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資源問題,我國的資源問題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課《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之《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浙江省 - 嘉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共同面對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問題》第二課《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之《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教學設計
小水滴的旅行
【課程標準】
運用圖表、數據,展現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列舉實例,說明主要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主要途徑;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從圖表、數據中提煉信息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能夠用已有知識解決面臨的新問題。
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而水資源是學生最熟悉的自然資源,從水資源這個最熟悉的自然資源入手,通過設計小水滴的旅行,嘗試引導學生水資源分布特點、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從而能夠舉一反三,理解中國自然資源面臨的共性問題和解決措施。通過對嘉興主要資源進行分析,并結合時政新聞,嘗試讓學生理解區域的發展要充分考慮本身的資源條件,要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并且通過對嘉興和新疆的對比,理解要形成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特色。
【理念運用】
在實際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體現現代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有機結合。 通過虛擬小水滴旅行的方式,運用圖表、數據和身邊實例,讓學生在主題式的探究形式下展開學習,既生動又實用。
【學教目標】
1. 通過不同表格、數據、圖片的分析,從水資源存在的問題推導出中國自然資源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分析解決對策。
2. 通過對嘉興資源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嘉興未來的發展出謀劃策,讓學生理解在區域發展過程中應當要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
3.通過虛擬旅行的方式,結合任務單模式,培養學生主題式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4.提高學生節約資源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共同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重難點】
重點:自然資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難點:結合嘉興資源現狀分析嘉興未來發展方向,理解區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
【學教方法】
預先分成六個小組,通過任務卡的設置,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主; 教師采用講授法、多媒體演繹等方法。
【教學準備】
白板、PPT、任務卡片、資料卡袋、小水滴標簽。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 教師介紹本節課的標題并播放視頻《一滴水》,介紹本節課的主角小水滴。 2. 在地圖上展示小水滴的運動軌跡、到達地點和見到的景色。
教師過渡:世界這么大,小水滴想去看看,它從浙江出發,一路向北來到北京,“碧海清波浮畫舫,香山紅葉染霜天”,恢弘大氣的北京給它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來它又一路向西來到新疆,“野云萬里無城郭,雪雪紛紛連大漠”原以為入眼的只有漫天黃沙,卻發現黃沙下隱藏著點點綠洲。最后它又回到了嘉興。“輕煙漠漠雨疏疏,碧瓦朱甍照水隅”,煙雨樓的景色一如往昔,它不禁感慨,祖國河山真美啊!
3. 展示小水滴路途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過渡:路途中小水滴也有許多疑問,它把它的疑問和見聞都裝進了背包,希望現在大家能幫助它。 ●新課內容
1.每組分別派一個代表抽取任務卡和相應背包資料。
2.每組同學根據所選任務卡,結合背包里對應資料,小組討論并完成相應任務卡。
任務卡一
來到來到北京后,小水滴發現比起南方,小伙伴變少了。
1.請幫小水滴找出小伙伴變少的原因。(溫馨提示:結合資料卡一、二分析北方水資源少于南方的原因)
2.2017年北京水資源總量為29.77億m3,全市總供水量39.5億m3,缺口如何補足?
資料一:中國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 資料二:北京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資料三:2017北京市水資源公報內容 資料四:南水北調路線示意圖
任務卡二
來到新疆,小水滴發現小伙伴更少了,但這里的綠洲農業越來越發達。 1.綠洲農業的存在得益于一項偉大的創造性工程,請說出它的名字并分析它的優點(提示:結合圖片分析)。
2.為什么這里的綠洲農業越來越發達?
資料一:坎兒井結構示意圖 資料二:新疆滴管噴灌新聞報道
任務卡三
小水滴回到家鄉,不禁陷入了深思。
1.嘉興人均水資源與世界相比存在什么問題? 2.結合材料分析嘉興市是如何節約水資源的。 3.作為青少年,我們還有哪些好辦法?
資料卡一:2011-2017嘉興年降水量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圖 資料卡二:嘉興節約水資源新聞報道 3.課堂展示環節
北京站
教師過渡:來到北京后,小水滴發現它的小伙伴變少了,這是為什么呢? (1)學生上臺展示,結合資料卡一分析中國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得出結論中國水資源的分布不均衡,北方地區少于南方地區,結合材料二分析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因而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2)學生結合資料卡三分析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辦法為跨區域調配,也就是南水北調工程。
(3)播放視頻《南水北調》,讓學生感知這一超級工程規模之大,難度之大,作用之大,理解這一工程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 (4)教師提問: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什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好辦法嗎?引導學生回答海水淡化。
(學生答對可獲得小水滴標志獎勵,并貼在黑板小組位置上,其他組糾錯或補充也可獲得小水滴。)
新疆站
教師過渡:來到新疆,小水滴發現雖然這里的小伙伴更少了,但是這里的綠洲農業卻越來越發達,這是為什么呢?
(1)學生上臺結合資料卡五坎兒井示意圖分析坎兒井的優點。 (2)結合資料卡六分析這里的綠洲農業越來越發達的原因。 嘉興站
教師過渡:水資源短缺的北京采取了跨區域調水來緩解水資源危機,而同樣水資源短缺的新疆通過坎兒井和節水技術將綠洲越變越大,那我們嘉興的水資源狀況如何呢?
(1)學生上臺分析嘉興人均水資源與世界相比存在的問題。 (2)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并用PPT展示。 (3)學生上臺展示,分析嘉興市是如何節約水資源的。 (4)學生介紹,我們青少年可以為節約水資源做些什么。
4. 教師小結:(將各組的小水滴擴充成大水滴形狀,板書上畫出手和圓圈,變成中國節水標志。)一個小水滴的力量或許是渺小的,但小水滴匯集起來,便是小溪,是江河,是湖海,就能發揮大大的能量,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托起生命與希望,節約水資源,從你我開始。
教師過渡:其實水資源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們國家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存在的共同問題。
5. 學生歸納自然資源存在的共同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如下圖。
教師過渡:原來資源蘊藏著這么多的奧妙啊,小水滴感謝大家讓它收獲了這么多的知識,現在它想用收獲的這些知識來建設我們的家鄉嘉興,請大家繼續幫助它。
6.小組合作,根據所給材料,為嘉興未來發展出謀劃策。(可根據材料分析嘉興未來適合發展的產業及其原因,也可分析嘉興未來發展中要注意的問題)
嘉興資料卡
氣候環境
嘉興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17小時。 水資源
嘉興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9.24億立方米,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588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礦產資源
嘉興礦產資源種類多,但量不大,
金屬方面有少量銅礦,非金屬礦產,其中主要是石礦,像普通螢石,膨潤土,硅灰石,水泥灰巖等石礦,不過數量也不多。 旅游資源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之一,嘉興因南湖而出名。此外還有月河歷史街區、烏鎮、西塘、錢江潮、南北湖等旅游景點。
資料一:2019海寧世界花園大會新聞 材料二:桐鄉光伏魚塘新聞 材料三:海寧梁家墩網紅村新聞
(各組派一位代表上臺講解,使用白板結合材料進行分析,也可補充糾錯。)
教師地圖上歸納展示嘉興發展的各項產業(特色旅游業、蔬菜花卉種植業、光伏產業、生態農業、漁業、海交通運輸業等),以及新疆地區的產業(綠洲農業、畜牧業),引導學生理解區域的發展要充分考慮本身的資源條件,因地制宜發展本區域經濟。
教師過渡:如果聯結中國南北方的生命要道是南水北調,那么聯結中國東西部的超級工程就是西氣東輸,西氣東輸工程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調整了東部能源結構也改善了東部環境污染,而對于西部地區而言,可以轉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不同區域之間自然條件的差別,使得各區域形成了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特色。所以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
教師小結:相信小水滴聽了大家的發言會很欣慰,它的旅行已經結束,但同學們的人生旅行還在繼續,而如何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如何建設美麗中國,未來——由你們掌控!
【板書設計】
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
——小水滴的旅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