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鄉下人家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21鄉下人家》第二課時_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21鄉下人家》第二課時_廣東省優課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引導學生隨著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地熱愛之情。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以及通過描寫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2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和低年級學生相比具有比較強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學生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好的提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他們喜歡在自己的探索中獲取知識,喜歡在玩中學,喜歡在做中學,喜歡在想中學,喜歡在用中學。對周邊的事物產生著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學習愿望。近幾年來,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研學小組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已經初見成效,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日漸濃厚,小組長的組織能力也逐漸增強,因此,在電子書包教學的前置性學習和拓展性學習的檢查與評價方面,小組長起到了極大的協助作用,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鍛煉空間,學習的主動性也明顯提高,但由于本班學生從上學期開始才使用電子書包,所以有些功能和操作還不夠熟練。
3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隨著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2、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和作者通過描寫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回顧舊知,學法遷移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著作家陳醉云先生的腳步初步感知了作者筆下那獨特、迷人的鄉下人家,并細細地欣賞了鄉下人家的“瓜藤攀檐”、“鮮花輪綻”、“雨后春筍”這三幅美麗的生活場景圖。有的同學還背誦了一些優美的段落,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個別學生的背誦錄音)
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來品味鄉下人家那獨特、迷人的美。
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學習方法,首先(我們在讀課文時找出了文中的關鍵詞),然后(我們在讀中想象畫面,進行了小組交流),最后(我們在讀中豐富畫面,感悟作者的情感)。這節課我們用上前面的學習方法,繼續欣賞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
活動2【導入】品讀詞句,感受鄉村美
1、反饋前置性學習情況。
課前,同學們已經利用電子書包開展了前置性學習,在小組討論區與小伙伴交流了學習成果。而小組長也認真地進行了檢查和推薦,在此我要特別表揚(教師課前檢查學生的前置性學習成果,挑選出做得好的學生),(從電子書包頁面中調出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他們做得很認真,想象力非常豐富。希望在接下來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能看到大家更出色的表現。
2、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學習成果。
請打開電子書包,進入互動討論區,這節課我們 仍然以“鄉下人家的獨特與迷人表現在哪里?” 這一研學問題展開學習。請小組長組織小伙伴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1)從學習成果中選出最能表現鄉下人家的獨特、迷人特點的和畫面想象得最生動的內容;(2)讀句段,小組合作豐富課文所描述的畫面,說說“獨特、迷人”體現在哪里;(3)課前預習時沒有解決的疑惑可請教小伙伴,小組一起合作探究解決疑難;(4)匯報形式:小組派代表匯報或小組合作匯報。
活動3【活動】品讀詞句,感受鄉村美。
3、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1)“率領”通常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你從中想象到什么?(引導學生想象母雞和小雞的活動情況。)
(2)語言訓練:發揮想象,雄雞在場地上這樣大踏步地走來走去是在做什么?
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
(3)指導朗讀。
你從鄉下人家的雞感受到什么?(生答)城里的雞與鄉下人家的有什么不同嗎?(生答)是啊,真是鄉下人家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啊!威風的雄雞,忙碌的母雞,可愛的小雞,它們在這鄉下生活得多么歡暢啊!誰能用你的朗讀代替它們抒發它們的歡愉?(指名朗讀,隨機評價)
★他們的屋后倘若有一條河,那么在石橋旁邊,在綠樹陰下,會見到一群鴨子,游戲水中,不時地把頭扎到水下去覓食。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從不吃驚。
(1)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練筆,體會鄉村生活的和諧:在這石橋旁、樹陰下,鴨子還有可能會遇到什么?它又會怎么樣?動動小筆頭,爆發想象力,把想象到的用幾句話寫下來。(引導學生想象鴨子在石橋旁、在綠樹陰下、在河面上、在河水里會遇到什么。先指名進行口頭訓練,再用文字記錄。提醒拍照上傳電子書包,或直接在電子書包互動討論區完成。)
(3)電子書包展示學生作品,指名評價。
(4)指導朗讀。
多么自由,多么快樂的一群鴨子呀!在這鄉村里,人與動物仿佛就是一家人,大家和睦共處,其樂融融。哪位小小朗誦家想讀讀這個句子?(指名朗讀,生生互評)
★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1)生齊讀句子。
(2)創設情境,體會“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來到了其中一戶人家的家中,請容許我打擾一下。小伙子/小姑娘,你們這一家子坐在哪里吃飯呢?(指名回答)哇,這微風吹得,感覺怎么樣?(指名回答)跟城里的空調大廳比呢?(指名回答)你家的飯菜可真香啊!你先別忙著吃,抬頭看看,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那是你的好朋友吧,它們在向你打招呼呢!有禮貌的孩子,給它們一個回應吧!(指名回答)
(3)配樂引讀句子,感受“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
真美啊!看!天邊的( ),向晚的( ),頭上飛過的( ),都是你們的( ),你們和它們一起,繪成了一幅( )。
(4)引導學生豐富畫面。
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這幅畫里有什么?(生答,課件隨機出示想象的畫面)還會有什么?除了看到的,還能聽到什么?(生想象,課件隨機豐富畫面)鄉下人家果然與眾不同,一些再平凡不過的事物在作者的筆下如此迷人,靠的是什么?(生答:仔細觀察)那還使用了什么妙招?(指名回答:比喻)
(5)指導朗讀。
讓我們來評選一下我們班的小小朗誦家吧!先自由練讀這個句子,等一會兒找朗誦家來展示。(指名朗讀,隨機評價)
★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里,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呀!織,織,織,織呀!”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1)了解“紡織娘”。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你們有什么疑問嗎?(引導學生借助電子書包“小資料庫”談對“紡織娘”的了解)
(2)引導學生體會鄉下人家的勤勞、純樸。
想象一下,鄉村的人們在這一天里有可能會做了些什么?
(3)指導朗讀。
鄉親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腳踏實地地生活在這美麗的鄉村里。紡織娘,唱起你們的歌聲,讓他們入夢吧!(齊讀)
(4)同學們,平日里伴著你入夢的會有什么聲音?(生答:空調發動機的隆隆聲、馬路上偶爾傳來的汽車駛過的聲音甚至是喇叭聲、平板電腦或手機里的音樂聲、電視機里播放著的節目發出的聲音……)向往鄉下人家那純天然的來自大自然的歌聲,鄉下人家果然獨特、迷人。
(5)作者的描寫不僅優美,還非常生動有趣,這是因為作者使用了什么小妙招?(指名回答:擬人)
4、學習小結,情感升華。
鄉下人家不論
不論是房前還是屋后,不論是春季還是夏季、秋季,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是那么獨特、迷人。怪不得作者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引讀中心句)文章如此優美,情感如此細膩,是積累的好素材。課后,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上傳到“背誦積累”欄目中。
同學們,學到這里,陳醉云先生筆下這獨特、迷人的鄉下人家我們就欣賞完了,課文的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熱愛鄉村生活,贊美鄉下人家純樸、勤勞。)
活動4【講授】回顧全文,體會寫法美。
1、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這篇課文與我們上學期學習的《頤和園》一課都是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作者的情感,相比之下,這篇課文似乎條理不夠清晰,來,我們來對比一下兩篇課文,看看聰明的孩子能發現什么?(跟隨學生的匯報內容板書)
2、學習“平凡也能展現美”的表達方法。
課文中描寫的景物都是鄉村生活中一些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可是作者卻寫得如此獨特、迷人,有發現什么小竅門嗎?(引導學生回顧抓特點、擬人、比喻、對比、動靜結合、借景抒情……)
活動5【活動】閱讀拓展,尋找鄉村美。
1、閱讀鏈接
其實人間不缺乏美的東西,只是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來讀讀著名作家戴望舒的一首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邊讀邊想象詩歌中的畫面,等會兒找同學來說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課外還有許多以鄉村生活為主題的優秀的文章,課后,大家上電子書包互動討論區的“閱讀寶盒”中看看,選讀其中一篇,在回復欄談談你的體會,可以從景物方面談,也可以從寫作方法方面談。
2、實踐活動
除了閱讀,我們還可以開展實踐活動,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走進田園”,大家可利用課余時間到鄉村田園里走走,別忘了帶上你們的電子書包,把一些有趣的發現或經歷記錄下來,可以采用視頻錄制或拍照,別忘了把成果上傳至電子書包的互動討論區;然后觀看小伙伴的視頻或照片,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進行回復,談談自己的體會。看誰的成果最豐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