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一塊奶酪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11課《一塊奶酪》第二課時_廣東省 - 汕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11課《一塊奶酪》 第二課時_廣東省 - 汕頭
《一塊奶酪》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宣、處、誘”等12個生字,理解“爭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詞語的意思。
2.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體會他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
二、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它當時的心理,明白故事蘊含的道理,并進行情感朗讀。
難點:懂得具有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的重要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匈牙利的民間故事《狐貍分奶酪》,今天,請你們和老師一起來認識一個和奶酪有關的新朋友。
2.課件出示謎語:“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氣何其大,合作又熱忱。”(打—昆蟲)引導學生邊讀邊根據謎面的提示,試著猜出謎底。
3.老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謎底(補充出示“螞蟻”)孩子們,你們想了解故事的內容嗎?那就趕快打開課本,翻到第11課吧。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一塊奶酪》(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并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寫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詞語鞏固識字。
3.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品讀課文,體會心理
1.請同學們齊讀第 1—3 自然段。想一想:螞蟻隊長集合的時候,公布了什么紀律?找到“禁令”的具體內容,同時體會螞蟻隊長宣布“禁令”時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正因為如此,所有螞蟻才能夠爭先恐后地參加到搬運糧食的活動中來(隨文理解“爭先恐后”:文中指螞蟻們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2.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螞蟻搬運奶酪的內容所在段落,同時認真朗讀課文第4-13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螞蟻們面對奶酪時又是怎樣反應的。
3.面對如此誘人的奶酪,螞蟻隊長最后是怎樣做的?想一想。螞蟻隊長一開始就決定這樣做的嗎?它的內心有著怎樣的變化?
4.引導學生再讀故事第4-13自然段,看看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心情都有什么不同變化,找出最能反映其心理活動的詞語,想一想自己從中都體會到了什么,簡單寫出自己的理解。
5.討論交流:你覺得文中的螞蟻隊長是一只怎樣的螞蟻隊長。
6.那面對這樣的螞蟻隊長,你會有怎樣的感受?齊讀第 13 自然段。思考:為什么大家干活勁頭比剛才更足了?
7.那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為什么? (四)課堂小結
1.續寫故事:當奶酪成功搬進洞里后,大家會會怎么處理這塊奶酪呢,它們之間會有怎么樣的對話呢?
2.閱讀鏈接:《誰動了我的奶酪》
四.板書設計
11.一塊奶酪
螞蟻隊長 心理描寫 以身作則 關愛弱小 七上八下 生氣 猶豫 堅定
五.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基于這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螞蟻隊長》中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但本節課也存在不足,就是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在精讀課文中學習到的方法去自主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的內容沒有進行整合,而是面面俱到。略讀課文一般只有一課時,在這短短的一課時中,教師快速有效地抓準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略讀不可像精讀課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帶而過。略讀課文的學習是學生閱讀實踐的過程,教師對教學重點的把握,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相對于精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更要取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