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1000以內數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浙江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 1000以內數的認識 課時 1課時
教材與學情
分析
本節課《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一、二年級時學習了百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進一步拓展,這學段的認數包含了整數認識的所有要素,如數的表示、滿十進一的進位制、數位、各個數位上數字所表示的值以及新的計數單位千的認識。
在上課前,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我發現學生對千以內的數確實比較熟悉,基本能進行相應的讀寫,也知道它代表的意義。因此,我把本節課的重點定為:借助直觀圖、計數器、數軸等大量的直觀形象感受,體驗“一千”,培養數感。難點在于;正確數出接近整十、整百數拐彎處的數,進一步感知理解“十進制”、“位值制”兩個基本概念。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千”,引導學生充分經歷計數單位的“發現”過程,完善千以內計數單位的系統結構,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2、使學生能夠初步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理解各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并知道數的組成。
3、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數出接近整十、整百數拐彎處的數,進一步感知理解“十
進制”、“位值制”兩個基本概念。
2、借助直觀圖、計數器、數軸等大量的直觀形象感受,體驗“一千”,培養數感。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計數器、小正方體(一粒、一條、一片、一塊)、黃豆、打印紙等。
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
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本堂課旨在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悟。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學,在師生交流中質疑、思考,最終讓學生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數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老師想跟你們分享一句話“數是數出來的”數著數著就認識數了。你們會數數嗎?老師報一個數字,你們快速報出下一個數字。 設計意圖
以學生喜歡的報數游戲導入課堂,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數形結合,建構“千”的模型
1、通過數小正方體,形象理解“一、十、百、千”
(1)課件出示10個小正方體,請學生數一數有多少個小正方體? 復習10個一是十 ,板書并出示一條小正方體是“一個十” 。 (2)課件出示100個小正方體,現在你會怎么數?
復習10個十是一百 ,板書并出示一面小正方體是“一個百”。 (3)教師出示一桶的小正方體,問: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個小正方體?你準備怎么數?教師出示ppt,學生嘗試數數。
復習10個一百是一千 ,板書并出示一塊大正方體是“一個千” 。 啟發思考:在剛才數數的過程中,9個一 、9個十、9個百,再增加一個之后,分別發生了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
小正方體是很好的教學載體,引出了“千”的數學模型,通過一系列結構化的學具豐富了學生對一、十、百、千計數單位的表象,
從而建立了“數”和“形”的對應關系,深刻感受十進制,同時讓數感更形象具體。
(4)感知計數單位產生的必要性,完善計數單位,體驗滿十進一 數數時,用這些一粒,一條,一片,一塊作為數數單位來數確實挺方便的,但是我們經常會數著數著就數丟了,數少了。怎么辦呢?于是人們又創造了這樣的計數工具——計數器,讓這些數數單位住在這些計數工具上面。 你能給這些數數單位找找家嗎? 教師呈現計數器,學生嘗試回答。 教師小結并板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000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體驗中進一步感受十進位置制思想,感受數學的簡潔性。 2、在計數器上,讓學生充分的數數,突破拐點數的難點 (1)初步理解數的組成和意義
估一估這桶小正方體大約有幾個?出示大約半桶小正方體。 學情預設:由于學生前面已經有了對一桶小正方體的感知,對于半桶可能會出現估成500、600、700、800,也可能有學生估成100,追問:有可能嗎?
現在你知道這桶有多少個小正方體了嗎?你怎么知道的? 課件出示:5面正方體,3條正方體,4個正方體。學生嘗試回答。
請同學將這個數寫到黑板上,再請個同學將這個數搬到計數器上。 教師追問:兩位同學能在自己表示的這個數上指一指這5面、3條、4個小正方體分別在你們表示的數的哪兒嗎?表示什么?
師:數學真是好神奇啊,讓復雜的數量變得那么簡潔了。 穿插新任務:請你從534 開始十個十個順著往后再數7個數。
師:我請個最會撥珠子的同學上來撥計數器,全班同學跟著他一起數。 (544,554,564,574,584,594,604)
追問:誰看明白了,他剛才是怎么從594撥到604的?你還能把這個過程慢慢邊說邊撥給同學們看嗎?學生嘗試說理,得出結論并板書“滿十進一”。 師:十個十個你會數,那從604開始一百一百地接著數你會嗎?數到804。 (2)動手操作、認數、數數,培養數感
拿出學習單,請你用寫一寫、畫一畫、圈一圈等不同的方式表示804。
教師質疑:你們都同意嗎?我不同意,為什么計數器十位上一個珠子都沒畫?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0”表示沒有,所以一個珠子也不畫。 追問:既然“0”表示沒有,那“0”索性就不寫——板書“8 4”。 學生反駁,提出“0”在這里有占位的作用。
穿插新任務:我發現你們都特厲害,順著數怎么也難不倒你們,你們敢挑戰倒著數嗎?那就從804開始一個一個倒著往小數5 個試試。 師:同桌先互相數一數。教師撥計數器,學生點名數。
剛才那位同學教會了我撥珠子,我也想來試一試,你們數,我來撥珠子,如果我不會了,你們再來教我好嗎?(803,802,801,800,799) 師:一個一個倒著數,我該撥哪個位置的珠子啊?學生數數,教師撥珠。 師:個位沒珠子了,我該怎么撥呢?故作疑慮。
學情預設:跟十位借(十位也沒有啊),跟百位借;借一個百當作10個十,繼續借給個位,借一個十當作10個一。得出結論并板書“退一作十” 師: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數一數從800數到799的退一作十的過程。 (3)繼續認識數
師:這是799,現在呢?現在呢?出示999 師:這個999真有意思,關于999你還知道什么?
學情預設:最大的三位數;三個數字都是9(追問:3個9表示的意思相同嗎?);再加一個珠子就是1000(請你來撥一撥,將你的過程詳細地撥出來)。 教師質疑:糊弄誰呢?1000那么大,你居然只用了一個珠子。怎么可能。 學生解惑:因為這個珠子在千位,表示一個千。
師:哇,數位的力量真強大啊,千位上的一個珠子就能表示1個千。 師:你們會寫1000嗎?拿出右手,跟著老師一起來寫。
設計意圖 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的數法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這部分在學
生嘗試數、嘗試撥之后運用課件直觀演示幫助一部分難以理解的
學生突破難點,形象理解“滿十進一”和“退一作十”。
三、回歸一千的大小表象,感受一千的大小。
這個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又回來了,它是怎么來的,你們還記得嗎?請你們靜靜地看大屏幕,回憶下,怎么從一個小正方體數到1000。
課件演示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的過程
1000粒小正方體有滿滿一桶,如果換成1000粒黃豆倒在這個燒杯里,可能會有多高?學生嘗試猜想。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指燒杯的一半或者偏下的位置,也可能有學生指滿滿一桶,立刻追問:“你們覺得有可能嗎?”其他學生嘗試反駁。
1000張這樣的紙疊起來,大約有多厚?用你們的手比劃一下然后定住。 學情預設:可能有學生比劃的特別厚,也可能有學生比劃的特別薄,請他們上臺演示并追問:“同學們,你們覺得他比劃得合適嗎?理由呢?” 師:一包500張的打印紙有這么厚,你覺得自己比劃的合適嗎?現在你能自己調整1000張紙的厚度嗎?
原來1000張紙那么厚,老師口袋里也藏了1000,你們信嗎?瞧,1000元在這兒呢?教師出示1000元紅包(10張100元)。
④ 生活中的1000可多了,瞧!一棟高樓大廈大約高100米,想象一下,1000米大約有多高?
⑤ 運動會剛結束,我們學校操場一圈有200米,那跑1000米會有什么感覺呢?
師生共同小結:雖然他們的形狀、大小、計數方法都不同,我們感受到的1000也不同,但他們卻都能用1000來表示。1000或許很多,或許也不多,還得看具體情況。
設計意圖 多材料,多角度地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與“量”建立
聯系,使得“數”更具有現實感,讓學生可看,可觸,可感,使
學生對1000的實際大小感知更加豐滿而具體。
四、結合數軸,再次認識數
看誰最快數出這里有多少個小圓點?為什么你可以這么塊就數出來? 預設:生1:一列是10個小圓點,10個10就是100.
生2:就像你黑板上的那一片小正方體一樣,表示一個百。 師:將這100個小圓點放在數軸上,這樣的一大格就表示一個百,那這樣的兩大格呢?誰能上來指指看,1000個小圓點像這樣子排列起來,可能會到哪兒?你是怎么找到1000的?
師:我現在把小圓點隱藏起來,你還能找到800在哪兒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除了指,讓學生充分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找到800的。
生1:正向找,8個100是800;
生2:反向找,在1000里面倒數2個百,就是800; 生3:從中間找,五百再數3個百就是800. 師:加大難度,330在哪里? 303呢?
師:大家都知道三字經吧,三字經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經典,不僅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還蘊藏了數學知識來,來找找看。
課件出示音頻“„„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估計的意識,,并隱含了估計的一般方法:找以一個標準
量為參照物進行估計,使學生體會到估計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
學生數感的培養。 五、拓展練習
同學們,拿出課堂作業本,完成相關練習,完成之后立刻舉手示意,完成得既快又準確的同學可以額外得到“初級聰明題”和“高級聰明題”。
學生完成課堂練習,教師及時面批,指正錯誤。 六、回顧小結
通過本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嗎?課后請同學們關注你們的生活中,收集生活中的數據,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分享。
作業設計(拓展闖關題)
【第一關】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答案不唯一,可以多想幾種)
【第二關】 三只小動物參加打靶比賽,每只小動物打七次槍,打靶結果如下圖,請你寫出每只小動物最后打靶的得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