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華民國的創建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內蒙古 - 包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內蒙古 - 包頭
《中華民國的創建》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課標要求
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2.教材分析
《中華民國的創建》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的內容,本課包括“中華民國的建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三個板塊的內容。武昌起義之后,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推翻了清政府統治,革命果實卻被袁世凱竊取了。資產階級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中國人繼續為反帝反封的革命事業不斷奮斗。
本課以中華民國的創建為主要線索,在承接第三單元前兩課的基礎上,繼續介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前兩課內容的延續,具有重要地位。本課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后面的新文化運動貫穿起來,形成中國近代化探索的一條重要歷史主線,是初中近代史的重要學習內容。所以本課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了解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作用重大。 3.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課本,說出中華民國建立的史實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歷史意義。
2、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3、通過小組討論辛亥革命的成敗,體會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評價任務】
任務1:能說出中華民國建立的基本情況以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歷史意義。(檢測目標1)
任務2:了解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和結果。(檢測目標2)
任務3:能提出自己的觀點,積極加入小組交流,并能夠在該環節結束時嘗試列出辛亥革命的成功之處。能暢談感悟,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貢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檢測目標3)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華民國的建立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難點:辛亥革命的成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策略】
問題引領、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教學 【教學活動設計】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少林英雄》,展示小詩《我有一個夢想》。 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夢想。
學生活動:表達自己的夢想
提問:作為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夢想是什么?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氛圍,導入新課。)
第一板塊:曙光初現——建民主共和之國
(多媒體展示“孫中山與臨時參議院議員合影”圖片)
展示圖片:假如你的微信好友——留學中國多年的Lily對中華民國成立的歷史很感興趣,你可以編輯一條微信給她講講中華民國成立的基本情況么?
學生活動:根據課本,根據提示總結中華民國成立的基本情況,并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歸課本,幫助學生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突破重點。)
第二板塊:保障政權——立民主共和之法
出示問題: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歸納總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國家主權
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國民權利
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
立法權 參議院行駛立法權
行政權 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 司法權
司法獨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歸課本,幫助學生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和意義)
(多媒體展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與封建君主專制的對比) 探究問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哪些方面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徹底的否定?
學生活動: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徹底否定。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進一步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和意義,突破重點。) 達標檢測
學生活動:同桌互考并糾錯。
(設計意圖:鞏固新知,加強記憶。)
第三板塊:袁氏竊國——無民主共和之實
出示問題: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后,面臨一場權力的博弈,這場博弈最終的結果如何?孫中山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播放視頻《角力議和中》)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使學生了解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背景和原因,引導學生知道認識歷史須將史事置于特定的時空條件下進行。)
(多媒體展示《清帝退位詔書》)
學生活動:閱讀圖片,體會其中包含的歷史信息。
出示材料,提出問題,孫中山對新總統提出了哪些條件?目的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提出問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和原因。)
第四板塊:任重道遠——追民主共和之夢
出示問題,合作探究:對于辛亥革命成敗的認識,有人認為“無量英雄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有人認為“君主之命命已終,世局統統歸共和”。 小組討論,總結辛亥革命獲得的成功。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上述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前兩節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提升歸納總結能力。) 通過材料,對辛亥革命帶來的進步進行總結。 出示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留下的遺憾。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突破難點。培養了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難點。) 出示圖片,回顧近現代中國人的追夢之路。討論今天全體中國人的夢想是什么?我們能為這個夢想做什么?
學生活動:暢所欲言,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革命的艱辛歷程,感受近代先進中國人的精神,感受歷史,聯系現實。增強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貢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家國情懷。充分發揮歷史課堂以史鑒今的作用。) 本課小結:
一九一二民國創,中山就任大總統。 帝制終結約法頒,三權分立體制建。 竊國大盜袁世凱,民主共和受挫折。 中共開創新篇章,你我共建中國夢。
達標檢測 拓展作業
【板書設計】
孫文建制
中華民國
宣統退位
《中華民國臨時約
法》
袁氏竊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