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角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六6.1 認識角-內蒙古 - 包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于課標的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者_________________
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課年級________________
章節名稱 認識角
學時 1學時
課標要求
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理解角的概念,在教學中結合生活情境,盡可
能地為學生提供直觀操作、歸納等機會,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嘗試用數學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世界。
內容與學情分析 內容分析 1、本節課學生將第一次接觸角的概念,角作為一個抽象的圖形,與學生頭腦中想象出來的角不盡相同,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建立角的概念,教科書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通過畫一畫、認一認、標一標等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 2、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地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能熟練的掌握這部分內容將為進一步學習角的相關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學情分析 對于學生來說,在認識角之前,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部分內容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接受起來較為困
難。學生對角的感知僅停留在生活實際中:“一個物體的邊沿或是轉角的地方就是角”,學生較難把握數學意義上的角,甚至還存在很大的誤區,如:角是一個點;角是兩條邊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我設計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活動,讓孩子通過直觀感受從實物和其他平面圖形中抽象出數學中的“角”,并在活動中感受和認識角的特征。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實際,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能直觀認
識平面圖形中的角,能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直觀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3.通過學習活動,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預習課本62頁
教學策略
一、整節課通過創設具體生活情境、提供豐富感性材料,將觀察、操作、演示、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節中,讓學生通過找一找、摸一摸、畫一畫、認一認、標一標等實踐活動加深體驗、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二、引導學生自學,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深化對角的認識;
三、開展交流討論,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學會思考,辨析正誤;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落實目標
導入新課 (讓學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1.談話: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幾樣我們常見的物品,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吧!(課件依次出示剪刀、鐘面、紅領巾)雖然剪刀、鐘面、紅領巾長得都不一樣,但在他們身上卻藏著一個共同的秘密,到底這個秘密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剪刀上的角、鐘面上的角、紅領巾上的角。 2.師一邊比劃一邊說: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組成了“角”,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紅領巾中的任意兩條邊也組成了“角”。我們一起來把這位新朋友請下來吧!這些都是角。
如果學生在看見角出現時就說出是角。 學生沒有說出來。師:這就是藏在他們身上的秘密——角。 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用品引入,以一個小秘密為導語,給學生神秘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目標: 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
環節一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1.找角——直觀感知
師:孩子們,剛才呀我們在這三樣物品上面看到了角,那你能找找教室里或者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上也有角嗎?
師:摸一摸三角板上一個角的邊有什么感覺?
再摸一摸角的這里又有什么感覺呢? 1.墻角(師要引導學生指一指,用小手比劃一下,最主要的是與角落區分開,讓學生比劃出墻面上的一個角) 2.桌角(引導學生說桌面上有角,然后比劃出角的形狀) 3.黑板角(強調是黑板面上有角,讓學生比劃出角的形狀) 4.數學書(讓學生帶著數學書到前面來,這是學生觸手可及的物品,一定要讓學生充分感知角,可比劃兩次,教師規范動作) 5.三角板(生上前來,比劃三角板上的角)
生:平平的、滑滑的
生:尖尖的 生:扎手的
意圖: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接著引導學生在周圍的物體上找角。這里學生比劃的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角,只是角的形狀,也是學生粗略的感知角的過程。這樣不僅豐富了角的表象積累,而且進一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也為學生初步認識角建立很好的橋梁。
目標: 1.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
2.通過直觀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環節二 (學習任2.畫角——形成表象 師: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找到這么多角,那你能不能1.畫出三角形、長方形等形狀的。 2.畫出交叉的。 通過畫角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角
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把找到的角畫下來呢?如果你覺得有困難的話,可以用描的方式把他們請下來。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只畫一個角,看誰畫的又快又標準。
接著指名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畫出的“角”。
師:孩子們,快看看自己畫的角,標不標準,如果不標準的話就修改一下吧。 師:看到大家畫的那么認真,老師也特別想畫一個角,行嗎?好,那我也把角請到黑板上,把眼睛睜大,仔細看哦。
師:你能學著老師的方法自己在練習本上畫一個角嗎?
3.畫出兩條線沒有連在一起的。
4.一條邊畫成弧線的。 5.頂點畫成圓弧的。
學生獨立畫角。
的組成是由一個尖尖的地方和兩條直直的線組成的,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奠定基礎。
環節三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3.認角、標角——建立概念 師:其實啊,角的各部分還有他們自己的名稱呢?你們想不想再更進一步的認識角呢?(生:想) (課件演示:自學并思考:1.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2.在圖上如何標出角,怎么讀、怎么寫?)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62頁“認一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里面,記住只看這一部分哦,看看你能找到嗎?開始吧。
學生自學課本內容。
這一部分我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學,雖然自學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很困難,但是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更為重要,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感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在探索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師:孩子們,學完了是吧,那就把你學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吧。
師: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已經學懂了,學會了。那現在就以老師畫的角為例,誰來說說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師:你說的頂點在哪里? 師:那我們就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板書)
師:除了頂點以外還有什么呢?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知道了角有1個頂點和2條邊,那老師想給它做上標記怎么辦呢? 師:孩子們這個符號(∠)是角的符號,它和誰長得像啊,和小于號一樣嗎? 師:好,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一下角的符號吧。那這個角怎么來讀呢?師領讀(手指要指向∠1)。 師:那如果老師這里還有一個角怎么辦呢?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小弧線和一個數字這種簡單的方式進行標記。 師:好了,請把練習本上剛才畫的兩個角標記一下吧。
同桌交流。
生:頂點和邊
生上黑板指出頂點的位置。
生:兩條邊。
生:用一個半圓連上,在后面寫上數字1。
生:小于號。 生:不一樣,這個符號底下是平的,小于號下面是斜的。
生:角2。 學生獨立標角。 為使一知半解的學生通過傾聽他人的想法能學會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標記方式。
目標: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達標檢測
1、下面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
2、在下面的圖中各找出三個角,標一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