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阿細跳月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下冊《阿細跳月》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阿細跳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夠感受樂曲《阿細跳月》熱烈歡快的情緒和彝族的音樂文化、風俗人情;
2、能夠了解《阿西跳月》的主題是由4個樂句組成的,聽出樂曲主體重復了幾次;
3、能夠了解主要樂器的音色特點、演奏方式,通過學習 “跳月”的基本舞步以及“跳竹竿”活動,感受五拍子的節拍特點。
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感受體驗《阿細跳月》歡快、熱烈的情緒,熟悉主題音樂;
教學難點: 掌握樂曲基本節奏,啟發學生即興表演。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葫蘆絲 竹竿 教學設想:
《阿西跳月》是我國云南少民族的音樂,是彝族阿細人最喜愛的民間集體舞,舞蹈富有很強的節奏感。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對民族音樂好奇的心理,根據《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應貫穿于民族民間音樂課教學全過程的主旨,設計“演唱”“跳月”“竹竿舞”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動覺等多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欣賞云南地區令人神往的迷人風光和絢麗多姿的彝族風情的美;感悟純樸的阿西人在跳月時興高采烈、歡歌勁舞的美;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阿西跳月》
獨特的音樂美,以藝術教育觀統領各個教學細節,提高學生綜合藝術素質,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
教學過程: 一、 聽辨游戲
1、聽音樂 猜樂器(感受不同民族樂器音色特點) 竹笛------清脆明亮 琵琶------富有有顆粒感 二胡-----深沉悲凄 月琴----清脆柔和 象腳鼓------雄壯 大三弦-----彈撥時"嚓、嚓"作響
同學們,多元的民族樂器,展示出了多種多樣的的音色效果,表達著豐富的情感變化,看的大家興趣盎然,也讓我們感受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更是深刻而富有內涵。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民樂合奏曲《阿細跳月》
二、欣賞美
1、民樂合奏《阿細跳月》
師:看到你感興趣的的樂器,可以試著模仿它的演奏姿勢?
三、感悟美、創造美 (一)、初聽《阿細跳月》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請大家注意旋律的變化?(生手勢圖譜感受)
1、從圖譜中可以發現主題旋律有幾句呢?出示樂譜 2、唱主題旋律 尋找其中的規律
我們一起來看看樂曲主題(出示樂曲主題旋律)試著唱唱它吧?
(師吹巴烏伴奏)
演唱形式:齊唱 師生接龍 生生接龍 男女接龍 速度變化、力度變化、 加入聲勢伴奏演唱等 。
3、在主題旋律的演唱中,誰發現了其中的規律、特點呢?
師:請大家仔細分析這四個樂句,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每個樂句的后兩拍都是重復的。(5 2 1)
師:同學們的觀察力都非常敏銳,你們已經發現了作曲的一個重要奧秘——重復,這種方法是音樂創作中常常用到的。 (二)、復聽樂曲
師: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主題的重復再現一共有幾次? (數字表示)讓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出示 板書卡
歡快 舞步 舞動 人們在舞蹈
師:其實彝族阿細人最喜歡在這種熱烈、歡快的旋律中快樂的跳月,主題反復出現了更表達了阿西人跳月熱烈的氛圍。
隨著粗獷奔放的大三弦聲響起,不分男女老少,村民們全都跳起了這塊土地上誕生的“阿細跳月”,盡情揮灑一年中最大的快樂……
1、合作表現《阿細跳月》
師:你能設計自己的舞蹈動作來體現重復嗎?(生分組討論創編) 師:你愿意加入跳月嗎?可以用舞蹈動作、聲勢來表示強弱加入音樂嗎?
2、體驗表現 《阿細跳月》
師:同學們討論得這么激烈,加入跳月舞步一起跳起來? 誰能當導演為大家設計整個跳月活動呢? 舞步、聲勢、象腳鼓、舞蹈動作 師:采訪一下,你現在心情如何? 生:高興、興奮、激動
音樂后面越來越(快 ),越來越(強 ),好像跳月到了高潮,非常熱鬧、盛大
(三)、再聽《阿細跳月》微課
師:其實還有個熱鬧的活動呢?你們看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竹竿,想試試嗎?
a 教師示范:
師:雙手握住竹竿,輕輕的敲擊地面發出聲音。 合 合 合 開 開
b 生分組跳(請學生示范敲竹竿的同時教師示范跳竹竿的動作)跟著音樂一起跳
師:現在請同學們分成三組排成一隊,每組一副竹竿,注意優美的動作和正確的節奏。
c 師生隨音樂一起跳
師:剛才每個同學都投入到快樂的竹竿舞中,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跳吧。
師:我們還可以把竹竿依次排開,拍成一隊大家一起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