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質量守恒定律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
課題 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 .從微粒角度解釋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并認識化學反應。
3 .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從教材第五單元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的方面展開。本節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從“質”到“量”的過渡,同時也是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進行化學計算的理論基礎。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三、學情分析:
對于守恒的概念學生并不陌生,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能量守恒。在前四個單元的化學學習中,學生學習了一些化學變化,特別是第四單元中較為系統的學習了有關水的知識,通過電解水實驗、水分解的圖示或動畫,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應,通過分子等有關物質結構知識的學習,為學習質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礎。 四、教學過程 活動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前面幾個單元我們已經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了化學反應的。今天我們要從一個新的角度,從量的角度來認識化學反應。早在幾百年前科學家們就對化學反應進行了定量研究,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法國科學家拉瓦錫。
導入新課 有一次 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他將45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一段時間后他驚奇的發現生成的氧氣和汞的總質量恰好等于氧化汞的質量。這是不是巧合呢?當年困惑拉瓦錫的問題,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踏著科學家的足跡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規律。
思考拉瓦錫的實驗結果是否屬于巧合。 引用科學家的
事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演示實驗 演示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觀察實驗
培養觀察能力 實驗總結
引導學生正確描述實驗現象和數據
匯報實驗現象和數據。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教材
讓學生閱讀教材93頁的方案二,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實驗中要進行兩次稱量,這兩次稱量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實驗步驟。
學生閱讀教材,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分組實驗
讓學生分小組進行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提示做好現象和數據的記錄。
學生分組實驗。 培養學生合作動手實驗的能力。
實驗總結 提問: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及記錄的數據。
匯報實驗現象和數據。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總結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引導分析反應前后質量相等的本質。
學生分析思考,得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
微觀解釋
提問:為什么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會守 恒?引導學生透過表象從化學變化的本質進行分析。并讓學生借助模型,模擬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
學生演示并講解 培養學生微觀
想象能力。
問題解決 陳述波義耳、羅蒙諾索夫的實驗讓學生分析其中的問題。
分析思考
讓學生學會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實驗。
問題解決 依次演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結束后提問:為什么反應后稱得的質量和反應前不相等?
分析實驗 讓學生學會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實驗。
總結
回顧人類發現質量守恒定律的漫長過程,由于受到錯誤理論的引導,波義耳、羅蒙諾索夫與質量守恒定律插肩而過。后來拉瓦錫經過反復實驗得出了質量守恒定律,然而因為稱量儀器精確度有限,還是有一些質疑的聲音。直到20世紀,科學家們做了精確度極高的實驗,質量守恒定律才得到了一致的認可。任何一項科學發現,都凝結著科學家們的辛勤汗水。同時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宇宙中還有更多的謎底等著你們 去揭開!
讓科學家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學生產生新的探究欲望。
板書設計 :
課題 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
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二、微觀解釋 三、問題解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