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鬧鐘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單元第二課《小鬧鐘》甘肅省 - 酒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單元第二課
《小鬧鐘》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知道多音字“行”的讀音和用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教具準備:
課件 小鬧鐘和各種小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導入: 1.猜謎語,引出“小鬧鐘” 2.出示課題,齊讀。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檢查學生生字預習情況: 1.課件逐字出示,學生大聲認讀。
2.出示詞語,開火車認讀。(全面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3. 多音字“行”的讀音和用法。 (1) 媽媽騎著自行車,帶我到銀行。
(2) 我看到路口有許多行人,銀行門口寫著一行大字。 四、初讀課文:
小鬧鐘給我們帶來了他找朋友的故事,非常好聽,相信你一定會很喜歡的,快看小鬧鐘來了。 1.出示課件,聽故事。 2.自讀課文:
(1)喜歡這個故事嗎?你想不想自己來讀這個故事? (2)如果在讀故事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3)同學們的方法真多!大家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選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同時還要給每一段標上序號呀!(生讀,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
課文一共幾段?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要認真聽,他讀得對不對?
4.分組比賽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再讀課文,品讀課文:
1.課件分段出示課文:小鬧鐘到貓頭鷹家、小兔子家、小熊家。思考:小鬧鐘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能體會到什么?
2. 學生戴頭飾表演課文。
六、小結課文
1.小動物是怎樣抓住時間的呢?
貓頭鷹在日記本上寫下每天要做的事,小兔子家的墻上貼著作息時間表,小熊在小鬧鐘的幫助下早早地起床。
2. 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六、珍惜時間的擴展練習:
1.說一說:同學們,你也是小鬧鐘的朋友嗎?如果它雙休日早上8:00到你家,會看到什么?會對你說什么?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2.續編課文; 小鬧鐘還會來到哪些小動物的家?它看到了什么?說了什么?
七、總結,背誦珍惜時間的名言。
板書設計:
小鬧鐘
貓頭鷹 抓老鼠 (辛苦)
珍惜時間
小白兔 做早操 (守時)
合理安排
小 熊 睡懶覺 (改掉)
《小鬧鐘》說課材料 敦煌市西關小學 陳德華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的設計重視“人”的發展,以人為本。眾所周知,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在平等開放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既可學習知識,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同時,又可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本課體現了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而并非“帶領者”,教師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合作交流,實踐探討,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本課的設計中,體現了新課標思想,既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體驗,又照顧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生活實際。在識字方面方法的靈活多樣和對多音字的教學是本課的特色。教學中,始終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為前提,在活動中訓練學生的朗讀、理解、表達、想象、合作等能力,同時又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了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思想教育。
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設計意圖來談一談我的設想。
二、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童話,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們時間的寶貴,要科學地利用和支配時間。本文敘寫小鬧鐘先后找貓頭鷹、小白兔
和小熊做朋友,最后卻呆在了小熊家這樣一個故事。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開頭點題,第二至五自然段具體講小鬧鐘找朋友的經過,第六自然段寫小鬧鐘成了小熊離不開的朋友。課文配有形象生動的插圖,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知道多音字“行”的讀音和用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教學重、難點
1、鞏固生字,在情境中理解、積累詞語.
2、理解小鬧鐘為什么在貓頭鷹家“不能鬧”,在小白兔家“不用鬧”,在小熊家“使勁鬧”,進而體會時間的寶貴。
三、說教法學法:
現代化教學結構的目的在于追求培養學生探索、創造精神,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學生潛在智能,為此本課教學主要采用自學求索型的課堂結構,并輔以“情境教學法”。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引、讀、演 引:
由謎語引出課題,理解詞語“鬧鐘”。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圖畫入手,使本課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將詞語與具體事物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較直觀地理解詞語意思。 讀;
(一)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瀆,解決不認識的生字。在讀文中讓學生自己通過看查字表或結合上下文猜一猜等方法解決字音問題,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2、游戲識字,學習多音字“行”的讀音及用法
喜歡做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充分利用開火車和點兵點將等游戲,隨機抽查學生的識記情況,由個別到全體,活躍了識字氣氛,也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組詞、說話訓練,讓學生掌握多音字“行”的讀音及用法。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步驟一:我引讀第一自然段,小鬧鐘想——(讓學生讀出后半句:找個朋友)在這里設置懸念,小鬧鐘會找到合適的朋友嗎?引發學生猜想,使他們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同時,也順理成章地導入課文重點。
步驟二: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我先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的二至五自然段,看看小鬧鐘找到朋友了嗎?小鬧鐘是誰的朋友?思考:小鬧鐘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能體會到什么?如果沒有小鬧鐘,小熊能改掉睡懶覺的壞習慣嗎?讓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解決以上的問題,并請小組代表匯報結果,老師進行小結。之后讓學生齊讀課文二至五自
然段。這一步驟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整體感知,同時也為后面的教學中讓學生體會時間的寶貴作好了鋪墊。 步驟三:交流談體會,并指導朗讀。
(1)(首先大屏幕出示句子)“晚上抓了三只老鼠”“哦,貓頭鷹晚上抓小偷,太辛苦了,應該讓他好好睡覺,不能鬧。”讓學生讀這些話想象貓頭鷹晚上工作時的情境,由此讓學生與小鬧鐘進行對話。
(2)(接著出示作息時間表)第三自然段告訴學生小鬧鐘決定不用鬧小兔子。請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作息時間計劃,能不能像小兔子一樣自覺執行,之后,引導學生用“欣賞”的語氣朗讀第三自然段。
(3)(再次出示句子)“我一定要改掉睡懶覺的習慣” 讓學生讀這句話,并說說讀懂了什么?小熊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嗎?我通過課件演示小熊睡懶覺的畫面,進而指導理解詞語“改掉、習慣”。趁機讓男女生賽讀句子,并體悟詞語意思。接著演示小鬧鐘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朋友這一畫面,在此情境中指導理解詞語“使勁”。請學生繼續觀看畫面之后帶著感激的心情齊讀第五、六自然段。教學進行到這里,既突破了重點,又可讓學生掌握了難點。 演:
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演出不同的效果,課前準備好所需頭飾,讓學生在想象小鬧鐘分別來到貓頭鷹、小白兔、小熊
家會看到些什么,想些什么的基礎上進行自主表演,并比比誰最棒,讓學生獲得滿足、愉快、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采用了簡潔明了的形式,重點突出,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說設計意圖:
教學中,我遵循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將教師、學生、文本、生活有機結合,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以便達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力求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