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韻語識字教學,狐貍與烏鴉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韻語識字教學與大人一起讀《狐貍與烏鴉》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韻語識字教學《狐貍與烏鴉》與大人一起讀
與大人一起讀《狐貍和烏鴉》教學設計
大城縣孫毅小學 呂菲菲
教材分析:
與大人一起讀《狐貍和烏鴉》是一個寓言故事,形容不要只聽動聽的好話,要禁得住誘惑,不要上當受騙。遇事要用心思考,不能盲目行動。我們用這個動聽的故事吸引同學們,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拓寬閱讀面,并從中懂得道理。
學情分析:
孩子們都愛聽故事,對于形成閱讀能力來說,不管你用什么策略,什么方法,孩子都不關心,他們只要好聽的故事。但是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從給孩子準備的材料里,去盡量實施閱讀理解策略,讓學生從材料里獲得美的熏陶,懂得相應的道理。
教學目標:
聽懂故事,鞏固識字,懂得道理,能夠開啟課下的延伸閱讀。
教學重點:
在聽故事時進行人物形象的對比,開啟課下延伸閱讀。
教學過程:
一、故事中的狐貍
(一)寓言故事《狐貍和烏鴉》
1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做《狐貍和烏鴉》
2教師范讀
3聽完這個故事,你來說說,故事中講到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4學生回答,個別讀。
5體會內心感受,分角色讀
6表演一下狐貍的語氣
*本環節設計意圖:從書本給出的故事入手,聽清字音,看請字型,了解故事內容,讓學生從回答問題時指導個別朗讀,運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感受不同人物的語氣,并試著來表演一下,讓學生親身感受不同人物,不同語境下的形象。
(二)成語故事《狐假虎威》(也是寓言故事)
1學生自讀故事《狐假虎威》
2小組討論,你認為狐貍是怎樣的?說出你的理由。
*本環節設計意圖:成語的博大精深,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從小接觸,而今天恰恰利用狐貍這一形象將成語引入,其實這則故事本身也是一個寓言,跟上面的《狐貍和烏鴉》屬于同類型的故事,都能讓孩子們從故事中懂得一定的道理,讓孩子們能夠閱讀之后有所收獲,能夠對比學習之后,發展思維,提高審美的能力。
(三)繪本中的狐貍
1再看一個狐貍的故事《狐貍孵蛋》
2你覺著這個狐貍怎么樣?
3現在填寫任務單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利用繪本故事的生動形象,讓孩子們對“狐貍”這一形象加深了解,也懂得在不同故事里,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點,讓孩子們辯證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改變以往一直以來對狐貍的那種不好的印象。
二、展示收獲
1自己懂得的道理
2想對故事中的人物說什么
*本環節設計意圖:學生展示,不光是上臺發言那么簡單,更是學生加深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明白故事寓意的好機會,既鍛煉語言的組織能力,還能鍛煉口語表達。
三、延伸閱讀
師:今天的幾個關于狐貍的故事,大家都喜歡嗎?
還有很多的故事也是很好聽的,我們可以課下繼續尋找,去閱讀關于狐貍的故事。
《狐貍的神仙》《我的幸運一天》
*本環節設計意圖:強調閱讀的延伸性,讓孩子們在保持興趣的前提下,繼續閱讀。
與大人一起讀《狐貍和烏鴉》
教學反思和課例點評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孫毅小學 呂菲菲
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讀”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經典故事《狐貍和烏鴉》,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了解故事的內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閱讀的快樂。這個故事形容不要只聽動聽的好話,要禁得住誘惑,不要上當受騙。遇事要用心思考,不能盲目行動。其實讀故事讓學生有思考,有自己的理解,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并不簡單。那么我們教師就要從閱讀策略上來真正加以指導,讓學生習得方法。
本課一方面繼承和吸收了“韻語識字”課的良好經驗,另一方面又要通過閱讀方式的改變,結合繪本群文,師生角色的轉換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動腦思考,對比理解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走進情境,在繪本群文的閱讀中增強審美,拓展思維,形成語感。 因此,我在“和大人一起讀”的基礎上,著力體現以下設計思路:
一、 閱讀從點到面——單篇變成多篇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生核心能力的發展已成為教育教學之潮流,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它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學校教育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與課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體系。而語文“以一篇帶多篇”閱讀作為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既是對學生自我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提高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對學校教育及語文學科的拓寬、延伸和補充。在本次的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將與教材有關的幾篇故事,一同展示給孩子們,孩子們在短時間內讀到了多篇關狐貍的文章,起到了良好的拓展作用。
二、 內容由簡到繁——寓言成語繪本
古人說得好:“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教師應在學生心靈中激起求知欲望和點燃熱愛知識的火花。這“欲望”與“火花”就是學習興趣與動機的激發。首先我們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寓言故事《狐貍和烏鴉》,然后要將成語故事《狐假虎威》展示給孩子們,將“狐貍”的故事推向高潮的是繪本故事《狐貍孵蛋》,因為在這篇故事中,學生意識到,狐貍形象的變化了,有了自己的思考,加深了理解。
三、 人物形象多變——貪婪狡猾憨厚
孩子們都愛聽故事,對于形成閱讀能力來說,不管你用什么策略,什么方法,孩子都不關心,他們只要好聽的故事。但在閱讀時,一個優秀的閱讀者往往會運用閱讀聯結策略,從正在讀的作品想到與此相關的作品或人物,或將書中的人和事與生活體驗聯系起來,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內容,對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品行、命運的形成與改變有更強烈的感知,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會更準確、更深入。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從給孩子準備的材料里,去盡量實施閱讀理解策略,讓學生從材料里獲得美的熏陶,懂得相應的道理,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變化。這節課中的選文,不光從體裁題材精心挑選,還注意了“狐貍”這一大家普遍覺得“狡猾”的形象,我們將繪本《狐貍孵蛋》呈現出來,讓學生了解,讓學生通過對比,連結頭腦中的以往形象,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四、學生成為主體——表演對話發言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我們現代教育的重要一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充分讓學生參與情境表演,小組對話,創造機會充分讓學生發言,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成為真正課堂的主人。
總之,在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輔以各種閱讀的策略及指導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其閱讀的欲望,利用群文的方法,在課堂上,在生活中,讓學生真正走進閱讀,讓孩子盡情去享受讀書的樂趣吧。
在教學本課的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有一些地方未能達到預設的效果,在課內文章與課文群文的穿插過程中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探究,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