教師還沒有完全放手,應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臺和機會,讓他們自主發現,學會思考并找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見解,懇請各位專家和同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課題: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一、 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軸對稱現象,掌握了軸對稱的概念,有了對圖形的初步理解和認識,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和技能基礎。
學生活動經驗基礎: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歷了一些認識軸對稱以及軸對稱圖形的活動,解決了一些簡單的現實問題,獲得了一些數學活動經驗的基礎;經歷了師友合作學習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經驗與交流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等過程,探索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總結和說理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培要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并且要學生學會及時對自己的求解過程進行回顧與思考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理解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的定義,探索軸對稱的基本性質,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軸對稱的性質的過程,在操作活動和觀察、分析過程中發展師友組探究合作、互助交流的習慣.培養學生觀察、探索、分類、歸納等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反過來又能指導生活實踐這一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的定義,掌握軸對稱的性質. 教學難點:探索軸對稱的性質和性質的簡單應用。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互助探索。 教學過程 準備活動:
師友組課前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1-2分鐘時間做游戲,減輕學習壓力,輕松愉快的進行學習。
活動:師生共同做游戲,規則是:“老師發指令,學生按指令做出與指令相反的動作。 意圖:輕松投入到有趣的課堂學習中,增強信心,大膽探索。 一、交流預習
1.師出示交流預習的問題,引導師友積極交流,鼓勵學友大膽回答問題。 (1)下列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是成軸對稱?
(2)找出下列軸對稱圖形或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對稱軸,(并在題單的圖1)中畫出來. 活動:師友組交流后指名回答,其他師友組補充完善。 二、互助探究
1.引導學生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1)師組織師友組展開活動一:
將一張矩形紙片對折,然后用筆尖扎出△ABC(A點在折痕上),將紙打開后鋪平。觀察后回答下列問題:
①右圖中△ABC與△A’B’C’有什么關系?
②在上面扎字的過程中,點B與哪個點重合?點C呢?線段AB與線段A’B’有什么 關系?線段BC與線段B’C’呢?
③ ∠1與∠2 有什么關系?∠3與∠4呢?說說你的理由。 ④說一說軸對稱現象中的對應點、對應線段和對應角。
⑤設折痕所在直線為l,連接點B與點B’的線段與l有什么關系?連接點C與點C’的線段呢?
活動:師友合作完成扎圖活動,認真觀察,交流后總結發現,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概括。
(2)師組織師友組展開活動二:
下圖是一個軸對稱圖形,觀察圖形,回答問題: ①找出它的對稱軸及其成軸對稱的兩個部分?
②線段AD與線段A’D’有什么關系?線段BC與B’C’呢?為什么? ③∠1與∠2有什么關 系? ∠ 3與∠4呢?說說你的理由?
④ 連接點A與點A’的線段與對稱軸有什么關系?連接點B與點B’的線段呢? ⑤ 議一議: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發現了軸對稱圖形或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有哪些性 質?
活動:學友先說給師傅聽,然后指名學友匯報本組的發現,其他師友組補充總結. 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補充要點:
意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仔細觀察,勇于探索,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讓學友養成遇到困難求助師傅的習慣,達到提高自己,提升師傅,合作共贏的目的。 三、分層提高
師出示題目:
1.在下列圖形中,找出軸對稱圖形,并找出它的兩組對應點.
2.下圖是在方格紙上畫出的一半,以樹干為對稱軸畫出樹的另一半。
活動:讓薄弱師友組交流后口答,其他師友組評價并補充。
意圖:以上兩題注重照顧學習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師友組,鼓勵他們積極回答,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四、總結歸納
1.學生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學會了哪些方法?還有哪些疑惑?還想知道什么?
活動:鼓勵每組師友積極交流歸納,對總結較好的師友組進行表揚。
2.教師總結:本節課我們共同探索了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剛大家都能暢所欲言,談了自己對本節課的感受與收獲,每個師友組的表現都非常出色,希望大家以后更加努力。
意圖:總結歸納,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對重難點內容的理解與鞏固。 五、鞏固反饋
1.如圖所示,△ABC與△ADC關于AC所在直線成軸對稱,且B、C、D在同一條直線上,若∠1=30°,AB=8,DC=4,試求∠2的度數與△ABD的周長.
活動:先讓學生獨立解題,師巡視指導,然后指名匯報結果,不正確的調動其他師友組指出錯誤,分析錯因,積極改正。
意圖:積極思考,加強交流,拓展思維。 3.評選本節課的優秀師友組。 4.作業:
(1)完成課本119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2)習題 5.2第2、4、5小題 ; (3)預習5.3《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