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統計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課題《統計總復習》吉林省 - 通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課題《統計總復習》吉林省 - 通化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統計知識,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2、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具體信息,理解統計圖中各個數據的具體含義,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3、體驗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以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良好學習習慣。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以舊引新,做好鋪墊
【導入】
復習舊知
(板書課題)同學們,看到本節課的這個課題大家熟悉嗎?是啊,我們學習了六年的統計知識,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統計圖。(課件出示各種類型的統計圖)這是什么統計圖,它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三種統計圖的學習都是在不同年級進行的,課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回憶,激活舊知,有助于后續學習的順暢!
導入新課
看來大家掌握的不錯。今天,老師想讓大家利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你們有信心完成任務嗎?
活動2【講授】探究交流,總結規律
數據分析,甄別信息
考考你?
老師調查了我們班同學業余時間喜歡的娛樂項目人數,我想知道它們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應該選用什么統計圖呢?說說你的理由好嗎?
老師也是這么想的,我還真把這個扇形統計圖給大家帶來了。(課件出示)
(1)從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我們班同學小麗看了我繪制的統計圖后對我說:“何老師,我們班同學業余時間上網游戲的人數是最多的。”你同意她的觀點嗎?
(3)從大家的觀點中可以看出,其他項占有率過大,其中可能有一項會超過25%,是嗎?但一定嗎?那么大家想一想,這“其它項”可能還會有哪些同學們喜歡的娛樂項目呢?
是啊,有這么多項目,可我卻籠統地歸為其它項,這足以看出我制作的這幅統計圖有什么缺點呢?對,正是因為這幅圖的統計數據不清,我們才無法看出同學們最喜歡的項目是什么?
你有辦法把這個統計圖進行適當修改,使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嗎?要使這個觀點不正確呢?
老師分工
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對其修改使其觀點正確,另一組使其觀點不正確,在2分鐘內完成。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展示匯報。
小結:當我們繪制的統計數據模糊不清時,我們可以怎樣修改統計圖?看來我們在制作統計圖時,統計數據要完整,能客觀、具體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統計圖時,一定要認真觀察,全面分析,不要被數據的模糊而誤導。
【設計意圖:動手實踐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激烈的辯論達成了意見上的統一,接著通過動手畫一畫來內化獲得的結果。這樣,學生通過語言的外顯與操作的內化過程,培養了思維的深刻性。】
4、在大家的啟發下,我也修改了一下這幅統計圖,現在這個統計圖能不能反映出喜歡哪種項目的人最多,喜歡哪種項目的人最少?針對這幅統計圖,你對何老師班的同學們有什么建議?
非常感謝大家,回到班級后,我一定把大家的建議轉達給他們,在這里,我代表他們再次感謝同學們。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的價值性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數學能幫助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另一方面就是促進人的智力與精神世界的發展。因此,這種價值功能的體現完全依托教師提供合適的材料與信息,學生根據材料與信息能自然地進入到自主接納狀態。如上述環節中,學生能通過信息來做出一些推理判斷與合理建議,這種發自內心的言語,既是對他人的建議,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示。這是數學教育需要的一種價值趨向!
(二)對比感知,明辨信息
1、過渡:大家看,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統計圖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還真不少。接下來,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提供的統計數據來制一幅統計圖,好嗎?
課件出示統計表
要想知道六(1)班同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近視眼人數數量的變化情況,應該制成哪種統計圖?
(2)請大家根據這個統計表在作業卡上繪制一幅折線統計圖。時間:3分鐘
(3)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
2、(教師找出統計標準不同的兩幅統計圖)問:老師收集了兩名同學繪制的統計圖,現在就請同學們做小評委,評價一下,他們繪制的怎么樣?(生評價)
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幅統計圖,你有什么感覺?他們制作的都是六(1)班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近視眼人數變化統計圖,為什么看起來不一樣呢?你們在組內把大家制作的統計圖都拿出來比較一下,有這種情況嗎?分析分析問題到底出在哪?
3、原因是什么?你們觀察得很仔細,就是因為他們的統計標準不統一,如果統一標準的話,會怎樣?
【設計意圖: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看信息想問題的整合能力一般比較弱,尤其當一組信息出現時,進行綜合辨析比較容易出現偏頗。因此,本環節出現兩種都是刻畫統一信息的不同圖像的統計圖讓學生進行辨析,學生在互相交流信息、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對信息的認識從片面走向完整、從表面走向實質!
4、那么大家預測一下,再過一年,同學們近視眼的人數將達到多少人?看到近視眼的同學在逐年增加,你有什么話想對同學們說?
【設計意圖: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數據信息,對未來走勢做出合理的預測或判斷,以此提高學生的統計意識,這是該領域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我們不容忽視!
活動3【練習】練習鞏固 課外延伸
1、比較甲乙兩個車間哪個車間產量增長得快。
使學生明確在利用統計圖進行比較和判斷時,不能僅僅關注統計圖的外在表象,還要看它們的統計標準是否統一,如果不統一,我們應該統一標準。
2、處理P69頁練習十一第2題。
課件出示:某地區去年月平均氣溫情統計圖。
(1)初看這幅統計圖,你感覺氣溫的變化劇烈嗎?
(2)月平均氣溫的實際差距有多大?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著重分析造成第一印象錯覺的原因在于,該圖繪制時每格表示1攝氏度,這樣突出、放大了“局部的差異”,略去了“整體的相似”。
3、根據五、六年級興趣小組統計圖,比較哪個年級參加藝術活動小組的人數多。
4、統計能清楚地反映實際問題,但有時一些統計結果還會給我們設下陷井,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老師收集了兩個事例,(課件出示)學生分析原因。
5、辨析:(課件出示)某市超速行駛的交通事故和中速行駛的交通事故統計圖
問:超速行駛和中速行駛哪個安全?
學生小組討論后,老師點撥。
【設計意圖:本節課主要通過對統計圖像與統計數據相結合來辨析信息,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分析、概括、比較等能力的提高。本環節設計一個開放性的信息,只有對圖像與數據及整個現象進行分析,才能做出比較科學合理的判斷!
活動4【測試】課堂小結,知識梳理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認為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們對統計資料的分析,要如何修改不完善的統計圖呢?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的收尾階段,對整節課作適當的回顧與梳理,有利于學生整體感知,適當的板書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看來要想把問題弄清楚,就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養成細心的好習慣,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課件出示名言)“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宋帆。”
希望大家做個生活中的細心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