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抗擊八國聯軍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新 疆
《抗擊八國聯軍》教學設計
一、課標與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2、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最后一課,中國的主權和國家尊嚴再一次遭到破壞。由于社會制度的落后,清王朝的腐敗,雖然中國人民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但中國的民族危機仍然全面加深。《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人民陷入苦難的深淵,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能夠自己通過閱讀、觀看影視作品等方式獨立地了解一些歷史事件的大致情況,但是僅局限于感性認識,缺乏理性的認識。由于本課的內容在課程標準中既有識記層次的要求,又有運用層次的要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從而在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的同時,深入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三、設計思路
本課共分二個子目介紹了內容:“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介紹了聯軍侵略的借口、過程、占領北京后的暴行等內容;“《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最終結果。根據課程標準及新課改的要求,為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對教材內容作了相應調整:第一部分設計兩個問題: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及過程,注重學生對整體基礎知識的掌握及構建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第二部分設計一個問題分析《辛丑條約》的危害及其啟示,注重學生分析,比較、拓展交流的能
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掌握《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結合《辛丑條約》的內容,分析其危害和影響。通過分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收集整理資料、制作簡易展版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反思啟示,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比較表對比分析、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逐步樹立起對民族和社會的責任感。我們應不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五、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1、教學重點:八國聯軍侵華史實和《辛丑條約》的內容。 2、教學難點:《辛丑條約》的影響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3、解決措施:課前讓學生預習,教師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有的放矢,查找相關內容的資料,理解疑難問題。課堂上,出示教師設計的問題,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六、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教學方法:圖片展示、問題探究、啟發引導、分組合作、歸納總結
學法指導:自主收集、合作探究、分組討論、列表歸納、比較反思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ppt
八、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由學生講解G20峰會的一些知識并分享圖片,讓學生感受此時中國的強大。教師由此對比導入100多年前中國的場景,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及自學提示開始自學(ppt出示自學提示),老師巡視并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
(三)、小組合作,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利用三個探究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解決本課的重難點知識。
探究一:
有人認為,八國聯軍侵華是義和團造成的,你覺得這種觀點正確嗎?
1、由此引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原因(直接和根本):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是鎮壓義和團運動,而根本原因是維護和擴大在華利益。適時補充內容:義和團運動興起的性質及最終命運。 2、為了維護和擴大在華利益,侵略者大舉進攻中國,出示圖片(進攻中國的路線和場景圖),進而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經過。
3、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有哪些暴行?聯系:我們前面學習的內容中哪次戰爭也曾入侵北京,犯下了什么罪行?再次通過播放圖片及文字解說,了解八國聯軍的罪行。 探究二:
根據《辛丑條約》的內容及老師出示的材料,分心對中國造成的危害和影響。
1、將內容進行分類:經濟、政治、軍事、外交。
2、學生結合內容及材料逐條或者全面分心危害和影響,教師注意點撥和引導。
探究三:
突破難點:有人認為,《辛丑條約》簽訂以后,清政府已經成為了“洋人的朝廷”,你認為這種觀點正確嗎?為什么?
1、可以比較:《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進行分析,還可以從其他方面鼓勵學生進行思考,進而老師進行總結,這種觀點是正確的,通過《辛丑條約》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了又一次駭人聽聞的經濟大掠奪,并且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國主義的控制之下,清政府完全喪失了自主權。
2、通過本課的學習給我們什么啟示?提示:可以從清政府戰敗的原因等方面得出教訓。
關鍵內容:落后就要挨打。改革促進發展……進而進行德育滲透及情感的升華。
(四)、小結
進入20世紀后,新世紀的曙光并沒有給中國人民帶來絲毫喜悅,相反,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古老的中華民族陷入災難的深淵,雖然有義和團和部分清軍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資本主義制度,清政府的腐敗等原因,這種弱勢中的反抗還是失敗了,清王朝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代理人。中國怎樣才能不受外辱?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已開始在積極的搜尋救國之國。 (五)、板書設計
八國聯軍侵華
1、原因
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
根本原因:維護和擴大在華利益 2、經過
攻占天津----北京 罪行:燒、殺、搶、掠 3、結果----《辛丑條約》 4、影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發現八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使學生對本課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以利于課堂教學的展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探究、評價情境等的設置,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熱情,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既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又通過個性化的體驗探究形式,讓其創造力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