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帶刺的朋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3課《帶刺的朋友》第二課時-湖北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帶刺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生動,積累喜歡的語句。這篇課文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宗介華的作品。全文語言生動、明快,條理清楚,用詞準確。特別是細致描寫了刺猬偷棗的過程,把刺猬的機靈、敏捷寫得淋漓盡致,充分表現(xiàn)了刺猬本事高明,表達了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這篇課文的最大特點就是語言生動、明快,用詞準確。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也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任務。為此,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以“感悟語言的生動”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對比閱讀、抓關鍵詞語品讀、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的學習中,品悟作者語言的生動。把“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者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激發(fā)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在閱讀中找出描寫刺猬偷棗的內容,感悟語言的生動,體會刺猬的聰明。
2、能以“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3、自主閱讀《帶刺的朋友》一書中的另一個小故事,進一步體會刺猬的聰明可愛以及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能找出描寫刺猬偷棗的內容,體會語言的生動及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 2、能以“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
2、引導學生用比較閱讀、默讀、瀏覽、猜讀等方式閱讀文本,較快地獲取信息。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白板軟件、學習單 、拓展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教師導言(媒體配上朦朧的月夜,刺猬偷偷爬進院子的畫面):同學們,一個秋天的夜晚,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斑駁駁地灑在地上,空氣中彌漫著瓜果的芳香。此時,有一個小家伙悄悄地爬到了我家后院的棗樹旁邊,這位神秘的不速之客是誰呢?
提示課題:帶刺的朋友
【設計意圖:以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描述了一個月光朦朧的寧靜鄉(xiāng)村夜晚的畫面,為刺猬偷棗營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同時也激發(fā)了同學們的閱讀期待!
二、對比閱讀,體會語言的生動
(一)閱讀原文與改寫后的文章開頭,體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1.過渡語:你們知道這位帶刺的朋友來干什么嗎?(偷棗)到底是什么樣的棗吸引了刺猬呢?
2、你們手中的學習單上有一個和課文不一樣故事的開頭,請大家對照原文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有哪些不一樣?找出來畫上“__”,想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
(改寫第1自然段)秋天,棗樹上掛滿了紅棗,看著就讓人眼饞。
(改寫第2自然段)一個晚上,新月斜掛,月光透過樹枝灑在地上,我剛走到后院的棗樹旁邊,忽然看見一個東西,正在往樹上爬……
(二)課件出示原文第1、2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 1.課件出示原文第1自然段:秋天,棗樹上掛滿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shù)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
2.品讀與學習單上的不同之處,體會作者這樣寫好在哪兒? 3.讓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
(引導學生從“掛滿”“無數(shù)”讀出棗的數(shù)量多,從“飄香的瑪瑙”、“輕輕擺動”、“晃來晃去”等詞語中感受到棗的樣子和動態(tài)。)
4.課件出示原文第2自然段:一天晚上,新月斜掛,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
斑駁駁地灑在地上。我剛走到后院的棗樹旁邊,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慢地往樹上爬……
5.對比朗讀,感悟作者語言的精妙。
(引導學生從“朦朧”“斑斑駁駁”這兩個詞語中看出,這樣一個月光朦朦、樹影斑斑駁駁的夜晚,正是刺猬偷棗的好時機。“圓乎乎”突出刺猬的樣子可愛。從“緩慢地爬”體會到刺猬偷棗時的小心警慎。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閱讀引導學生體會原文中作者語言的生動和形象。這樣就為落實本節(jié)課中主體目標——感悟生動的語言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第三個版塊的學習提供了方法的指導!
過渡語:那刺猬到底是怎么偷到棗的呢? 三、細讀原文,品味語言的精妙
1.默讀課文5~10自然段,用“——”畫出刺猬偷棗的句子,在這些句子中,你認為哪些詞把刺猬寫活了,找出來標上 “△△”,找完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相關詞句,初步體會刺猬偷棗的高明。
3.指名交流找到的詞語,引導學生體會刺猬的聰明及作者語言的生動和有趣。(教師引導學生邊交流邊在電子白板上圈畫出關鍵詞)
動作的詞:緩慢地爬、詭秘地爬、匆匆地爬、用力搖晃、 掉、歸攏、打滾、扎、馱、急火火地跑
聲音的詞:嘩嘩 噼里啪啦 噗
4.作者用了一連串動作的詞和聲音的詞,把刺猬偷棗的過程寫得活靈活現(xiàn)。誰能用你的朗讀把刺猬的機靈表現(xiàn)出來?
5.此時,你們覺得刺猬偷棗的本事怎樣?(高明)請大家以“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這句話作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述刺猬偷棗的過程。建議大家用上刺猬動作的詞。(在電子白板上投影情境圖和提示語)
(1)同桌互相講。
(2)指名同學講述故事,教師評議,進行小結。
6.引導學生讀作者對刺猬的不同稱呼的句子,從“那個東西”“那個家伙”“小東西”這些詞中,再次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引領學生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妙時,要注重品讀作者語言的關鍵之處。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通過默讀語段,圈劃出關鍵詞,品味語言的精妙,特別是從刺猬動作的詞語中,去感受它的聰明和可愛。從作者對刺猬不同的稱呼中去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四、延伸閱讀,拓展思維的空間
1.過渡: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可它把棗偷到哪里去了呢?它有沒有伙伴?它除了偷棗還有別的本領嗎?要知下文如何,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帶刺的朋友》中的第二個故事,邊讀邊想:文中的第5、6自然段省略了,給我們留下許多想象的空間,你們大膽地猜測一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
2.學生對照學習單自學
3.指名同學講述文中省略的部分。
4.故事的結局如何呢?請默讀原文,進一步地體會刺猬的聰明。
我剛站起身,大黑狗已經(jīng)向那幾只刺猬撲去,刺猬可真鬼,一個個把身子緊緊地縮成一團,灑滿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長著幾個“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調過頭去,“嗚嗚”地哀叫著溜走了。
爸爸笑著說:“俗話說:狗啃刺猬——沒處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著血哩。
5. 哪個句子具體描寫了刺猬的“鬼”?“鬼”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現(xiàn)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學生讀書少、不讀書。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如果光是教課文,不拓展閱讀量,那么無論怎么用力,語文素養(yǎng)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因此,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拓展閱讀《帶刺的朋友》一書中的另一個小故事,此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更多的品讀宗介華的作品,進一步感悟作者語言文字的生動,又可以讓學生在預測中發(fā)展思維,體驗閱讀和想象的快樂,進而激發(fā)他們讀整本書的興趣!
五、好書推薦,豐富閱讀的內容
1.本節(jié)課我們閱讀的兩個故事都是選自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宗介華的散文《帶刺的朋友》一書中的。原文除了寫刺猬一家的趣味生活外 ,宗介華還用他那支深情的筆為我們獻出的一幅幅鄉(xiāng)村原野的畫卷,語言優(yōu)美,真切感人!建議大家課后去讀一讀,相信你們一定會很喜歡的。
2.用電子白板投影書籍封面及目錄,激發(fā)同學們讀整本書的興趣。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這是《語文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為此,我在學生讀完閱讀材料后,就順勢把《帶刺的朋友》這本書推薦給他們,讓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從而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六、作業(yè)布置
1.摘抄文中準確生動的語段。 2.閱讀宗介華的《帶刺的朋友》。
3.片斷描寫:嘗試用恰當?shù)膭釉~寫一種動物的活動。 板書設計:
23 帶刺的朋友 喜愛
偷棗 爬 搖 掉 歸攏 高明
打滾 扎 馱 跑
對付黑狗 縮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