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陜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陜西省 - 咸陽
七年級上冊歷史 人教2011課標版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設計
課題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課型 新授課
授課時間
2018.6
共1 課時
學習 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東晉、南朝政權更替的過程以及對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理解江南開發的原因和表現。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史料的研讀分析,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和表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南北人民共同開發江南,使學生認識到人民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江南地區的開發 教學難點 江南地區的開發
解決措施
通過不同時期史料研讀分析和圖片展示,再加上老師的進一步講解,進行歸納
綜合。讓學生理解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和表現。
教材 分析
了解三國以來南北政權更替的歷史,結合上節課的西晉統一和北方民族的內遷,使學生理解江南地區相對于北方,安定;環境優越;北人南遷;統治者
大都注重發展農業,積極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加上南北人民辛勤勞作,使江南很快形成為新的農業經濟區,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使南北經濟的發展趨向平衡,為后面的民族大交融做好鋪墊。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儲備不足,理解能力不強。但是他們對歷史充
滿興趣,對歷史知識有無限的探索欲望。結合學生的實際,老師借助多媒體、視頻、圖片,史料等激發學生學習江南開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同時運用合作探究的策略,使學生在討論中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
教法學法 多媒體輔助、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 1.收集素材:圖片、地圖、史料及相關視頻等
2.安排學習小組收集和整理學習資料。
3.整理導學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本節課我們將走進長江中下游以南,看人類的智慧之光如何點亮美麗、富饒的江南(播放視頻-《江南》、圖片的展示),親愛的同學們,你們
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教師:江南的景美、繁榮、富庶,是歷史延綿
不斷的結果,追其根源:江南是什么時候,如何得到開發的呢?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課。
欣賞視頻、圖片、音樂,回答問題。
有畫面感的視頻和圖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過程:
環節一:【讀一讀】(1分鐘)
1.了解東晉、南朝政權更替的過程以及對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2.理解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和作用。
3.通過學習江南地區的開發史,認識勞動人民對于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環節二:【試一試】自學教材82-85頁,完成導學案空白部分。
環節三:【畫一畫】根據以上的預習情況,結合前面的知識,繪出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更替順序。 【講一講】根據以上繪畫的朝代更替順序,簡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學案將東晉的興亡、淝水之戰、南朝的更替順序。 【過渡】縱觀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朝代更替時期,可謂“黃河流域亂如麻,中原人民要搬家。”
中原人民搬到哪里了呢?
首先先看一下江南的位置(地圖)那么,在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狀況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有請導游荊翌楠和蔡啟章給大家一一介紹。感謝兩位導游的熱情與精彩演說,把我們一下子帶到美麗的江南,接下來我以上內容進行簡單小結。
(1)農業:①開墾荒地、興修水利(荊江大提、秦淮河壩圖片)②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糞肥與犁耕圖片)③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藥材等,實行農業的多種經營。(養蠶、果木、種植藥材圖片) (2)手工業: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顯著發展。有代表性(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青瓷刻花單柄壺,南朝時發明灌鋼法,東晉織成履)內容與圖片的對應
(3)商業:農業和手工業帶動了商業的發展,那么江南地區為什么能夠得到開發呢?進入合作探究1
讀一讀: 學習目標
自學教材,完成學案
手腦相結合
學生回答
請兩位同學簡單介紹一
下江南經濟
發展狀況
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要點,做到目標明確,學習高效。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從整體上培養學生把握魏晉南北朝更替順序。
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合作探究
環節四:史料探究1
分組討論完成以下問題:(3分鐘)
材料一:(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無凍餓之人,
亦無千金之家。 ——《史記》
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1.結合史料與教材小組合作完成—
——《宋書》 材料三:《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 ①上述三則材料是對哪個地區的描述? ②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③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總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為什么會得到開發? ④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總結江南地區開發的意義有哪些? 合作探究2:根據你的了解,如今我國還有那些地區需要開發?如果負責本地區開發,應該采取那些措施呢? —六人一組共同探究完成。 2.結合學生的討論情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任務。 小組合作討論完成
1.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從而突破江南經濟開發的原因和影響。 2.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鞏固練習 學案自主檢測 鞏固 記一記 學案記憶口訣 鞏固
歸納小結情感升華 本課主要講述了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開發的原因、表現及意義,以史為鑒,勞動人民是歷史發展的締造者,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的輝煌,用心感受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飛躍發展,《厲害了我的國》,我提議:為偉大的祖國和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點贊。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成果,再一次印證了人民是歷史發展的創造者和推動者。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你們,很快會長大成人,成為人民中的一員,請聽:張杰《中國少年說》,是啊,奮發圖強做棟梁,不枉少年,配樂齊讀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諄諄教導:“時代的責任賦予少年,時代的光榮也屬于少年,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為的。少年勤學,少年擔綱。中國少年,國之棟梁!”
學生配樂
齊讀 落實情感目標
板書設計
原因:北人南遷;優越自然環境;南方相對安定等
江南地區開發 表現:農業、手工業、商業
影響: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
東漢末年軍閥割
據 三國鼎立 西晉 十六國 (前秦) 東晉 北朝 南朝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口南遷,先進生產工具與技術移入,使得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課堂上,教師靈活的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層層推進,分解進行,老師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到了參與引領的作用。教師放手讓學生繪圖、分析、討論、歸納,注重學生的課堂生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學習利用導學案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還節約時間。 2.多媒體的運用、利用課件中地圖、實物圖片,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 3.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 4.加入時代元素,感受《厲害了我的國》、《經典詠流傳》的震撼,使學生再一
次理解了勞動人民對中國歷史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夠滿意的是,個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比較被動,教師應該給予關注和鼓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