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聽聽,秋的聲音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聽聽,秋的聲音》河南省 - 許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聽聽,秋的聲音》河南省 - 許昌
7*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學難點】
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醒體驗
1.師:孩子們,我們生活的北方四季分明。春天百花盛開,夏天綠樹繁茂,冬天白雪皚皚,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回答自己眼中的秋天)
2.師:孩子們,秋天不僅有繽紛的色彩,香甜的氣味,它還有好聽的聲音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大自然,去聽聽秋的聲音。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3.師:這是一首現代詩,誰來讀課題?老師指導朗讀課題。 二、熱身環節——預習檢測
1. 師:大家看課文序號后面的這個“ * ”,是一篇略讀課文,需要大家運用自己的智慧掌和小組團結協作來完成。
2. 師:先來考考大家的預習情況!請每小組的4號起立,每人
讀一個詞語。
3.師:去掉拼音你們還認得嗎?請每小組的2號起立,每人讀一個詞語。
4.全班齊讀詞語。 三、出示目標——明確任務
1.師:從大家響亮的聲音中老師感受到同學們預習的很棒!我們一起來看我們今天的學習目標吧!(出示)
①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②我會邊讀邊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③我要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2.師:孩子們,你們有信心完成我們今天的學習目標嗎?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四、設置關卡——品味詩歌
尋秋聲——贊秋聲——寫秋聲 【第一關】——尋秋聲 (具體要求)
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詩歌一共幾個小節?請在每小節前標上序號。
③作者聽到了哪些秋的聲音?請用長方形的框把關鍵詞畫出來。(小提示:詩中一共寫了八種聲音,有的用耳朵就能聽到, 有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到,你可要仔細尋找哦!)
板書:刷刷 口瞿口瞿 叮嚀 歌吟
1.師:剛才××同學匯報的都是我們用耳朵能聽到的聲音,在奇妙的大自然中,還有一些聲音需要我們用心聆聽,這些聲音藏在哪兒呢?(引導學生從第5小節找答案)
板書:葉子里、小花上、汗水里、谷粒里……
2.師:表揚表現突出的個人,旗開得勝的小組,激勵其他學生或小組奮起直追,為優秀小組加分。 【第二關】——贊秋聲 (具體要求)
①你最喜歡詩歌里哪種秋的聲音呢?有感激地讀一讀。
②把自己當成秋天童話世界中的一員,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③和同桌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出示課件) 預設:
情景1:我喜歡黃葉發出的刷刷的聲音。我仿佛看到黃葉和大樹在依依惜別,仿佛聽到黃葉說:大樹媽媽,我要離開你了,你要照顧好自己啊!大樹媽媽說:孩子,我真舍不得你啊! (朗讀指導:充滿深情與留戀。)
情景2:我喜歡蟋蟀發出的口瞿口瞿聲。我仿佛聽到蟋蟀充滿深情地對陽臺說:再見了陽臺,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我明年春天還回來唱歌給你聽。
情景3:大雁對白云說:白云,我要到南方過冬去了,天涼了,你要注意保暖,千萬別感冒啊!
情景4:秋風輕輕地吹過田野,它好像在為田野歌唱:豐收啦!豐收啦!農民伯伯樂開花!
情景5:銀杏樹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飄啊飄;五彩繽紛的菊花仙子在秋風中翩翩起舞;嗒嗒,農民伯伯滿頭大汗,忙著收割;啪啪,飽滿的谷粒快活地搖晃著大腦袋……
小結: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唱起了離別歌,大雁飛往南方過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壓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讓我們用最美的朗讀把這美好的一切傳遞給大家吧!(學生齊聲朗讀詩歌全文。)
表揚善于動腦、大膽想象、積極發言的學生,祝賀現階段優秀小組及不甘落后奮起直追的小組,激勵后進小組迎頭趕上,給小組加分! 【第三關】——寫秋聲
(具體要求)
1.師:秋天的大自然就是最遼闊、最透明的音樂廳,讓我們用心聆聽,秋的聲音——
(師配樂播放秋景相關圖片,現場簡單解說。)
2.師:其實,秋的聲音還有很多很多,相信用心感受秋天的孩子一定還有更多的發現!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比賽的最后一關——寫秋聲!比一比,優秀的小詩人在哪些小組! (具體要求)
①模仿詩歌第1小節,小組內進行仿說練習。 ②小組內確定一個最精彩的仿說內容寫下來。
③小組推選優秀代表在班里朗誦展示。 五、閱讀延伸
總結:秋的聲音,如此美妙動聽;秋的景色,如此令人癡迷。美麗的金秋時節,需要優美的詩歌來贊美!需要我們用心感悟,讓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熱愛生活,品味生活。推薦大家閱讀經典讀本第 頁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