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臺灣的蝴蝶谷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20.《臺灣的蝴蝶谷》江蘇省 - 徐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1.整合資源,突出課程安排的整體意識
本節課旨在注重學生整體思維的培養,把學習課文的過程設計為旅行的場景,引領學生進入有趣的旅行中展開語文學習。因此學生學習的前幾篇課文并不是一篇一篇按部就班地學習,而是圍繞著共同的主題展開單元教學,使學生不再孤立地學習,而進行整體地系統地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是學到零散的一個個點,而是串成線,連成片。 課標分析
2.創設情境,突顯學習活動的“學生主體”意識
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需要通過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來實現,所以語課程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要素的整合,強調校內和校外的整合。
在本節課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語言的實踐性,我做出以下幾點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這節課面對的是二年級的小孩子,他們的形象思維更強,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中的情境,給孩子們直觀的認識,更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體驗。
2.品讀關鍵詞語,豐富學生體驗。在教學課文中,抓住一些關鍵字詞,通過反復品讀,比較、理解課文,體會感情,在豐富學生體驗中感受作者用詞之妙。如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圈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再辨析“飛過”“穿過”“越過”有什么不同,并讓學生上臺演示蝴蝶怎樣飛到山谷里來。學生在演示中明白了這三個詞不僅準確地描繪了蝴蝶的動作,而且生動、精彩,避免了用詞的重復。 3.挖掘文本訓練點,鍛煉學生能力。挖掘文本的訓練點,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學第三自然段時,“讀到這些詞時,你能想到什么畫面?”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提供了想象的空間,鍛煉了思維的能力。
4.立足文本,培養學生素養。最后一個復述環節,安排小導游和采訪的環節來鞏固所學,形成課程內外的融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0.臺灣的蝴蝶谷(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詞語,想象畫面,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語和句段特點,練習背誦課文,并能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課文語言。
3.激發學生對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課文中的動詞,描寫顏色的詞語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課文語言,靈活背誦。 教學過程:
一、 整體回顧 (一)單元回顧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因為季節、地域的不同便有著不同的自然風光和習俗,最近一段時間我們跟隨著課本展開了一場愉快的旅行。回憶一下,我們都去過哪些地方?
(二)課文整體感知
通過第一節課的游覽,你對臺灣的蝴蝶谷有了哪些了解? (板書:好地方、得名原因、景色迷人)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整體思維的培養,把學習課文的過程設計為旅行的場景,引領學生進入有趣的旅行中展開語文學習。)
二、品讀感悟,練習感情朗讀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是“好地方”的原因 1.體會臺灣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
通過昨天的游覽大家對蝴蝶谷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就讓我們進行一場深度游,去發現臺灣蝴蝶谷的美好。請同學們打開書111頁,我請同學朗讀第一小節,下面的同學邊聽邊思考,臺灣為什么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相機出示:氣候溫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
2.概括回答“蝴蝶谷”名稱的由來。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品味動詞的使用 1.品讀動詞使用的精妙。
(1)默讀課文第二小節,圈出描寫蝴蝶飛向蝴蝶谷的動詞。
(2)通過表演,體會不同動詞所表達的不同意思,感受課文用詞的準確和豐富。
通往山谷的路上,小蝴蝶要經過枝繁葉茂的樹林、路過一片片花叢請三位同學上臺演示一下,小蝴蝶是怎樣經過樹林和花叢的。(學生上臺演示)
3.練習朗讀。
采訪小蝴蝶:你這么不停的飛,累不累?一個“趕”字就將小蝴蝶著急的心情表現出來了。作者使用將動詞使用的多么準確啊,我們也可以通過朗讀時語氣的高低不同來表現出動詞的不同。
4.教師范讀
總結:作者觀察的可真仔細,僅用了幾個不同的動詞,就將蝴蝶奔赴聚會時的情景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而且生動的向我們介紹了蝴蝶谷的得名原因。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不同景象的美
過渡:其實蝴蝶谷不僅名字好聽景色也十分優美,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三小節,想一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蝴蝶谷的哪幾種景象?
1.整體把握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和結構特點
只有黃顏色蝴蝶的山谷,我們可以給它起個名字叫黃蝶谷。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我們可以給它起個名字叫?(相機板書)在這一節中作者向我們介紹的兩處美麗景象都是圍繞著第一句“蝴蝶谷里的景象十分迷人”這一中心句展開描寫的。
2.感受黃蝶谷之美
(1)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黃蝶谷”的景象你會用哪個詞語。(板書:金光燦燦)
(2)看到“金光燦燦”這個詞你能聯想到什么?體會在陽光下黃蝴蝶閃閃發光的美。
(3)欣賞視頻,直觀感知,幫助理解和朗讀。
瞧!成千上萬只的黃蝴蝶飛舞著,聚在一起,陽光照在他們的身上,就有了金色的光芒,非常閃亮。他們一只挨著一只,一片連著一片,浩浩蕩蕩,金光燦燦。你能把這壯觀的場面讀出來嗎?
3.感受彩蝶飛舞之美
過渡:僅是一種顏色的蝴蝶就那么美麗,如果各種顏色的蝴蝶聚在一個山谷里,那景象一定更加迷人。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彩蝶谷最吸引我們的是什么?(板書:五彩繽紛)
(1)同學們,你們還能說出幾個表示顏色的詞語嗎?
和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不同的是,五彩繽紛不僅指顏色多,而且顏色還十分的鮮艷絢麗。
(2)誰愿意帶我們欣賞一下那些上下翻飛、五彩繽紛的蝴蝶?(指名讀) 4.練習完整朗讀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的朗讀真好,仿佛把我們帶到了臺灣的蝴蝶谷呢!老師覺得呀咱們不僅要讀的美,而且要讀出變化。黃蝴蝶的山谷里有一種壯觀美,幾種蝴蝶的山谷里,蝴蝶上下翻飛,有一種活潑靈動的美。聽老師來讀一讀這一段。(師配樂讀)
(2)大家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山谷中不同的美。
(3)大家讀的都很不錯,那么讓我們來分工合作一起把蝴蝶谷里迷人的景象呈現出來吧,第一句中心句由老師負責,黃蝶谷的壯觀美交給男生,彩蝶谷的靈動美交給女生。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你們看,作者介紹景色是有方法的,可以用三個四字詞語就告訴大家臺灣是適合蝴蝶生長的好地方,可以用動詞把蝴蝶聚向蝴蝶谷的情景展現出來,還可以介紹不同的蝴蝶山谷迷人景象。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字詞,反復品讀,比較、理解課文,體會感情,豐富學生體驗的同時感受作者用詞之妙。挖掘文本的訓練點,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創設情境,練習背誦,使用課文的語言交際 (一)扮演小導游
1.四人學習小組合作完成對蝴蝶谷的介紹。
課件出示小導游溫馨提示;學生自由練習;小組代表上臺介紹 (二)扮演小蝴蝶
過渡:從剛才同學們的介紹中,老師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喜歡蝴蝶谷,喜歡那里的小蝴蝶,那么你們愿不愿意當蝴蝶谷里的小蝴蝶呢?現在我們轉變一下身份,同學們變成一只只可愛的蝴蝶,我是遠道而來的記者,我想采訪一下各位小蝴蝶們。
1.這只小蝴蝶,你是本來就居住在這兒的小蝴蝶,還是從別處飛來的? (我是從別的地方飛來的)
2.你為什么喜歡飛到這里來生活呢?
(因為這里的氣候特溫暖,水源充足,是我們蝴蝶生長的好地方。)
3.這里有多少小蝴蝶是從別處飛來的呀,舉手告訴我。你們是怎樣來到這里的?(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
4.路途遙遠呀,一路上你們辛苦了。我看到這里還有很多只黃蝴蝶,我要采訪下黃蝴蝶,聽說蝴蝶谷里有一個山谷是黃蝶谷,那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啊?那其他顏色的蝴蝶,你們聚在一起時,蝴蝶谷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課文第三自然段內容)
5.蝴蝶谷真是名不虛傳呀。我的采訪接近尾聲了,你們還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嗎?謝謝各位蝴蝶們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訪。
(設計意圖:最后一個復述環節,安排小導游和采訪的環節意在鞏固前面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使用積累的語言解決問題,形成課程內外的融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結課
看來臺灣的蝴蝶谷已經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記,而今天我們臺灣蝴蝶谷的深度游也全部結束了。下一站我們將開啟嶄新的旅程,向青海湖的鳥島出發!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