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傳統節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青海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青海省優課
傳統節日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會認“傳、統”等15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法,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初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孩子的愛國之情。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交流探究法。 教學用具:課件,預習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代杜牧寫了一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同學們,這首詩講的是什么節日呢?對,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走進識字二《傳統節日》。
二、復習
對生詞進行鞏固。首先讓孩子們齊讀,然后開火車了解孩子們對這些生詞的掌握情況。
三、初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圈出文中有哪些節日。要求:讀準字音。
2、聽老師范讀,和老師一起打節奏,想一想你和老師讀的是否一樣。
3、指名學生進行朗讀,讓孩子們來進行評價。 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朗讀哪里不足,從而提高自己。也讓孩子們知道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四、拿出預習單互相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其他同學做補充。
1、你知道這些節日的日期嗎?你知道這些節日的名稱嗎?不同的節日各有哪些活動方式或者是風俗傳說呢?你還知道其他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嗎?
2、匯報:預設
節日名稱
日期
風俗傳說(課本)
補充風俗或傳說
(課本以外)
春節 正月初一 貼窗花、放鞭炮、拜年
拜年 元宵節 正月十五 看花燈 看社火 清明節掃墓 4月5日前后 掃墓
端午節 五月初五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
吃涼面 乞巧節
七月初七
牛郎織女
穿針乞巧
中秋節
八月十五
吃月餅、賞月
嫦娥奔月、月圓人
團圓
重陽節
九月初九
踏秋、賞菊、登高
五、其他傳統節日: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六、什么是傳統?(傳統節日、傳統習俗、傳統) 七、按時間順序排列節日,然后讓孩子們齊讀課文。 八、小結,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之情。然后師生合作,一起讀課文,完成這些之后,讓孩子們試著去背誦。
九、拓展延伸。以兩首詩,《中秋月》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說這兩首詩和哪個節日有關來進行拓展。
十、最后學習生字“鬧”,來讓孩子們去知道這個生字的結構,筆順以及在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十一、作業:讓孩子們背誦全文,并收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十二、板書:
節日名稱 風俗傳說 春節 貼窗花、放鞭炮 元宵 看花燈 清明 掃墓
端午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 乞巧 牛郎織女 中秋 吃月餅、賞月
重陽 踏秋、賞菊、登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