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名揚中外的畫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三年級下冊《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安徽省 - 蕪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學科:語文 年級:三年級 1
課題: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教學內容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字,正確讀寫“攤販、形態各異、悠閑、溜達、一乘轎子”等詞語。并注意“都、作、乘、籠”字是多音字。
2.默讀課文,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3.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過程與方法:
1、默讀課文,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2、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教學重點
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方法 熟讀課文,體會文意 教學準備 本課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本教案為第二課時) 課時
第二課時 共享預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走進第三單元,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從歷史的長河中知曉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還記得距今有多久嗎?(一千九百年前)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趙州橋呢?(一
千四百多年前)這節課我們來到八九百年前的北宋時期,在這里擷取藝術寶庫
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點擊出示課題,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生齊讀課題)
理解“名揚中外”。(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名聲大,世界聞名)用一個意
教學設計者:黃宇 學科:語文 年級:三年級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教導處監制
2
思相近的詞來換一換。(舉世聞名、聞名中外、世界聞名)
二、檢查復習情況 1.檢查本課詞語:
師:昨天我們已經疏通了生字、熟悉了課文,現在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詞語你會讀嗎?(師指讀詞語,每個詞語讀兩遍) 汴梁 保存 撐船 攤販 形態各異 溜達 欄桿 風貌 官吏 悠閑 拽住 驚擾 作坊 一乘轎子 馬籠頭 都城
師:同學們太棒了,最后一排是本課的多音字詞語,大家也能讀準確,真厲害!
2.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 (1)提取第一自然段的信息: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書中是怎么介紹這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F在,請大家快速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中了解到哪些重點信息?可以試著圈一圈、畫一畫、寫一寫。
(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回答,教師白板圈畫內容,梳理出《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畫名、作者、年代、內容、收藏地點。)
(2)學習書本外的關于畫的知識: 1、張擇端人物簡介。
2、播放《清明上河圖》動態視頻,相機截屏。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幅名作。(一邊播放視頻,師一邊解說)
三、賞讀結合
師:這僅僅是這幅畫作的一部分,實際畫上還有許多豐富的內容、許多精彩的場景。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樣介紹這幅畫? 生:我會抓住某一處場景寫具體、寫詳細。 師:你跟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
(一)預設一:品讀傳神的細節
教學設計者:黃宇 學科:語文 年級:三年級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教導處監制
3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物傳神,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1、師:請同學們一邊安靜地聽老師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一邊看圖想象畫面。 (師范讀)
2、師:(出示第4自然段)文中誰給你的印象特別深刻?(那位騎馬的人)為什么印象深刻?(很緊急,驚心動魄,騎馬人反應很快)從哪里看出來的?(眼看就要、一下子)試著讀讀這幾句。
這么驚心動魄,嚇著了兩頭小毛驢,驚擾了站在橋欄桿邊欣賞風景的人。這個場景,真有點像我們生活中的差點兒的發生的交通事故呢!我們現在都是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平臺才能了解這些事情,而張擇端卻是把這一瞬間的事用畫筆畫了出來,而且畫得......?(那么逼真,那么傳神)所以,作者這樣贊嘆(齊讀: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所以說,這是一幅......(齊讀:名揚中外的畫)(師板書“傳神”)
3、師:剛剛看到這么細致的橋北頭畫面,作者抓住了這一處場景寫得很詳細,這種方法叫做“具體描述”。(板貼:具體)
過渡:(出示滾動長卷)整幅畫作中有那么多的人和事,需不需要每個都具體描述呢?(不需要,太多了)那作者還可以怎么寫的呢?請大家快速閱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作者是怎么寫的?主要寫了什么?畫出一個關鍵詞。
(二)預設二:欣賞眾多人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1、(出示第二自然段)生匯報。(板貼:概述。圈畫出“人物”。) 師: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什么是“行”?(就是行業,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職業)文章里說畫了哪幾行的人呢?(指名說,師點擊) 師:有七八種人嘛,是不是僅僅有這七八種人?(不是,還有許多沒寫出來。)這里的什么符號代表“許多”?(省略號)那么,還會有哪些行業的人呢?(賣肉的屠夫,看相算命的先生……)
這么多人,需要全部都寫出來嗎?(不)作者選取了七八種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不多不少,還用省略號省略了許多種人,最后總結說:“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四五行的文字就概括了畫中的所有人物,大約多少個?
教學設計者:黃宇 學科:語文 年級:三年級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教導處監制
4
(好幾百個)真是“人物眾多”哇。(板書“人物眾多”)這么多各行各業的人全被張擇端畫進了清明上河圖,他可真……(了不起,畫技高超,下了很大的功夫。圈畫出“功夫”并板書。)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齊讀:名揚中外的畫)來,讓我們師生一起來合作朗讀這一段。(合作朗讀)
2、師:同學們發現了沒有,這里用了幾個相同的詞語來連接各行各業的人物的,它們是……(有)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結構、語氣相同或相似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寫在一起,這樣的修辭方法叫做“排比”(板貼:排比),含有這樣修辭方法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三)預設三:感受街市熱鬧,人物形態各異,小而清楚。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街市熱鬧、人物形態各異,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自主學習并交流: (1)這段話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用“ ”畫出來。 (2)你還看到畫上的人在干什么?(放大鏡,欣賞,說話) (3)這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找出關鍵詞。
2、學生匯報:
生: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師在屏幕上劃線。) 師:從哪兒看出來街市熱鬧?
(1)生: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
(2)生: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形態各異,有的......有的......把他們干什么都畫出來。
師:你還看到畫上的人在干什么?請用上“有的……”說話。(放大鏡,欣賞,說話)
師:你看得真仔細,畫面這么小,你都看出來了,這說明什么?(出示句子,引導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板書:清清楚楚)
教學設計者:黃宇 學科:語文 年級:三年級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教導處監制
5
師:這段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排比)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用了同一個詞語,那就是有的。)作者用這種方法寫出了畫中人物形狀神態各不相同,我們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叫做什么?(形態各異)。
3、寫一寫:用“有……有……有……”或“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春天來了,郊外的山崗上真熱鬧! , , ,大家盡情地享受著春天的美好。 …… 教師評價。
師:作者用這樣的排比句式為我們概括地介紹了畫中人物眾多、街市熱鬧。無論是具體描述,還是概括描述,作者給我們呈現的都是細致、精美、豐富的畫面!張擇端大師以他出神入化的繪畫技術,賦于了《清明上河圖》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板書:“藝術價值”)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齊讀:名揚中外的畫)
四、結課延伸、升華情感
師:《清明上河圖》全圖中,類似于橋北頭這樣的生活小場景,比比皆是,(出示最后一節,學生齊讀)甚至后來,有許多專家就是通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來研究北宋時期的許多風俗民情、建筑風格以及當時社會商業的特點,這可是《清明上河圖》寶貴的歷史價值呀(板書:歷史價值)。因為這極其寶貴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所以它成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幅畫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圖》,記住這位大師的名字——張擇端。(生齊說)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者:黃宇 學科:語文 年級:三年級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蕪湖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教導處監制
6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下很大功夫 具體
排比 藝術價值 清清楚楚 歷史價值 概述
傳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