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要下雨了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要下雨了》部編小語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要下雨了》部編小語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基本信息 | 名稱 | 《要下雨了》第1課時 | ||||||
執教者 | 何培蘭 | 課時 | 1課時 | |||||
所屬教材目錄 | 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4課 | |||||||
教材分析 | 《要下雨了》 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主要從“ 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課文雖然文字淺顯,但是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系,教給學生通過觀察小動物行為變化來預測天氣的方法,有機地滲透身邊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僅能引導學生留心身邊事物,注重觀察,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身邊 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 ,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
學情分析 | 這是一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作者通過小白兔與小燕子、小魚和螞蟻的生動有趣的對話,使兒童知道下雨前是有跡象可尋的,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的秘密,學生一定感興趣。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三點:一是抓聯系理解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氣候狀況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二是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來體會、揣摩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三是抓朗讀訓練,以讀促理解,特別是對話,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的朗讀訓練要到位。 | |||||||
教學目標 |
1. 了解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結合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3. 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 4.指導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
|||||||
教學重難點 | 重點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的句子。 | ||||||
難點 | 在朗讀中理解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的原因,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 | |||||||
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 |
對于這篇課文的講解,我采用“整體——部分——整體” 的基本模式,首先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然后把課文分成五部分講解,重點講解小白兔與燕子、小魚、螞蟻對話三部分,這三部分采用同一方式教學,使學生易于形成明確的學習思路。最后以小兒歌的形式總結下雨前的預兆,通俗易懂。 | |||||||
教學過程 |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課件出示小兔子割草的圖片,太陽升起來。 師:小朋友們,小兔子在干什么?(割草) 它用什么割草呢?(鐮刀) 大家一起做彎腰割草的動作。 師:小白兔為什么又直起腰來了呢?(看天空,陰天了。) 這是要怎么了呢?(要下雨了) 2、小白兔會不會被雨淋到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要下雨了》。 板書:要下雨了 學生齊讀課題。 |
讀課題 回答 |
通過圖片和動作模仿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復習詞語,指名讀一讀。 1、 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小白兔有沒有被雨淋到,畫出相關句子。看看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圈出來。 2、 學生匯報交流課文中哪句話表明小白兔沒被淋到。指導朗讀這一段。 3、 回答先后出現的幾種小動物,教師貼圖片(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 |
讀課文,思考問題。 找出文中先后出現的小動物,做記號。 匯報交流。 |
通過讀讀、畫畫,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形成故事意象,為講解課文做好鋪墊。 | |||||
三、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
三、 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1段: 教師讀第一自然段:學生邊聽邊想這段出現的文字秘密(反義詞)? (二)、學習2、3段: 2、天空陰沉沉的,小白兔看到了誰?(燕子)燕子和平時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飛的比平時低,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教師貼圖(小水珠,潮濕,飛不高)。借機讓學生理解“潮濕”的意思。 3、請學生說一說燕子為什么飛的低。(用因為……所以……的句式) 出示電腦投影:因為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讓學生練習說一說。教師總結,再次強調天陰沉沉的導致天氣很潮濕,再次理解潮濕的意思。 (三)、學習4、5、6段。 1、小兔子相信小燕子的話了嗎?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幻燈片出示“是要下雨了嗎?”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小白兔對燕子的話半信半疑。 2、貼圖:小兔子俯身看小魚。 問:他為什么低著身子呢?(小魚在水里)這里引導學生說一說小兔子這樣做體現了它的有禮貌。 3、教師:小魚和品是有什么不一樣嗎?幻燈片出示圖片。請學生讀一讀文中相關段落。 4、教師:小魚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來了?(水里悶得很)教師貼圖“悶得很”。 教師:水里為什么悶呢?(水里缺少氧氣) 教師:水里缺少氧氣小魚就要出來透透氣。貼圖“透透氣”理解“悶”的意思是不透氣。 5、分角色朗讀,教師指導,再次理解“悶”。 6、哪句話與小魚游出水面有關,用“因為……所以……”說說小魚為什么游出水面?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7自然段。 1、教師:小白兔聽到小魚的話有疑問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指名讀一讀。 (生: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還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從這兒可以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3、教師:這個時候小魚看見誰了?(小螞蟻)他在干什么呢?(搬東西) 教師貼圖“搬東西”為什么要往高處搬呢? 幻燈片出示圖片。 4、出示相關語句,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正忙著”的意思。 (五)學習8、9自然段。 1、電腦出示第四幅圖,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是怎樣做的?他一邊跑一邊喊什么?(教師引讀) 2、正在這時候,一陣雷聲,嘩嘩嘩,到此為止雨就下起來了。今天的收獲真不少。在大自然里,在生活當中,到處都蘊藏著知識和智慧的寶藏,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你們會有更精彩的發現! |
自讀,理解“悶字的意思和表示動作的詞。 理解“陰沉沉”的意思。 讀課文,理解內容。 理解語句,有感情的朗讀。 抓住重點語句回答問題. |
抓住重點字詞“悶”,揭示要下雨了。同時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悶”。 這三部分采用同一方式教學,使學生易于形成明確的學習思路。 |
|||||
活動展示,深入理解。 |
1、完成并朗誦小兒歌 燕子(低低飛),快要下雨啦! 小魚(跳出水),快要下雨啦! 螞蟻(搬家忙),快要下雨啦! 轟隆隆,嘩嘩嘩, 下起雨來啦,大家快回家! 繼續引導學生說一說其他的動物情報員(青蛙,小蛇,蚯蚓。) |
這里通過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再次回憶整個故事,兒童詩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尤其是自己創作的,學生的成就感倍增,這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方面。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