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2.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2.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天津工業大學附屬小學
整理與復習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歸納和整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能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經歷運用知識的過程,體驗分類整理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數學學習,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并運用于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一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學。在濃厚興趣的狀態下,學生易產生較強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望,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為引導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和運用。
四、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引出課題
同學們,我們先來一場計算接力賽熱熱身好不好?仔細觀察這六道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嗎?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觀察發現,被減數的個位夠減,就是不退位減法;被減數的個位不
夠減,就是退位減法。
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計算接力賽這種有趣的形式,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對20以內減法計算方法的記憶,選出退位減法算式,為后面的整理和復習打好基礎。
(二)整理復習,溝通聯系
1.呈現單元內容知識樹,回顧計算方法。
出示單元知識樹,跟著一起回憶這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一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二是解決問題。
首先復習計算部分,以14-8為例,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板書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連減法)
2.整理退位減法表,找出算式間的規律。
小組合作:晶晶想把20以內的所有退位減法算式寫出來并整理一下,愿意幫幫她嗎?請同學們2人為一組,先說一說晶晶是怎樣整理的,再把余下的算式填出來,然后用你喜歡的方法快速算出每道算式的結果,寫在算式的后面,最后看看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提問:你發現表格中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預設生1:橫著看,被減數不變,減數越來越小,差越來越大。 預設生2:豎著看,減數不變,被減數越來越大,差越來越大。 預設生3:從右上往左下觀察,被減數和減數都越來越大,差不變。 思考:你們能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把差是 6 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嗎?
3.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同學們真棒,不僅幫晶晶整理了算式,而且探索出這么多規律,還會運用規律。下面就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提問:(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是怎樣知道的?
(2)要解決什么問題?還可以怎么問?需要哪些信息?3人的紅花數都有用嗎?小東的紅花數是多余條件。我們要選擇有效的信息解決問
題。
(3)用什么方法解答?為什么這么算?大數-小數。 (4)解答正確嗎?可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檢驗。
【設計意圖】首先回顧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親歷整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合作、思考、交流等活動,不僅強化了計算,而且能從多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發現算式排列的規律。最后解決問題的整理重點關注過程、方法與策略。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我們掌握了這么多本領,一起到數學樂園去闖關。 第一關:奪紅旗。
第二關:摘蘋果。你是怎么算的? 第三關:下面的計算有錯誤嗎?
提示:用破十法計算十幾減幾時,不要忘記用第一次計算的結果加
上被減數的個位。
第四關:生活中的數學。
第五關:在( )里該填什么數?先算什么?
【設計意圖】設計一組有梯度的練習,從簡單應用到開放,從正向思維到逆向思維,既鏈接所學知識資源,又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拓展。 (四)課堂檢測,查缺補漏
1、我是計算小能手。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17-8-3= 9+4-6= 5+4+7= 11-6+7= 5+9-8= 8+7-9=
2、解決問題我能行。
教室里有16個小朋友在做數學作業,其中男生有8人。還有7個小朋友在畫畫,做數學作業的比畫畫的多幾人?
【設計意圖】對學生復習的結果進行檢測、評價與反饋。教育心理學十分重視教學評價與反饋,它認為通過教學評價給予學生一種成功的體驗或緊迫感,從而強化或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并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改進學習方法。 (五)全課總結,呼應課題 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談收獲,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有趣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獲取的知識是鮮活的、深刻的。】
五、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 “整理和復習”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二是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加以適當的處理。
第一,計算部分的重點是整理表格和尋找規律。為了突破規律的概括、表達這一難點,我出示一張有空缺的減法表,讓學生根據已知的算式尋找規律把表填完整,使每個同學都能參與,積極投入。在此基礎上,通過讓學生先描述出一行或一列的具體規律,進一步再引導他們去觀察其他行或列是否有類似的規律,最后找出得數相等的算式規律。這樣,找規律填表→看表說規律→ “說得數是6的算式”重新構建表格,螺旋反復,逐步遞進,學生印象更為深刻,且能有效強化對整個表格的認識。
第二,對“整理和復習”第2題的處理也比較細膩。讓學生回顧完整的解決問題的步驟和過程,同時關注方法與策略。而且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確定有效信息,排除多余條件,能用轉化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用加法進行對減法的檢驗,充分發揮這道習題的功能。使學生不僅意識到了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適合自己的算法,更體驗到合作探究的成功與快樂。
第三,精心設計練習。根據新授結束后的學習狀況,練習的設計順應學生的思維特點,因勢利導,使整個過程從簡單應用到開放,從正向思維到逆向思維,既鏈接所學知識資源,又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拓展。
但我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方面是:一年級的學生表達還需要我引導至完整到位,而且學生還不會總結,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