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帶刺的朋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3課《帶刺的朋友》哈爾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3課《帶刺的朋友》哈爾濱市經(jīng)緯小學校
《帶刺的朋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結(jié)合語境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刺猬偷棗的語句,體會生動的語言。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刺猬的高明,體會“我”對刺猬的情感變化。 4.學習批注式摘抄。
教學重點:體會文中描寫生動的語言,進行批注式摘抄。 教學難點:借助關鍵語句,體會“我”對刺猬的情感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在《大自然的聲音》一課中,感受到聲音的美妙,就像單元導語說的這樣“大自然賜給我們許多珍貴的禮物,你發(fā)現(xiàn)了嗎?”這節(jié)課,我們再到大自然中去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動物朋友也會帶給我們許多的樂趣。它是一位帶刺的朋友。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刺”字。教師范寫,著重強調(diào):左半部分寫在左半格,注意它的第三筆是橫折鉤,折鉤壓在豎中線上,第六筆是點,右邊是利刀旁,注意頭齊腳齊。齊讀課題
2.帶刺的朋友是誰?(刺猬)現(xiàn)在你來寫寫這位好朋友的名字吧! 學生練寫“刺”字。寫完一個給同桌看看,聽聽同學的建議,你會寫得更好!然后再寫一個。
二、檢查預習,認讀生詞
1. 談話: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并完成了預學導航單,現(xiàn)在和同桌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都讀對了就給再給自己畫一個贊。
2.兒歌檢驗詞語。
(1)這些生字詞語藏到兒歌里,還能讀正確嗎?我請同學讀一讀,每人讀一句。
饞嘴小東西,
深夜來偷棗。
我驚訝、猜測去監(jiān)視, 緩慢爬上樹, 搖樹棗落地, 逐個扎身上, 急忙逃回家。 恍然大悟是刺猬, 真是聰明小東西。
(2)著重強調(diào)多音字“扎”。
這里有一個多音字,讀得很準確。當表示“刺”這樣的動作時,讀“扎”,讀詞語:扎手 扎針。還有一個讀音,我們在二年級上冊《紙船與風箏》一課中已經(jīng)學習了——“扎風箏”,表示捆綁的動作。還有第三個讀音:“掙扎”。
2. 自由朗讀課文。現(xiàn)在,就讓我們打開書,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深秋的夜晚小刺猬做了一件什么事,給作者留下了這么深刻的印象。
3.組織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指導書寫“棗”。仔細觀察“刺”和“栆”這兩個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觀察要點: “刺”左邊部分有鉤,棗上邊部分沒有鉤。(筆畫上有區(qū)別,注意刺的第三筆是橫折鉤)“刺”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細長,最后一筆是點;“棗”上下結(jié)構(gòu),上半部分寬扁,撇捺舒展像把傘,蓋住下面的兩點。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兩個,同桌評議。 三、借助預習卡,整體感知課文。
(一)整體感知“偷棗高明”
1.出示“預學單”第二題“小刺猬偷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朗讀句子,體會“高明”的含義。 (1)指名朗讀句子。
(2)交流:你們是在稱贊小刺猬偷棗的技能怎么樣?(技藝精湛,技術高超。)
3.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欽佩”。
(1)組織交流:作者心中暗暗“欽佩”。“欽佩”還能換成什么詞?(敬佩 佩服)
(2)教師講解:這個“欽”字在古代是和皇帝有關系的,皇帝頒布的詔書最后寫的是“欽此”。皇帝派出代表自己到各地巡查的官員叫“欽差大人”。所以,“欽佩”和敬佩、佩服表達的情感是不一樣的,表示的是極高的敬意。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高明”進行質(zhì)疑。
引導交流:當我在讀這一句話時,我就在旁邊批注了一個問號。我相信,愛動腦筋的你們,此時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預設:小刺猬偷栆的本事到底有多高明? 5. 梳理刺猬偷棗的過程。
1.和小組內(nèi)的伙伴交流“預學單”的第三題。 哪個小組已經(jīng)讀懂了小刺猬偷栆的過程,誰來匯報? 2.學生匯報偷棗的流程圖。
爬棗樹—搖晃樹—從樹上掉下來—收栆—馱栆跑
3.總結(jié):小刺猬一步一步,很有條理地去偷棗,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它先“爬棗樹”,接著“搖晃樹”,又“從樹上掉下來”,然后“收棗”,最后“馱棗跑”。這一步一步,好像是精心策劃一般,所以作者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二)感情朗讀,感受生動的語言
1. 在偷栆的過程中,小刺猬都有哪些動作呢?請你先默讀課文的2-10自然段,按照流程圖畫出刺猬偷棗的句子,然后再圈出它偷棗時的動作。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自學任務:
(1) 默讀課文的2-10自然段。
(2) 按照流程圖畫出刺猬偷棗的句子,再圈出偷棗時的動作。 (3) 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2.交流“爬樹”過程。
(1)哪個小組匯報,你們看到了小刺猬是怎么爬樹的? (2)出示句子:
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慢地往樹上爬。 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深處的枝條。
(3)這兩種爬可不一樣啊,先“緩慢”地爬,再“詭秘”地爬?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神秘、隱秘、不易捉摸)
(4)指導朗讀。
(5)總結(jié):作者就用了“緩慢”“詭秘”這樣的詞語,就把它爬樹偷棗的樣子寫得那么生動有趣。
3.交流“搖晃樹”的過程。
(1)匯報表示動作的詞語:停住 搖晃 (2)出示句子:
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是在用力搖晃,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去掉“興許”可以嗎?使學生體會“興許”表示作者根據(jù)樹枝響聲,紅棗落了一地進行的推測。
(3)它還可以換成哪些詞?(也許 或許 可能) (4)總結(jié):別看只是兩個字,但表達卻更準確了。 3.交流“從樹上掉下來”的過程。 (1)匯報表示動作的詞語:摔。
(2)指導朗讀。七、八兩個自然段,作者不僅寫了自己看到的,還著重寫了聽到的聲音,讀詞語“嘩嘩作響”“噼里啪啦”“噗的一聲”就把當時的情景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我們在朗讀的時候,也要讀好這些詞語喲。女生朗讀第七自然段,男生朗讀第八自然段。
(3)出示句子:我恍然大悟:這不是刺猬嗎? 聯(lián)系上下文來說說,我為什么說自己是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一下子想明白了。)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4.交流“收棗子 逃跑”的過程
(1)過渡:最精彩的就是小刺猬收棗子的過程啦!誰來說說你圈畫的詞語:
爬來爬去 歸攏 打了一個滾兒 扎 馱著 跑去
(2)作者用了一連串的動作在寫它收棗子。請你閉上眼睛,聽老師來讀這一段,看看你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3)學生交流。重點引導交流“長”,作者用了一個引號突出了這個“長”字,聯(lián)系上下文,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4)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看到這有趣的畫面。
5.教師小結(jié):小刺猬偷栆步驟明確,作者在寫這個過程的時候,詳細地描寫了它的動作,就把刺猬偷栆的畫面生動的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所以說,小刺猬偷栆的本事真高明!
四、借助板書,復述表達
1.你能以“小刺猬偷栆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說說刺猬是怎樣偷栆的嗎?
出示星級挑戰(zhàn)要求:
2.學生自己練說,然后全班交流。 3.你們覺得他講的怎么樣?誰來評一評? 五、交流問題,嘗試批注式摘抄
1.課文學到這里預學單上你們提出的問題也都找到了相應的答案。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是和課文的內(nèi)容有關系。
預設:小刺猬為什么從樹上掉下來?
(師:剛開始慢慢爬,速度慢,怕人發(fā)現(xiàn)。搖完栆再爬下來就慢了,而且刺猬有厚厚皮,掉下來也不會摔壞,所以掉下來既快又省時。)
還有的同學對“小刺猬”的生活習性很感興趣,也提出了相關的問題。 預設:刺猬為什么偷栆?
(刺猬是雜食哺乳類動物,主要以堅果、水果、蟲類為食。吃棗是本性。) 2.老師這也有一個問題,我關注的是我對小刺猬的稱呼。徐老師摘抄了兩句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有怎樣的變化呢?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在句子旁邊批注“感情平淡,有點喜歡”等詞語。 3.嘗試摘抄。教師引導:摘抄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或者精彩的段落。我們還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找一找,我對小刺猬的稱呼又有什么變化,把相關的句子摘抄在下面。注意書寫要正確、工整,不要丟字多字。然后在旁邊,批注你的感受。
學生摘抄句子: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根據(jù)學生交流,批注:喜愛、親近等)
4.總結(jié):每當翻開摘抄筆記,就會想到了小刺猬偷栆的高明可愛,又能夠了解作者對小刺猬逐步加深的情感。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摘抄喜歡的語句,看看作者對小刺猬的生活還有什么好奇之處。
附件
《帶刺的朋友》預學導航單
年 班
1. 我能把這課生詞讀正確。
紅棗 饞嘴 緩慢 驚訝 猜測 監(jiān)視 逐個 聰明 恍然大悟
扎在背上 散落
注意讀好多音字
我對自己的評價 同學對我的評價
2.你覺得刺猬偷棗的本事怎么樣?
3. 試著把刺猬偷棗的過程用流程圖表示出來。
→ → → →
4.你還有哪些想和同學們一起交流的問題。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