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
《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主動走進生活,學習收集整理有關資料,了解中華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2、能主動嘗試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與能力,與他人交流,用適當的方式展示綜合性活動成果。
3、在語文活動中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能主動嘗試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與能力,與他人交流,用適當的方式展示綜合性活動成果。 【教學準備】圖片、視頻、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繼續走進綜合性學習,走進中華傳統節日。 二、詩詞中節日習俗 (一)復習古詩帶入活動。
1、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三首有關傳統節日的古詩,其中這一首與春節有關,大家還記得吧? (課件出示標題)
2、師生合作背誦古詩。
3、師:這首詩中提到的春節習俗有哪些?誰能結合詩句說一說? (二)詩詞小組匯報展示 。
1、師過渡:在中國的古詩詞中,很多都提到了傳統節日及其習俗。上次交流時,我們知道x小組對這個專題進行了探究,下面就請他們來分享一下他們的成果吧。
2、小組分享古詩詞中節日習俗。
(1)組長:同學們,前期我們對有關傳統節日的古詩詞進行了收集與整理。今天,我們將模仿中國詩詞大會的形式來與大家分享。
(2)組長:我們的主題是?規則是?(課件出示) (3)組長出題。
①第一題,請從以下九個字中,識別出一句詩。并說出有關的傳統節日和習俗。(花市燈如晝;元宵;觀花燈)
②第二題,請從以下九個字中,識別出一句詞。并說出有關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千里共嬋娟;中秋;賞月)
③第三題,“南北山頭多墓田”,請接下句。并說出有關的傳統節日和習俗。(清明祭掃各紛然;清明;掃墓)
④第四題,“還來就菊花”,請接上句。并說出有關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待到重陽日;重陽;賞菊)
⑤第五題,“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這句詩寫的是我國哪一個傳統節日?(端午)追問:為什么選這個?
⑥第六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這句詩寫的是我國哪一個傳統節日?(七夕)追問:為什么選這個?
(4)組長:同學們,古代詩人在傳統節日中留下許多著名的詩句,大家課后還可以看看我們小組做的小報,上面還有很多經典名句呢。我們小組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3、師小結:感謝你們的分享,不僅讓我們增長了知識,這樣的分享方式還很有創意,把熱門節目與我們的學習融合在了一起,謝謝你們。同學們,在x小組的分享中,你們小組都到了幾顆星呀?來,組長依次匯報一下。 (生匯報)繼續加油吧!我們在后面的學習中將會繼續加星。 三、聚焦春節
師:同學們,在我們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節日都有著它獨特的習俗。下面,我們就重點來談談春節吧。(板書:春節) (一)春聯
1、 詩人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新桃、舊符”也就是現在的?
2、沒錯,春節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那就是貼春聯。(板書:貼春聯)哪些同學家沿襲了這個習俗貼了春聯的?
3、這么多呀!下面就請專項了解春聯的小組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成果吧。
4、春聯小組匯報展示。
(1)組長:同學們,我們收集了兩副春聯,我們小組的同學先把它們展示出來,稍等一下。
(2)組長:請大家先看看這副春聯,你們會讀嗎? (3)組長:他讀對了嗎? 我們小組整理了一份小資料,請認真閱讀后再判斷。
課件出示:在古代,由于漢字有由上至下,從右到左的獨特書寫順序,貼春聯時,通常尾字是三聲或四聲的為上聯,貼在面向大門的右邊;尾字是一聲或二聲的為下聯,貼在左邊,橫批文字是從右往左的,貼在門的上方。我們在讀的時候,先讀上聯,再讀下聯,最后讀橫批。
(4)組長:都看完了吧?認為讀對了的請亮紅牌,認為不對的就亮綠牌。(請舉牌)
預設1(對):恭喜亮紅牌的小組,判斷正確,加一顆星。 預設2(不對):很遺憾,沒有讀對。亮綠牌的小組判斷正確,加一顆星。追問:你們知道他錯在哪嗎?
(5)當我們面向傳統春聯時,要先讀右邊的上聯。來,按正確的方法我們一起讀一讀。
(6)這一副能讀正確嗎?我們一起挑戰一下。
(7)挑戰成功,讀正確了。我們的分享就到這,謝謝大家! 5、春聯中的文化
(1)師:沒想到貼春聯、讀春聯有這么多講究!謝謝你們的分享。春聯呀,可謂是中國味兒十足,它里面還蘊藏著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呢。看看這兩幅春聯,再想想你們家貼的春聯,你發現有什么共同之處?
①預設1:紅色
追問:那你知道為什么要用紅色嗎? 小結:中國紅代表著吉祥、喜慶。 ②預設2:對仗工整
追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對仗工整嗎? A字數相同
師:數一數這副春聯中上聯幾個字?下聯呢?同一副春聯中,上聯和下聯的字數相同。
B詞與詞相對
師:看看上聯的哪些字詞可以和下聯的哪些字詞相對?上聯的xx,對應的是下聯的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對一對吧。
師:你們發現了嗎?它們在內容上還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小結:正因為這樣的對應,才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這就是春聯中語言的魅力,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③預設3:表達祝愿
師:你們太厲害了,還留意了春聯的內容。
(2)師小結:貼春聯,這一美好的習俗帶著濃郁的民族特色,需要我們傳承下去。 (板書:傳承) (二)湯圓
1、看,誰來了?(出示湯圓)南方叫湯圓,北方叫元宵。春節里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南包湯圓,北滾元宵。一起讀一讀。
2、南方北方叫法不同,做法也不同,你能從這句話中找到它們制作方法的區別嗎?
3、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播放視頻資料。)
4、我們是南方人,今天我們就來體驗一下包湯圓。(板書:包湯圓)
5、咱們班誰會包?我們還是請美食組的同學來給大家說說湯圓是怎么包的吧?
6、孩子,為了表達得更清楚,你可以用上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課件出示)下面的同學耐心聽他講完,不打斷。如有不清楚之處,等他講完再舉手提問。
7、他講清楚了嗎?那你們都聽明白了嗎?有不清楚的地方嗎?8、老師梳理過程(搓、按、放、封、搓),組長領取材料。 9、包湯圓。
(1)來我們先看要求,再動手制作。
出示要求:
①大家清潔雙手后再開始包湯圓。 ②結合同學分享的方法來做。 ③當音樂結束時快速停下。
(2)按要求操作的小組獎一顆星,開始吧。(音樂起,生包,師巡視。)
10、評比展示,了解寓意。
(1)選一個特點突出的。問:你是怎么做成這樣的?引導生回憶在哪一個具體的環節出現的問題。
師小結:看著容易做起來難。這樣的小插曲肯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選一個包得比較好的。剛才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白胖小子”,(指名)把你包的拿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3)我們傳統的湯圓就是這樣,看,這湯圓身子圓圓的,真漂亮!你們知道湯圓為什么要搓得圓才好嗎?
預設:圓,寓意著團圓,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師小結:小小的湯圓有著深深的寓意。
師:這個湯圓還長得白白胖胖的,餡一點兒都沒漏出來。把甜甜的餡都藏在了肚子里。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大多都會選擇甜甜的餡包在里面嗎?
預設:甜,寓意著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11、師小結:一個小小的湯圓,同樣是我們傳統的文化,寄予著人們美好的愿望,這樣的習俗,我們當然應該傳承下去。
四、總結延伸
當然,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呢,(板書:……)這些美好的習俗里蘊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根。很快,又一個傳統節日即將到來。是什么節日,知道嗎?
每年4月5日就是傳統的節日——清明。課后,我們也可以分組走進這個節日、了解節日習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板書設計】
綜合性學習
中華傳統節日 貼春聯
春節習俗 包湯圓 傳承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