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外婆的澎湖灣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五年級上冊《外婆的澎湖灣》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外婆的澎湖灣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歌曲的學唱能夠對澎湖灣地理環境有一定了解. 通過歌曲的聆聽及對澎湖灣景色的欣賞,提高學生對歌曲的學習興趣。
2、學生能夠掌握歌曲的節奏,讓學生學會正確理解歌曲情緒,用明亮活潑的歌聲來演唱;幫助學生解決歌曲中出現的節奏難點。
3、通過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故鄉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念。
4、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表達了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歌曲為宮調式,二段體結構。歌曲第一部分從低音區緩緩進入,曲調平穩,第3小節的六度跳進使歌曲富有動感,讓人們聯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時熟悉的沙灘,留下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場景,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抒發了對美麗家園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欣賞能力和創造能力,音樂課的本質還是要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要讓他們在心底里喜愛音樂,享受音樂。所以對于本年段的音樂教學,老師應起到組織和把握課堂秩序的作用,充分放手使學生們深入到音樂當中,本節課是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進行歌唱教學,利用一些有音響特色
的伴奏樂器輔助歌曲情緒演唱的同時還體會到了音樂漸漸豐富的配器知識,并從器樂中提煉合唱,在唱中感受演奏,在演奏中感受唱,使學生能真正參與到音樂創作之中。
教學重點:
1、能流暢、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咬字吐字要清晰。 教學難點:
1、掌握四分休止符與切分節奏。
2 和諧、有表情演唱二聲部。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各種打擊樂器
教學方法: 聽唱法,欣賞法,情境法、模唱法,教唱法,示范法、表演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律動練習
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音樂課堂!
今天的節奏練習很簡單,大家聽音樂,跟著老師來做動作。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聽聽這條與剛才那條節奏在第幾拍發生了變化? 2、講解切分音
把這條帶有切分音的節奏,帶入到歌曲中,拍手為歌曲伴奏。剛才這首好聽的音樂,你們熟悉嗎?《外婆的澎湖灣》
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這首好聽的校園民謠《外婆的澎湖灣》。澎湖灣是我國臺灣地區最大的一個島嶼。
[設計意圖]
為了讓同學們準確的掌握好切分節奏,唱準歌曲的難點切分節奏。
3、介紹歌曲創作背景。關于這首歌曲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大屏幕。在美麗的澎湖灣有一位慈祥的老人與一個活力可愛的小男孩 , 每天夕陽西下,一起挽著手, 經常在海邊玩耍在沙灘上踩下歡樂的腳印 ,小男孩的童年幾乎是和外婆在一起度過的,外婆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音樂家葉佳修先生聽說他們的祖孫情非常深厚,把這個故事編成了優美的旋律,小男孩長大后為了紀念童年這段珍貴的情感。演唱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外婆的澎湖灣》.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也許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美好記憶,只是歌者的回憶在這里——澎湖灣 ,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小男孩和他外婆的腳步一起走進那令人神往的澎湖灣,聽聽他們的故事。(多媒體展示澎湖灣秀美的景色).
[設計意圖]
通過講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從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準備.
三、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
2、你們在聽的過程中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師:經過的大家描述老師看到的畫面更清晰了,也仿佛看到在美麗的澎湖灣上,陽光、沙灘,一個小朋友牽著外婆的手遠遠的走了過去,沙灘上留下了兩排整齊的腳印,遠處的海浪不斷的拍打著他們的腳丫,澎湖灣真美呀! 歌曲表達了對澎湖灣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3、復聽:澎湖灣因這首而出名,澎湖灣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讓我們展開音樂的想象,乘著歌聲的翅膀,再一次聆聽這優美的旋律。
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小結:歌曲表達了對澎湖灣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4、再次聆聽
啊,這么美的歌曲,老師也抑制不住的想給大家來演唱一遍,聽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樂曲分為幾個樂段?
師總結:歌曲分為兩個樂段。叫二段體結構,分為A B兩個樂段。A段曲調平穩在講述故事,B段旋律舒展在抒發感情。
(1)請同學們說說A樂段的節奏是緊湊的還是舒展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還是抒情的?
生:節奏:緊湊。情緒:活潑歡快的。作者在敘述,在懷想。 (2)B樂段的節奏和情緒是怎樣的? 生:節奏:舒展。情緒:抒情。 5、模唱
教師彈琴學生用lu哼唱A樂段歌曲旋律。(要求坐姿:身體坐直,口腔打開,面帶微笑)
曲譜接龍,師生對唱。
讓學生找出含有切分節奏的小節
唱A段譜子 (1)前八小節
找節奏、讀唱名、唱旋律、接龍、完整唱 (2)后八小節
找到切分節奏,直接唱出。
(3)找相似樂句。 [設計意圖]
切入歌曲的重難點節奏,讓學生自己尋找節奏的位置,加深記憶。 6、學唱切分節奏,感受切分節奏的特點。
對比:4/4 33 33 43 21 | 2222 23 2 - ‖ 4/4 33 33 43 21 | 222 23 2 - ‖ 對比:4/4 33 33 43 21 | 61 165 5 - ‖ 4/4 33 333 43 21 | 61 165 5 - ‖ 7、學生用lu哼唱B樂段旋律。并找出音樂記號(反復記號)
跟琴唱旋律,注意切分節奏和休止符的唱法;設問:在這部分出現了兩個四分休止符,怎樣才能把它休止得更合理些呢?(拍手“恰恰”,或回聲伴唱)
8、學唱結束句并在休止符處拍手。(XX)
過渡:下面,我們來分樂段學習歌曲。
9、教師彈琴,學生唱歌詞。 (1)演唱歌曲的A樂段。
師:歌曲的A樂段節奏緊湊,是回憶童年的往事。演唱時,要唱得輕松自然,我們把A樂段情緒唱得歡快活潑些。
(2)演唱歌曲的B樂段。
師:B樂段節奏變得舒展,更加抒發了對美麗家園的熱愛之情。B樂段情緒要唱得抒情。
10、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
師:下面讓我們完整有感情的演唱這首臺灣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同時,帶著對臺灣和祖國的美好祝愿將這首歌唱得更加深情一些。
那這么好聽的歌曲是誰創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葉佳修是臺灣校園民謠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廣為流傳。如《鄉間的小路》、《壟上行》、《赤足走在田埂上》等。 葉佳修知道這個小男孩和他外婆的感情很深厚,把他們的故事寫在這首歌里。
男女生分組演唱,小組接龍唱,個人唱,齊唱。 六、總結歌曲
這首歌曲是以充滿激情的筆調抒發了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的家園贊美之情,也勾起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希望同學們也能向詞曲作者一樣熱愛自己的家鄉,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感受到了澎湖灣的美景,體會到了小主人公和外婆之間的深厚感情,也深刻的體驗到了詞曲作者對家鄉的贊美之情。讓我們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熱愛我們的美麗家園!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愿你們愉快地度過小學這六年美好時光!學生聽著音樂出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