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部編小語,彩虹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小語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教學課例觀摩《彩虹》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小語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教學課例觀摩《彩虹》
《彩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虹、座、提、澆、灑、挑、興、拿、鏡、照、千、裙”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著、那、到、高、興、千、成”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通過本文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們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家人。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文章的學習中教育學生做一個關心父母、關心家人的孩子。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請看屏幕:這些詞語你會讀嗎?開火車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并選擇一個喜歡的詞語造句。
2.音樂開始,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播放幻燈片。“浮云開合晚風輕,白鳥飛邊落照明。一曲彩虹橫界斷,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場小雨過后,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朝著彩虹笑盈盈地走來。
二、精讀感悟
(一)復習生字,用你喜歡的方式讀這篇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彩虹圖片說一說。
彩虹什么樣?(五顏六色、美麗)像什么?(橋)一什么橋?(一座橋)這座橋在哪?(天上)天上什么時候有彩虹?(下雨后)也就是雨停了。
2.把這些詞連成一句話。
3.給這句話加標點,生讀一讀。
4.學習量詞:座,生說一說一座( )。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理解第二句話的意思。出示文中圖片,說一說。
(1)小女孩手中拿的什么?(水壺)她在哪兒?(彩虹橋上)在干什么?(灑水)
(2)出示課件“如果我提著它,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生讀前半句話。
(3)彩虹橋在天上,那從天上下來的水是什么呢?(雨)那就是誰在干什么?(那就是小女孩在下雨)
(4)課件出示“如果我提著它,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那就是我在下雨。”所以文中的“我”指的是誰?(小女孩)
(5)對比指導學生初步感知反問句。
2.理解一、三句話的意思。
(1)小女孩拿的這把水壺是誰的?(爸爸的)干什么用的?(澆花的)你從哪知道的?出示第一句話讀一讀。
(2)啟發理解爸爸高興的心情。你看見爸爸、媽媽怎樣澆花?(水壺灌水澆花)如果有很多花呢?辛苦嗎?如果是一大片田地呢?那天上隨時可以下雨,心情怎么樣?
(3)出示第三句話,生自己推論出“你”指的是誰?
(4)師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理解第二句話的意思。
(1)出示教具鏡子,找出鏡子和月亮的相同點。
(2)利用連詞生自己推論出結果。
(3)指導反問句的朗讀。
2.理解第一、三句話的意思。
(1)一、三句對比推論代詞“我”“你”指的是誰?
(2)啟發理解媽媽高興的心情。
(3)生帶著這種心情讀課文。
(4)師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利用二、三段的學習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
(2)我來說一說( )來( )去。
(3)師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五)動手畫一畫,用“____”畫出描寫“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畫出“我”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句子。畫完后,分小組讀一讀。
三、總結全文,啟發情感。
1.課文中“我”在這座橋上為爸爸、媽媽和哥哥做了好多事是真的嗎?為什么這么想?
2從這些發現上你覺得“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那么,我們也應該向這位小朋友學習,多關心父母、家人,同學們平時在家里是怎么做的?
3.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四、播放視頻
播放沙畫視頻《讓愛住我家》
五、小結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彩虹》評課反思
韓大軍:大家好,我是這組課的負責人韓大軍老師,這位是《彩虹》授課教師宋晶。下面,就請宋老師針對自己的課來談一談。
宋晶:大家好!我是宋晶。我講的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四單元11課《彩虹》,本篇課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夠引發學生產生聯想。在設計這節課時我運用了多種閱讀教學策略,比如:連結策略、推論策略、提問策略等。這些策略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可以成為閱讀過程中學生監督自己理解最方便、最上手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閱讀及思考的習慣。
韓大軍:那么,宋老師你能給大家談一談什么是閱讀教學策略嗎?
宋晶:好的,所謂閱讀策略是指運用一些技巧、方法幫助我們讀出文本的意義,而且記住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明確提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不是通過教師知識的傳授,而是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會自己讀書,這就涉及多種閱讀教學策略。
韓大軍:剛才宋老師提到了閱讀教學策略。推論閱讀教學策略是本單元的重點。推論是人們常用的一種閱讀策略。讀者往往喜歡在閱讀中根據已有的知識來推測閱讀內容的發生、發展和結果,并與實際閱讀內容進行驗證,從而獲得閱讀的愉悅感。這樣的閱讀過程有著不可抵擋的天然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對于學生言,這種推論幾乎會貫穿閱讀的始終,讓他們在期盼、緊張、焦急、興奮等情緒中進行猜測、分析、判斷和推論。可以說,教給學生“推論”的方法,提高“推論”的能力,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那么宋老師,就請你就推論的閱讀策略在本課教學中的運用給大家談一談吧!
宋晶:好的,第一學段的推論策略更多的是和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與想象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學習詞語并獲得相關的情感體驗。所以在教學本課時,如何根據已知條件讓學生得出正確的推論是我思考的問題。在本課中第三自然段假設連詞“如果……就”的推論中“媽媽,你梳頭用的那面鏡子呢?如果我提著它,走到橋上”如何讓學生得出“天上就多了一個月亮。”的結論呢?現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鏡子大多都是方形的,于是我在教授本課時,我自己準備了一面圓圓的鏡子。讓學生說一說鏡子什么樣?學生會說圓圓的、亮亮的。我又及時引導學生彩虹在天上,那天上還有什么東西是圓圓、亮亮的。學生想到了太陽、月亮,我又給學生簡單講一講太陽和月亮的區別。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正確的推論天上就多了一個月亮。所以在推論策略的運用中教師如果給學生準備出正確的條件那得出準確的推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韓大軍:是的,我還注意到,本課人稱代詞“你”出現在第三句話中而它指代的人稱在第一句話中。在人稱代詞的推論中,宋老師能不拘一格,跳過第二句話把第一句話“爸爸,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呢?”和第三句話“你就不用挑水去澆田了,你高興嗎?”放在一起來讀,學生的推論結果會在朗讀中自然地浮現在腦海中。還有課文結束時宋老師讓學生說一說“從這些發現上你覺得小女孩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這也是推論閱讀策略非常好的運用。那么宋老師除了閱讀策略的運用,在教學設計上你還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的呢?
宋晶:本堂課我十分重視“讀”,以問題為引領,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讀出感受,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反問句,使學生在充分地在讀中內化語言,培養語感,加深情感體驗,同時注重學法指導,從而達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目標。
韓大軍:本單元的主題是“家”,《彩虹》這一課的情感目標是“通過本文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們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家人。”本課臨近尾聲播放了以“讓愛住我家”為背景音樂的沙畫視頻。充滿濃濃愛意的歌詞,家人和諧相處的一幕幕沙畫作品。讓學生想起自己和家人相處的溫馨畫面,激發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了藝術和美的熏陶,把本課目標內化成自己的情感,也為這一課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宋晶:謝謝韓老師的對我這節課的點評,當然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閱讀策略的運用作為一個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個人使用的還不夠靈活、熟練。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學習多思考多交流,也希望大家能多提寶貴意見,我們共同進步。謝謝大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