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黃山奇松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13.《黃山奇松》廣西 - 桂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黃山奇松》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四、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關注黃山松之“奇” 1. 談話導入
提問: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有四絕?那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2. 齊讀課題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不看怪石,不看云海、溫泉,我們只看奇松。齊讀課題! 二、品名松,感受黃山松之“奇” (一)引入三大名松
提問:來到黃山觀看松樹,有一個最佳的觀看地點,是哪里?(玉屏樓)
玉屏樓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稱為黃山?(黃山絕勝處)意思就是黃山最美的地方。而玉屏樓之所以被稱為黃山絕勝處的原因之一是那里有三大名松!(板書:三大名松)哪三大?(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二) 感受黃山松的“姿態”奇 1、看圖說松:(PPT出示三大名松的圖片) 師:想不想看看這三大名松? 師:說說看,它們分別是哪棵松? 2、學習任務一:我會辨
師:有什么理由嗎?
師:下面就在你們就在課文中找找你們判斷的理由,用直線畫出相關語句。開始!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1)抓住“蟠曲”體會作者抓住典型特點的寫法。 (2)抓住“好客的主人”“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體會作者運用修辭的手法以及品味黃山松的熱情好客,并相機指導朗讀。 (三) 感受迎客松的“精神”奇
過渡:黃山松不僅熱情好客,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往往還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板書:精神) 1、 學習任務二:
2、 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1) 理解“飽經風霜”“遒勁”“郁郁蒼蒼”,體會迎客松的頑強的生命力。 (2) 指導朗讀,讀出敬佩之情。
4、 感悟迎客松在黃山有著獨特的地位
引讀:正因為這樣,所以作者這樣評價迎客松,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三、總結寫法。
1、回看作者描寫三大名松的內容,體會寫法。
引導語:孩子們,作者在描寫這三大名松上是不一樣的,誰發現了? 數三棵樹寫的句數,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總結:作者抓住三大名松的典型特點,恰當地運用修辭,詳略得當,把它們的動人姿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五、觀千松,贊嘆黃山松之“奇”
1、提問:黃山就只有這三大名松嗎?從哪里看出還有很多奇松? 2、品讀第3自然段,理解關鍵詞語,感受語言變化的奇妙。
(1)用排比句寫出了黃山松的千姿百態。第一句是直接描寫,第二句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第三句用了比喻修辭手法。
(2)一個省略號,讓讀者感受到黃山松不僅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
2. 如果把這段變換一下形式,讀起來什么感覺?(PPT出示: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3. 小結:整齊的句式,獨特的結構,讀起來很有節奏感。一個接一個分鏡頭,讓我們感受到松奇、語言美。
四、讀寫結合,總結全文 1. 黃山無石不松,松樹千姿百態。你還知道黃山有哪些松?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黃山松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配樂出示黃山松圖片)
2. 這么多的松樹,你喜歡哪一棵呢?請選擇其中一棵松來介紹一下,我們要比一比,誰更能抓住黃山松的典型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表現它的神奇。 3.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名交流,相機評價,學生修改。
4. 黃山松千姿百態,作者為什么只選擇了其中的三棵松進行詳細介紹呢?(選擇典型) 5. 總結: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很多寫景的文章,我們不僅要知道作者寫了什么,還要揣摩揣摩作者是怎么寫的。這樣的學習,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