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角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認識角》第1課時-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認識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認識角》第1課時 教材簡析:本節課學生將第一次接觸角的概念,角作為一個抽象的圖形,與學生頭腦中想象出來的角不盡相同,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建立角的概念,教科書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通過畫一畫、認一認、標一標等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地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能熟練的掌握這部分內容將為進一步學習角的相關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對于學生來說,在認識角之前,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部分內容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接受起來較為困難。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我做了一個前測,從我校二年級學生中選出100人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說明學生對角的感知僅停留在生活實際中:“一個物體的邊沿或是轉角的地方就是角”,學生較難把握數學意義上的角,甚至還存在很大的誤區,如:角是一個點;角是兩條邊等。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我設計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經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認識角,發現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結合直觀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學習活動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難點: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資源:課件、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1.談話: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幾樣我們常見的物品,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吧!(課件依次出示剪刀、鐘面、紅領巾)雖然剪刀、鐘面、紅領巾長得都不一樣,但在他們身上卻藏著一個共同的秘密,到底這個秘密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剪刀上的角、鐘面上的角、紅領巾上的角。
2.比劃:趕快伸出你的小手,隨老師一起比劃一下這位新朋友。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組成了“角”,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紅領巾中的任意兩條邊也組成了“角”(角閃爍,生跟著比劃角)我們一起來把這位新朋友請下來吧!這些都是角。
3.想角:孩子們,現在請你輕輕地閉上眼睛,想一下角的樣子。(可以用你的小手一起比劃下,停頓3秒),好了孩子們睜開眼睛吧。記住角的樣子了嗎?(真棒)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用品引入,以一個小秘密為導語,給
學生神秘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知道是角之后再讓學生通過比劃角、閉上眼睛想角的樣子等活動更是為孩子創造了充分認識角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1.找角——直觀感知
師:孩子們,剛才呀我們在這三樣物品上面看到了角,那你能找找教室里或者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上也有角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指一指角,用手比劃一下,盡量用語言引導學生正確比劃角,不標準的要逐一糾正)
【預設1】:墻角(師要引導學生指一指,用小手比劃一下,最主要的是與角落區分開,讓學生比劃出墻面上的一個角)
【預設2】:桌角(引導學生說桌面上有角,然后比劃出角的形狀) 【預設3】:黑板角(強調是黑板面上有角,讓學生比劃出角的形狀) 【預設4】:數學書(讓學生帶著數學書到前面來,這是學生觸手可及的物品,一定要讓學生充分感知角,可比劃兩次,教師規范動作) 【預設5】:三角板(生上前來,比劃三角板上的角)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接著引導學生在周圍的物體上找角。這里學生比劃的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角,只是角的形狀,也是學生粗略的感知角的過程。這樣不僅豐富了角的表象積累,而且進一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也為學生初步認識角建立很好的橋梁】
2.畫角——形成表象
師: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找到這么多角,那你能不能把找到的角畫下來呢?(能),如果你覺得有困難的話,可以用描的方式把他們請下來。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只畫一個角,看誰畫的又快又標準。 (教師巡視,如果孩子無從下手要耐心等待,給他們時間,學生自會找到畫角的方法,對于實在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描三角板上的角,之后快速收集想要的作品)
【預設1】:畫出三角形、長方形等形狀的。 【預設2】:畫出交叉的。
【預設3】:畫出兩條線沒有連在一起的。 【預設4】:一條邊畫成弧線的。 【預設5】:頂點畫成圓弧的。
師:孩子們,誰想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選擇一個在投影儀下展示訂正)接著在展示收集上來的“角”。(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規范語言,準確描述錯因)
師:孩子們,快看看自己畫的角,標不標準,如果不標準的話就修改一下吧。
師:看到大家畫的那么認真,老師也特別想畫一個角,行嗎?好,那我也把角請到黑板上,把眼睛睜大,仔細看哦。
【設計意圖:通過畫角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角的組成是由一個尖尖的地方和兩條直直的線組成的,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奠定基礎】 3.認角——建立概念
師:其實啊,角的各部分還有他們自己的名稱呢?你們想不想再更進一步的認識角呢?(生:想)
(課件演示:1.角是由什么組成的?2.角如何來標記,怎樣來讀寫?)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62頁認一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里面,記住只看這一部分哦,看看你能找到嗎?開始吧。(教師巡視,指導學習,二年級學生自學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要做好引導,直接從問題入手看學生學習情況)
師:孩子們,學完了是吧,那就把你學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吧。(同桌交流,為的是一知半解的學生通過傾聽他人的想法能學會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標記方式)
師: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已經學懂了,學會了。那就用你最自豪的姿勢告訴老師吧,F在就以老師畫的角為例,誰來說說角是由什么組成的?(生:頂點和邊)師:你說的頂點在哪里?什么感覺的?(生:尖尖的地方。)師:那我們就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 【預設1】:學生有可能說成是頂尖,不要急于否定學生,而是加以引導:孩子,你說的真形象,這里就是尖尖的感覺,但是我們書上為他取了一個名字叫...
隨老師一起讀:頂點(生:2遍)。那角有幾個頂點呢?(生:1個) 師:除了頂點以外還有什么呢?(生:邊)師:孩子,邊在哪里,用你的小手比劃一下,什么感覺的?(生:直直的,平平的) 師:也就是說從頂點出發,這是一條(生:邊),還是從這個頂點出發,向不同的方向,這也是一條(生:邊),角有幾條直直的邊呢?
(生:2條)
現在誰能說一下角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1:(不完整的)角是由...(引導學生說完整話,然后給與肯定) 生2:(完整)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說得真完整) 生3:(大聲說)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聲音真洪亮)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知道了角有(生:1個)頂點和(生:2條邊),那老師想給它做上標記怎么辦呢?(生:用一個半圓連上)用一個小弧線從一條邊滑向另一條邊,表示這是一個角,還有什么?(生:在后面寫上數字1)就可以記作:∠1,孩子們這個符號(∠)認識嗎?對了,它是角的符號,它和誰長得像啊,(生:小于號)和小于號一樣嗎?(不一樣,這個符號底下是平的),孩子你觀察的真仔細,它的底下是水平的。
師:好,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一下角的符號吧。那這個角怎么來讀呢?(生:讀作角1)師領讀(手指要指向∠1)。
師:那如果老師這里還有一個角怎么辦呢?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小弧線和一個數字這種簡單的方式進行標記。
師:好了,孩子們你那個小角還藏在書桌堂里等候呢,趕快拿出來給它標記一下吧。完成了嗎?孩子們,再把他送回去吧。
孩子們,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共同認識了角(板書課題:認識角),知道了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還學會了角的標記方法用一個小弧線和一個數字來表示,也知道了角的符號,還會讀角了。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我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學,雖然自學對于二年級
學生來說很困難,但是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更為重要,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感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在探索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那你想不想和角成為朋友?這可就要看你們接下來的表現了,把你們的本事都拿出來,我們一起闖關吧。準備好了嗎?
第一關:辨角(課件展示,學生用手勢表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找學生說不是的原因)
第二關:找角并標角(課件出示教材62頁題目,學生打開書在書上做標記,課件展示訂正)
1.第一個三角形要找學生到前面指一指,引導學生用標準的標記方法指一指角。生指出來一定要鼓勵學生指的真標準。
2.第二個五角星要找兩名學生到前面來指一指,最后在呈現所有的角包括外角,如果有學生能找到外角,一定要給予掌聲并鼓勵你觀察的可真仔細。
3.第三個圖形隨機處理。
4.第四個圖形強調底下的兩個不是角。后修改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角。 第三關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孩子們,今天老師和大家共同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是誰?(生:角) 那誰來說說你都學到了角的哪些知識?(通過追問鼓勵學生盡量說出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識點,并能進行完整的表述)
師:那假如你現在就是一個角,你想怎樣介紹自己呢?(如果學生不愛發言,教師要實時鼓勵)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角是怎么介紹自己的,大聲的讀出來吧。 孩子們這是老師給大家留的趣味作業:回到家后,把今天的收獲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一下,然后把它寫成數學日記。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孩子們下課,同學們再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學到了什么,并提出一個創意問題:“假如你是一個小角,你會怎樣介紹自己呢”最后通過兒歌的形式,總結歸納角的特點,鞏固對角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