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質量守恒定律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安徽省初中化學優質課課題《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安徽省淮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王凌(安徽省淮南)
課題《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1.1 教學內容
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學習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課首先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初步感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關系,并通過分析反應原理,改進實驗方案最終得出質量守恒定律。再利用所學知識解釋鎂在敞口容器中燃燒時物質的質量關系這一難點知識,并通過改進裝置再次驗證了質量守恒。最后通過對鎂燃燒時氧氣含量和氣壓變化的分析使的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散。
本節課從實驗探究到收獲新知再到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都得到了不斷的提升。
1.2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正處于化學學習啟蒙階段,他們對身邊的化學現象并不敏感,只能初步分辨簡單的化學變化,還不具備解釋化學變化的能力,更不知道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同時,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積極思考的意識以及創新精神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
1.3教學目標
-
通過化學反應前后質量關系的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再運用數據推理并結合實驗現象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關系,培養宏觀辨識能力和證據推理能力同時初步收獲質量守恒的思想。
-
通過有關質量守恒認識發展的化學史實,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在化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通過實驗裝置、操作的不斷改進,反復驗證最終得出質量守恒定律,同時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養成質疑、思辨的學習習慣。
-
通過運用數字傳感器測定鎂燃燒時氧氣含量和壓強的變化的拓展,初步學會運用數據猜想產物,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質量守恒定律原理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難點:鎂在敞口容器中燃燒時質量的變化情況;實驗誤差分析及實驗裝置的改進。
1.4.教學流程
(1)分組實驗探究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情況(2)改進實驗儀器和方法反復驗證得出質量守恒定律(3)利用所學知識解釋鎂燃燒時質量的變化(4)對鎂燃燒中的特殊物質的探究發散學生的思維。
1.5.教學過程
1.5.1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 同學們,我們知道化學反應的本質是產生了新物質,那產生的新物質的質量與反應前的反應物的質量存在怎樣的關系呢?是相等還是不等呢?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很好奇,其實科學家也做了很多實驗進行研究,課前我已經布置同學查閱相關資料,請同學介紹一下。看來三個科學家結果并不相同,那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我們應該通過實驗來驗證。
[學生] 分別介紹三位科學家的探究實驗。相等、變大、變小
設計意圖:設計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1.5.2 明確任務,分組實驗
[教師] 將同學分為三組,自己動手實驗,來探究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
(1)小組一: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2)小組二:稀鹽酸溶液跟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3)小組三: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分別介紹三組實驗藥品和儀器。討論實驗方案,強調注意事項。完成實驗后,請同學們匯報一下實驗結果:現象和數據。三組同學出現不一樣的結果。請同學根據黑板上的反應原理以及實驗現象,并結合數據分析討論,給出自己的觀點。
[學生] 動手實驗。三個小組分別匯報實驗現象和數據,闡述觀點。
設計意圖:動手實驗、合作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
1.5.3 分析討論、改進實驗
[教師] 通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分析討論第二組實驗方案是否準確,如何進一步改進才能獲得準確結果?層層遞進,通過實際測量,分析總結得出在稱量氣體時不僅需要密封,且應避免出現明顯體積變化引起浮力變化,進一步使測量結果更準確。

瓶塞直接密封 改進1:氣球密封 改進2:塑料瓶密封
[學生] 完成第二組實驗,分析得出:敞口容器中產生的氣體沒有稱量,應改為密封裝置稱量;繼續討論得出:當用橡皮塞直接密封氣壓太大,易出現被頂開現象;改進為用氣球,又會產生浮力造成誤差。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優化方案使用塑料瓶最合理。
設計意圖:通過改進實驗,收獲成功驗證質量守恒的快樂,明確科學設計方案的思路。
1.5.4 歸納總結、收獲新知
[教師] 分析討論紅磷燃燒實驗注意事項:密封、緩沖氣壓、在瓶內點燃紅磷。經過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合理實驗方案:利用激光筆點燃紅磷,再稱量質量。再分析紅磷燃燒實驗中所稱量的物質質量,歸納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并板書,突出強調重點。利用智慧課堂發布例題,實時收集答題情況并及時反饋。再回顧三個科學家的實驗方案,哪位是正確的?為什么只有拉瓦錫是對的?分析另外兩位科學家問題出在哪里?
實驗改進:將紅磷放在帶有氣球的密封裝置內,利用激光筆點燃,保證實驗的密閉性。
實時評價:運用智慧課堂互動功能,發布習題并實時收集學生回答情況,再有針對性的講解。及時解決學生疑難問題。
[學生] 一起分析實驗中所測定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利用平板答題,分析三位科學家的實驗方案。
設計意圖:掌握質量守恒定律概念,并通過練習強化。
1.5.5 鞏固新知、學以致用
[教師] 帶領學生分析鎂條燃燒實驗時,所要稱量的物質,并猜想敞口實驗的結果。通過實驗加以驗證。為什么質量不增反減?什么原因導致?開展討論,猜想可能原因。
分析得出: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變化情況不僅要考慮參加反應的氧氣,還要考慮逸出的白煙。最終的結果是兩者的共同作用。分析討論鎂燃燒實驗的注意事項和方案并動手實驗驗證。稱量反應后質量,再次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是正確的。
改進實驗:在裝有氣球的密封裝置內加入電阻絲,并將鎂條換成更易點燃的鎂粉,利用發熱原理點燃鎂,保證了實驗的準確性。
[學生] 思考并回答三種情況的質量關系。討論得出鎂燃燒實驗的注意事項:密封、緩沖氣壓、點燃鎂粉
設計意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鞏固新知。
1.5.6 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教師] 老師在做鎂的燃燒實驗時,發現產物中除了有白色固體,還有少量的黃色固體,很顯然這是另一種新物質,大家能不能利用所學知識幫我分析一下,這種新物質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證明?分析討論合理方案,并用數字化儀器測定的氧氣濃度和氣壓數據來驗證。再根據數據變化猜想可能是和什么氣體反應,并出示資料卡片。
密封容器內:鎂燃燒時氧氣含量變化 氣壓變化 [學生] 可能是鎂和其他氣體反應了。猜測可能是氮氣、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課后有繼續探究的欲望。
1.5.7 快樂分享、暢談收獲
[教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什么收獲呢?提出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既要有科學嚴謹的求真態度,也要有不斷進取的探究精神。讓我們帶著今天的收獲,繼續踏上未來的探究之旅吧。
[學生] 談感想,談收獲。
設計意圖:總結收獲,暢談感想。
2.反思
本節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出質量守恒定律,前面的分組實驗較為簡單,但實驗的分析改進以及注意事項是一個難點,本以為學生很難想出合理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能夠想出多種方案,雖然每個方案不是都很合理,但這種思維的過程是非常可貴的。后面數字化儀器的數據分析對學生來說是個弱項,在上課中發現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較弱,所以后來改為帶領學生一起分析。課后,回顧整節課,發現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新意識都超出我的預期,是在常規教學中沒有表現出來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和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質量守恒定律”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安徽省初中化學優質課課題《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安徽省淮南)”,所屬分類為“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安徽省初中化學優質課課題《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安徽省淮南)”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