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土風舞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四年級下冊第1課歌曲《土風舞》建設兵團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歌曲《土風舞》教學設計
課題 歌曲《土風舞》 課型 學校
149團中學
年級
四年級
教學 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目標 通過集體表演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節奏練習、演唱、創編、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聽辨并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節奏,用熱烈、歡快的情緒和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
學習切分節奏用快樂的情緒表演歌曲,嘗試用各種不同的身勢和舞蹈動作來對《土
風舞》進行創編表演。
教學難點
正確的演唱與聽辨歌曲中切分音×××節奏,運用歌聲、體態律動表達無限歡樂的
心情。
教學 內容 分析 歌曲《土風舞》是一首捷克民歌,表現了捷克人民喜慶豐收、歡歌跳舞的情景。歌
曲情緒熱烈歡快,第1、2、3樂句是嚴格的下行一度模進,第6樂句為第4樂句的模進 ;第5句是歌曲的對比樂句。第1、2、3、4、6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第5樂句節奏型不同,運用了富有特色的襯詞:“特啦啦啦。。。。。。”形成音樂對比,使歡快
的歌曲情緒更熱烈、高漲。
教學
策略
讓學生傾聽音樂,跟老師一起愉快的律動,給孩子創造一個美的教學氛圍,這樣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氛圍下進入音樂課堂。
節奏是音樂最基本元素,我將運用律動(拍手、拍腿、扭屁股等)由慢到快、由易
到難去引導學生進行節奏模仿,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通過板書重點講解切分節奏,再對歌曲進行模唱,進一步掌握音樂中的難點節奏,由此來引出課題。 教具學具媒體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鈴鼓、沙錘 教學過程
教學 程序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具、學具以及媒體運用 教與學的評價手段運用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導入 階段 【律動激趣,營造氣氛】
學生隨著《土風舞》音樂以律動的形式體驗音樂熱烈、歡快
的情緒。
多媒體課件 評價學生
激發學生學習
興趣。
【師生互動,切入難點】
學生隨音樂律動(拍手、拍腿、
扭屁股等)由慢到快、由易到
難進行節奏模仿,
播放伴奏音
樂
激勵評價
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
2
展開 階段 展開 階段
【自主探究,學唱歌曲】 1、找一找
播放課件展
示
激勵評價
通過此環節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找出節奏相同的樂句,從而更加清楚歌曲的節奏、結構特點。
2、讀一讀
播放課件展
示
激勵評價
接龍、齊讀的形式按節奏讀歌詞,自然的過渡到歌曲的
學唱。
3、唱一唱
電子琴 播放課件展
示
由慢到快自主學唱歌譜,熟悉歌曲的旋律后,對歌詞的學唱就更為容
易了。
拓展 階段
【創編表演,體驗情感】
1、 模仿動作、邊唱邊跳。
2、 分組表演。
視頻
評價學生的
動作
運用合作與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自主學習、表演、創編、合作。 結束 階段
【總結評
價,收獲
快樂】
1、回憶所學內容,自由談感
受。
2、演唱《土風舞》走出音樂
室
采訪式總結評價。
學生談感想后,老師歸納并作激勵性和
寄語。
3
《 土 風 舞 》 教案及反思
【教材分析】
《土風舞》是一首熱烈歡快的捷克民歌,F大調2/4拍子。歌曲節奏規整、旋律流暢、音樂朗朗上口,表現了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熱鬧情景。 【教學理念】
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做到:以“音”為本,把“樂”貫穿始終。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喜歡生動活潑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樂于參與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 【教學目標】
因此,我預設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聽辨并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節奏,用熱烈、歡快的情緒和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通過節奏練習、演唱、創編、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集體表演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快樂的情緒表演歌曲,嘗試用各種不同的身勢和舞蹈動作來對《土風舞》進行創編表演。
難點:正確的演唱與聽辨歌曲中切分音×××節奏,運用歌聲、體態律動表達無限歡樂的心情。 【教法和學法】
教法:為克服重難點我采取的教法:創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根據學生在兒童階段自然嗓音很純、很亮、體形靈巧這一特點。我還采取用了律動、游戲互動法等教學手段。
學法:新課程標準強調了音樂教學中的師生和諧互動、生生合作互動,在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中,教學雙向互動才會煥發活力。所以本節課引導學生用發現法、感悟法與實踐創編法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音樂的學習方法,感悟音樂的美。 【教具準備】
4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鈴鼓、沙錘 【教學過程】
一、律動激趣,營造氛圍
學生隨著《土風舞》音樂以律動的形式體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
【設計意圖:在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在傾聽音樂中跟老師一起愉快的律動,這樣給孩子創造了一個美的教學氛圍,并且拉近了師生的關系,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氛圍下進入音樂課堂。】
二、師生互動,切入難點
【設計意圖:節奏是音樂的最基本元素,我用聲勢律動(拍手、拍腿、扭屁股等)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引導學生進行節奏模仿,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通過板書重點講解切分節奏,再對歌曲進行模唱,進一步掌握音樂中的難點節奏,引出課題《土風舞》。(貼課題) 】
三、自主探究,學唱歌曲。
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運用找一找、讀一讀、唱一唱、比一比的方式,使學生正確演唱歌曲中的難點節奏,并能用熱烈、歡快的情緒和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一)找一找
通過此環節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找出節奏相同的樂句,從而更加清楚歌曲的節奏、結構特點。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ⅹ ⅹo ︳ ⅹ·ⅹ ︱ⅹⅹ ⅹo ︳ (二)讀一讀
以接龍、齊讀的形式按節奏讀歌詞,自然的過渡到歌曲的學唱。 (三)唱一唱
通過學生由慢到快自主學唱歌譜,熟悉歌曲的旋律后,對歌詞的學唱就更為容易了。 (四)比一比
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發現歌譜中的力度記號,如:重音、漸強、漸弱記號等,從而跟好的演唱歌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創編表演,體驗情感
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土風舞的舞蹈動作特點,再由小組討論創編,為我們今天所學唱的歌曲創編出屬于自己的土風舞動作。此環節的進行,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音樂實踐當中,讓學生能自信地唱、大膽地編、盡情地演,感受音樂帶給人們無比的快樂,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的體現。
5
五、總結評價,收獲快樂
本課的教學評價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自評互評和老師的隨堂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的重點是能否積極自信的參與音樂表現、能否與其他的同學協作配合、在課堂小結時我還安排了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感想如: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自己今天表現的怎么樣? 【教學反思】
有發現才有改進,有反思才有進步。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快樂的音樂種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讓它發芽開花。這是我上完《土風舞》以后,最深的感觸。
首先,教學中,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表現欲望。四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表現自我,所以他們總是積極地參與到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于是,我特別注意保護他們這種敢于表現的自信心,盡量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這樣,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不停地尋找快樂的過程,學習起來就輕松愉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發現這幫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趣味性很濃。他們是那么盡情地投入到音樂世界中,又是那么快的掌握了難點節奏,于是我沒有按照既定的教案走程序,而是順學而導,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大膽地通過聽、說、唱、想、舞等多項活動來學習歌曲。學唱中遇到的難點我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我盡量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學生不是被動的學唱一首歌,而是在這一堂課中成為創造表現的主人,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音樂的美,不僅要用眼睛、用耳朵、用身體動作,更要用心靈去體會。
其次,我將鼓勵性的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表現了,渴望肯定,渴望贊揚,這會成為他們學習的重要的動力。所以我在課堂中尤為關注他們的心理,對他們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音樂課堂應該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地,讓我們為呵護這些快樂的音樂種子做得多些,再多些吧!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領導,同行們多多指正,謝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