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小結與復習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0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小結與復習)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0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小結與復習)天津市西青區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 內容
復習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2. 內容解析
數據是對現實生活中被調查對象具體情況的反映,它是統計學中最基礎的內容,對我們的實際行動有著重大的決策作用。本章內容不僅是以后學習數據分析和應用的基礎,而且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統計意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章我們學習兩種收集數據的方法——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全面調查要考察全體調查對象,而抽樣調查只考察部分調查對象。 本章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直接指導生活,教材通過調查學生對電視節目的喜愛情況,經歷了全面調查的過程,探索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在理解條形圖、扇形圖、折線圖的基礎上,掌握用直方圖描述數據的步驟,最后探究了從數據談節水的課題,感受到數據的作用,增強了節水意識。利用統計圖表等整理和描述數據,有利于我們發現和探索數據中蘊含的規律,獲取數據中的信息,不同的統計圖從不同側面描述了數據不同的特點。因此,選用合適的統計圖描述數據,對發現和探索數據的特點和規律是很重要的。
綜上所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和繪制頻數分布表、頻數分布直方圖。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 目標
(1)建立本章各知識點之間的框架結構,體會數據處理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 (2)了解兩種抽樣方法的特點,了解各種統計圖表的特點,能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對數據進行整理和描述,得出結論.
2. 目標解析
目標(1)要求學生能獨立畫出本章的思維導圖,能夠說出數據處理的環節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
目標(2)要求學生能夠判斷出一個給定的調查,是全面調查還是抽樣調查,能夠舉出相應的例子,并能選擇合適的樣本;能夠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對數據進行處理,并能從統計圖中獲取相應的信息,通過分析得到結論。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復習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具有重復性、系統性、綜合性和反思性,復習的主要目的
2
是加強知識聯系,深化知識理解,優化知識結構,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認知.復習課的核心認知活動是知識體系的重組和知識選擇性應用.由于學生獨立整理知識的經驗不多,綜合能力有限,難以整理出系統、簡約的知識結構,而且復習中還需要根據問題情境,選擇適當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學生可能遇到很多困難.
綜上所述,本節課的難點是:知識體系結構化整理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統計圖進行合理的分析,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通過某電視節目中對青少年玩網絡游戲的情況的調查導入本節課,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
師生活動:教師大屏幕播放視頻,說明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學生通過觀看,了解本課要達成的目標和學習重點.
設計意圖:以視頻的形式引入本節課,激發學生.展示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讓學生了解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及重點內容.
2. 復習提問,梳理知識
師生活動:通過問題串的形式,讓學生構建本章知識框圖。 問題1:什么是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它們各有什么優缺點?問題2:哪些情況下宜用全面調查?哪些情況下宜用抽樣調查?
問題3:條形圖、扇形圖、折線圖和直方圖在表示數據方面各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3. 專題訓練,夯實基礎 專題一: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
例1.下列調查中哪些是用全面調查方式來收集數據的,哪些是用抽樣調查方式來收集數據的?
(1)為了了解你所在班級中有多少名同學需要近視眼鏡,向全班同學作調查; (2)為了了解你們學校有多少名同學需要近視眼鏡,向你所在學校的同學作調查; (3)為了了解觀眾對某電視節目的喜愛程度,向某市市民作調查;
(4)為了了解某大學中大學生考研究生的比例,隨機抽查了100名大學生. 針對訓練:
1.【2017·遼陽】下列事件中適合采用抽樣調查的是( ) A.對乘坐飛機的乘客進行安檢
B.學校招聘教師,對應聘人員進行面試 C.對“天宮2號”零部件的檢查
D.對端午節期間市面上粽子質量情況的調查
2.【2017·襄陽】下列調查中,調查方式選擇合理的是( ) A.為了解襄陽市初中生每天鍛煉所用時間,選擇全面調查
B.為了解襄陽市電視臺《襄陽新聞》欄目的收視率,選擇全面調查 C.為了解神舟飛船設備零件的質量情況,選擇抽樣調查 D.為了解一批節能燈的使用壽命,選擇抽樣調查 3.下列調查的樣本缺乏代表性的是( )
A.為了了解動物園一年中游客的人數,小明利用“十一”長假對7天的進園人數進行調查
B.為了了解養雞場中一批種雞的體重情況,從該養雞場中隨機抽取該種雞100只進行調查
C.為了了解我市讀者到市圖書館借閱圖書的情況,從全年的借讀人數中抽查了100天每天到市圖書館借閱圖書的人數
D.調查某電影院雙排號的觀眾,以了解觀眾們對所看影片的看法 專題二:統計圖的應用
例2.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劉云明所在小組的同學與一家玩具生產廠家聯系,想給該廠組裝一部分玩具.該廠同意他們組裝240套玩具,這些玩具分為A,B,C三種型號,它們的數量比例以及每人每小時組裝各種型號玩具的數量如圖.
4
若每人組裝同一種型號玩具的速度相同,根據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從上述統計圖可知,A型玩具有 套,B型玩具有 套,C型玩具有 套; (2)若每人組裝16套A型玩具與組裝12套C型玩具所花費的時間相同,則a的值為 ,每人每小時能組裝C型玩具 套.
例3.【2017·安徽】為了解某校學生今年五一期間參加社團活動時間的情況,隨機抽查了其中100名學生進行統計,并繪制如圖所示的頻數直方圖,已知該校共有1 000名學生,據此估計,該校五一期間參加社團活動時間在6~8小時之間的學生數大約是( )
A.280 B.240 C.300 D.260
針對訓練:
4.【2016·無錫】某校為了解全校學生上學期參加社區活動的情況,學校隨機調查了本校50名學生參加社區活動的次數,并將調查所得的數據整理如下:
參加社區活動次數的頻數、頻率分布表
活動次數x 頻數 頻率 0<x≤3 10 0.20 3<x≤6 a 0.24 6<x≤9 16 0.32 9<x≤12 6 0.12 12<x≤15 m b 15<x≤18 2 n
根據以上圖表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表中a= ,b= ;
(2)請把頻數分布直方圖補充完整(畫圖后請標注相應的數據);
(3)若該校共有1 200名學生,請估計該校在上學期參加社區活動超過6次的學生有多少人.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教師關注學生回答的情況和存在
5
的問題,師生共同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基礎的練習,可以讓學生鞏固概念,體會統計圖表的應用. 4. 知識應用,變式訓練
某年級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活動,本次夏令營分為甲、乙、丙三組進行,如圖所示的兩幅統計圖反映了學生參加夏令營的報名情況,請你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年級報名參加丙組的有________人.
(2)該年級報名參加本次活動的總人數為多少?并補全統計圖.
(3)根據實際情況,需從甲組抽調部分同學到丙組,使丙組人數是甲組人數的3倍,應從甲組抽調多少人到丙組?
師生活動:由學生獨立分析、解決這道題.由學生代表講解.教師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如果問題突出,集中解決.
設計意圖:該題是在例題基礎上的延伸,讓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尋求解決問題的規律,提煉解題方法,培養解題思路,規范解題格式.
5. 歸納小結,反思提升
(1)本節課復習了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的哪些內容? (2)本課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有哪些? (3)你還獲得了哪些解題經驗?
師生活動:教師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主要思想方法以及通過本課學習所得到的解題經驗.先由學生梳理,教師再適當補充,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結構化整理,并指出本課內容的地位以及對后面學習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總結方法,體會思想,逐步建構知識體系. 6. 布置作業,分層落實 必作:監測43頁單元評價檢測(六)
選做:某班部分同學參加法律知識競賽,將所得成績(得分都是整數)進行整理后分成5組,繪成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圖中從左到右各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 : 3 : 6 : 4 : 2,最后一組的頻數為4,結合直方圖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