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帶刺的朋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3課《帶刺的朋友》第二課時-陜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3課《帶刺的朋友》第二課時-陜西省 - 西安
23 《帶刺的朋友》教學設計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刺猬是怎樣偷棗的,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 2. 抓住作者對刺猬稱呼的變化,體會作者對刺猬情感的變化。
3. 拓展閱讀《帶刺的朋友》的原文,了解小刺猬一家的故事,和同學交流你對小刺猬有了哪些新印象。 【教學重點】
了解刺猬是怎樣偷棗的,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抓住作者對刺猬稱呼的變化,體會作者對刺猬情感的變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鞏固舊知。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認識了一位帶刺的朋友,誰還記得課文主要講了這位“帶刺的朋友”的什么事?
生:刺猬偷棗的事
【設計意圖】直接如題,幫助學生簡要概括課文內容。 二、細讀課文,“親近”刺猬。 (一)了解紅棗,感悟誘人。 又到了瓜果飄香的季節,院子里的棗樹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課件出示2)句子:
齊讀: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
瑪瑙般的紅棗不止讓我眼饞,還引來了一個小家伙,那就是——刺猬,它偷棗兒來啦!
【設計意圖】訓練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優美的語句,為品讀課文做鋪墊。 (二)學習“偷棗”,感悟聰明。
(1)誰能回憶一下刺猬是怎樣偷棗的?用簡單的詞語概括一下。
出示:爬樹——搖棗——歸攏棗——馱棗
(2)文中的我目睹了小刺猬偷棗的全過程,是怎樣夸贊小刺猬的?
出示3: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師:欽佩(佩服),高明(技藝高超)
1. 這節課就讓我們看看,刺猬偷棗的本事到底高明在哪里。
默讀第2-10自然段,
用( )畫出刺猬偷棗的句子,你認為刺猬的做法高明在哪里,說說理由。2.學生自由閱讀,小組同學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預設:刺猬爬得很慢,因為怕被人發現。
從哪里看出來,“詭秘”的意思是隱秘。我們還可以說仍舊“小心翼翼”“慢慢”地爬。
你來讀出小心翼翼、慢慢爬的樣子。 女生讀,男生讀。
朗讀指導:充分體會刺猬行動的詭秘,朗讀時聲音要輕,讀出詭異的感覺來。
刺猬不像我們可以用手摘,它用了什么方法讓你看出高明?
(2)后來,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預設:刺猬偷棗的方法很高明,把紅棗搖下來。 作者憑什么知道是用力搖晃呢?
“嘩嘩作響”說明刺猬搖樹枝的力量很大,“噼里啪啦”說明掉下的紅棗數量很多。
通過這兩個擬聲詞,說明作者的猜測是正確。刺猬選擇了一個又快又有用的方法,真是高明。一起讀。
面對散落一地的紅棗,刺猬有什么高明的方法能帶走呢?
(3)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
預設:刺猬把紅棗帶走的方法很高明。
是啊,面對散落一地的紅棗,刺猬可不是束手無策。
“逐個歸攏”是什么意思?一個個,不漏掉一個。
你能看出刺猬什么特點——細心,仔細,很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忙而不亂。
學生個讀
刺猬背上的棗會掉下來嗎,從哪個詞看出來——扎。這樣運棗子真是又快又穩妥!多么聰明、可愛的小刺猬呀。
不由得感嘆:偷棗的本事真是高明啊!
刺猬這次偷棗行動可真是大豐收啊,已經得手了,就得趕緊跑。 (4)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預設:偷棗后怕被人發現,很快跑走了。
你從哪個詞看出來刺猬想快速逃走“急火火”,生讀。
偷棗之前,它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害怕被人發現;偷了棗之后,它急于帶著紅棗逃離“作案現場”。
誰還能讀出刺猬偷到棗后迅速逃跑(快速溜走)的情態?生讀,齊讀。 (5)刺猬偷棗,還有一個絕頂高明的做法就藏在課文中,(看誰是神探柯南,能發現刺猬的高明做法),刺猬選擇了一個什么時間偷棗呢?
一天晚上,新月斜掛,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斑駁駁地灑在地上。
“新月”“朦朧”說明那晚的夜色并不明亮,光線昏暗,忽明忽暗的樹影是最好的偽裝。為刺猬偷棗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環境。這是一個很好的作案時機,很高明。
黑板貼:朦朧 詭秘 噼里啪啦 逐個歸攏 急火火
【設計意圖】重點品讀課文關鍵語句,找出刺猬偷棗的動作,感悟刺猬偷棗本事的高明。同時,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帶動學生的情感,從而產生喜愛刺猬的感情。
4.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見識了刺猬偷棗的高明。你能利用黑板上的詞語,給大家講一遍刺猬偷棗的故事嗎?
同桌互相練習,看誰講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5. 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講故事。老師讀前面,大家讀劃線部分。
刺猬在這次偷棗行動中滿載而歸,作者是抓住了刺猬的什么描寫來表現的呢?
出示PPT,是的,動作。
真是刺猬一連串機智、高明的動作打動了作者,于是作者由衷地夸贊道: 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動詞概括刺猬偷棗的過程,培養學生概括、復數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領悟情感
出示: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師:作者在這里稱刺猬是“小東西”,是一開始就這樣稱呼的嗎,請在文中找出作者都怎樣稱呼小刺猬的?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從三句話不同的稱呼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平淡、親昵、喜愛、直到欽佩。感情越來越深。
那個東西-我開始不知道這是刺猬,也不知道它爬棗樹要干什么,覺得它行動詭異,對它產生了好奇之心。
那個家伙-我看到了刺猬偷棗的過程,刺猬偷棗的行徑和聰明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對刺猬產生了喜愛之情。
小東西-我看到刺猬用巧妙的辦法把偷來的紅棗迅速地背回了窩,對刺猬又多了一份欽佩。
預測:好奇-喜愛-欽佩,表達了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 老師、男、女生分讀。
老師想,大家一定對刺猬也是充滿了欽佩和喜愛之情了。 【設計意圖】抓住作者對刺猬稱呼的變化,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刺猬情感的變化。 6. 如果你眼看著刺猬馱著紅棗急火火地逃跑了,你特別想知道什么?預測:它住哪兒,給誰吃,還有沒有小伙伴?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最后一句吧。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離這兒遠不遠?窩里還有沒有伙伴?好奇心驅使我躡手躡腳地迫到水溝眼兒,彎腰望去,水溝眼兒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經沒有了蹤影。
真遺憾,課文到這里就結束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小刺猬去哪兒了呢?老師這里有答案,請看黑板。(播放音頻,自己錄制)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尋著。墻角草堆里,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仔細一瞧,兩只大刺猬,團成大刺球,緊緊擠在一起哩。它們一動也不動,背上長長的硬刺,根根豎起來,時刻準備刺向來犯的敵人。在兩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動著四個白乎乎的小刺球。呀,這不是小刺猬嗎?怪不得大刺猬那樣匆忙地去尋食,原來是為了這四個可愛的小寶寶……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四、總結全文,善待動物
在這只小刺猬的身上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你想知道小刺猬是怎樣智斗大黑狗的嗎? 你想知道刺猬一家是怎樣冬眠的嗎?
你想知道刺猬寶寶是怎樣學吃東西的嗎? ……
這些有趣的故事都在宗介華的作品《帶刺的朋友》。 教師小結:作者已經把刺猬當作了家庭的一員,這種情感只有那些與小動物有親密接觸的人才能體會。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近小動物,去做動物們最親密的——朋友。 五、感情朗讀,練習復述。 【板書設計】
帶刺的朋友 朦朧
詭秘
高明 噼里啪啦 動作 逐個歸攏 急火火 欽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