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鄉下人家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21鄉下人家 第一課時》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21鄉下人家 第一課時》廣東省優課
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組 《鄉下人家》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城區小學 執教者:齊 吉 【教材分析】 《鄉村人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作家陳醉云先生的一篇文質兼美的小散文。陳醉云先生以生花的妙筆將鄉下人家的生活環境與情趣,多角度、多層次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如同描繪了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處處流露出陳醉云對鄉下人家寧靜、質樸、悠閑、舒緩的鄉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戀。文章語言用詞準確、傳神,句子優美,瑯瑯上口,再加上對比及擬人的手法,更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選編本文的目的在于:1、使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2、體會作者的優美語言和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提高閱讀能力、作文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學情分析】 全篇景美、情美,文美,但學生多數生活在城市中,對農村生活較陌生。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品詞賞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基本掌握平板電腦的基本操作技能,班中部分學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好奇心較強,一經點撥便能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情感也易被激發。但班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一部分學生常常充當者旁聽者的角色,缺乏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習慣和專注學習的能力。 因此,執教者將應用移動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熱情,在課堂上積極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景,引領學生走進文章,醉心于文章的品析之中;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在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下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從作者的描寫中展開想象,再結合畫面,以及同學們的體會來感受鄉下人家的美,做到欣賞美景、品讀文字雙線并行,也就是做到內容與形式并重,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學習語言表達;在發揚個性,分享體
驗的基礎上,面向全體,關注更多學生知識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此外,針對該學段學生好奇心強的性格特點,執教者將設置游戲、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輔助教學,并通過“粵教云”平臺對學生進行學習狀態的監測,加強教學管理。 【設計理念】 本設計重點體現四個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作為語文老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因此,本設計應用移動教育技術(移動終端+粵教云課堂教學支撐系統ForClass知慧課堂)凝聚大量課程資源,溝通課堂內外,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面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 2、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本設計通過游戲、創設男女生競爭應聘導游的情境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3、《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要求: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語文是學習語言的課程,閱讀是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閱讀教學應通過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有效的人文教育,來提高其實效性。本設計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體悟,并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簡單運用“擬人”手法。 4、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以讀為主線,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在讀中去感悟。 【課時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檐”、“飾”等5個生字,會寫“鵬”“飾”“冠”等14個字,能將“裝飾”“和諧”等詞語讀正確。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之一: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能通過閱讀、想象在作者所描繪的6幅不同的鄉村生活小畫面的基礎上形成一幅獨特、迷人的鄉村生活大畫面。 3.把握中心句的兩個詞眼“獨特”、“迷人”。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背誦課文第一、二段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2.體會作者擬人句式的表達效果,能進行簡單運用。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能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中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和諧。 【教學重點】 1.能在作者所描繪的6幅不同的鄉村生活小畫面的基礎上形成一幅獨特、迷人的鄉村生活大畫面;把握中心句的兩個詞眼“獨特”、“迷人”。 2.體會作者擬人句式的表達效果,并能進行簡單運用。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之一: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 【教學環境】 本節課上課地點為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城區小學智能錄播室,課室配備電子白板1臺,學生“電子書包”50部 ,教學交互控制電子教室系統等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樂學。 1.教師分享自己前往農村參加農家樂旅游的經歷,播放帶音樂的農家景觀視頻,創設游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領學生整體感知鄉下人家的獨特迷人。 2.錄像播放完畢后,放映出現由于導游稀缺,農民招聘導游的畫面,進一步激發學生學好課文的興趣。 二、審視題目,提出疑問。 1.引導學生充分質疑“題眼”。 2.梳理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三、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學生在“電子書包”中,跟著電子 課本中的課文錄音朗讀課文,并自學生字 詞,師巡視,不斷糾正學生讀書學字時出 現的問題。
2.放映帶生字的句子的幻燈片,檢查 讀音。 須注意的是,本文出現了三個多音字 “冠”、“率”、“結”,通過朋輩指導引 導學生根據詞義區分或確定讀音。 四、整體感知,把握中心。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在鄉下人家的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利用“電子書包”的互動白板功能,在電子課文中標識默讀所得。教師相機指導。 (2)生根據默讀所得,在“電子書包”中進行“農家風景設計小游戲”,將鄉下人家的各個景物安放到適合的位置。 (3)教師請一小組上臺展示,通過貼畫的形式再現鄉下人家6個小畫面,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風景圖布局,把握作者是按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描寫景物的。看似無序,實則有序。 教師引導學生找到課文的中心句: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引導學生把握此中心句的關鍵詞:“獨特”“迷人”。 五、細讀品味,學習表達。 教師引導學生就課文中所描寫的鄉下人家的“獨特”和“迷人”的風景圖,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所在的段落,思考為什么喜歡它。 1、引導學習第一段 1)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句子,學生談談喜歡這個段落的原因。 2)品讀語句,交流讀中發現和感受,通過想象體會到該段落的對比的表達手法以及在對比中體現出來的作者對屋前搭瓜架的喜愛之情。
3)男女賽讀該段落 2、引導學習第二段 1)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句子,學生談談喜歡這個段落的原因。 2)品讀語句,交流讀中質疑反義詞“樸素”、“華麗”二者是否矛盾,引導學生感受鄉下人家美得獨特。學生利用電子書包中的資源庫搜索各種花的花期,感受鄉下人家美得迷人。 3)交流讀中發現和感受,朗讀、想象中體會擬人的表達方法,感受鄉下人家那獨特迷人的景色。 4)運用數字化學習環境中的教師控制系統,當堂發放電子選擇題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效果,訓練學生簡單運用擬人手法,凸顯擬人手法的好處。利用粵教云Forclass系統交互功能中的“數據統計”功能形成學生答題的數據報告,實時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六、嘗試記憶,積累詞句。 生背誦課文第一、二段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七、布置作業,意猶未盡。 課后作業:請你利用電子書包中豐富多彩的資源繼續學習,看看作者是怎么寫出其他風景的獨特、迷人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