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學創意課程,數學魔術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創意課程--《數學魔術》部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創意課程--《數學魔術》部級優課
數學創意課程--《數學魔術》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數學創意課程,數學魔術—猜生日 教學目標:
1、通過魔術表演,在兼顧魔術趣味的同時著重展現數學現象以及數學現象背后的內涵。
2、通過猜生日這個數學魔術,讓學生體驗二進制的計數規則和方法,與十進制計數方法的區別。
3、通過數學魔術的學習,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理性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
猜生日這個數學魔術魔術的數學本質探討以及該魔術的表演。 教學難點:
數學魔術背后的數學規律和數學本質的探尋,培養孩子的研究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魔術牌,統計格子紙,記號筆、空白的魔術牌。 教學過程:
一:調動學生的情緒。
1、表演和同學互動的魔術,“我能猜出你的生日”一下子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2、讓學生看著老師手里的牌,秩序回答你的生日這個數字在不在這張卡片上,在就說“有”,不在就說“沒有”,共5張卡片。
3、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很快判斷出該學生的生日。
4、當然,我們畢竟不是專業的魔術師,在魔術表演的手法和語言上還得下功夫。有些魔術需要學生的操作,這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清楚操作規則,甚至可以讓孩子演練一遍。因為魔術的操作是環環相扣的,一環出錯,全盤皆輸。學生有時會故意不按規則出牌,那不是“搗亂”,而是學生和老師鬧著玩。
二:表演魔術。
1、換一個孩子與老師互動魔術,方法跟前一環節一樣。學生只需要說出“有”或者“沒有”,魔術師根據回答的選擇情況,很快判斷出學生的生日。
2、再換一個學生表演,讓學生明白這個魔術表演的過程。
3、讓學生明白發生了什么?什么意思呢?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先后采用了“沒有心靈感應”、“心靈感應猜不著”、“猜著了”、“和學生一起表演”等四個環節,讓學生弄清楚了這個魔術說的是什么事兒,所以,重復是必要的。有時由于投影設備斷續、學生注意力分散、學生配合不默契等原因,魔術表演了一遍,學生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也就是沒有感受到魔術“奇”在哪里。而這一份驚奇的體驗,才是轉化為探究動力、克服畏難情緒、激發學習動機的起點。體驗到魔術的“奇”,體會到混亂背后有不變,這至關重要。 三:探索魔術。
1、讓學生充分地猜測,猜魔術秘密在哪里?如果學生感受到眼前的事實很不可思議,那么,“怎么做到的?哪里有奧秘?”是自然涌出的猜想。只是,有時數學魔術呈現的信息量太大,而第一次接觸的孩子又常常不得其門而入,他們可能不知道怎么猜。而敢不敢猜,也和師生關系、課堂氛圍有關聯。魔術本身就有暗示的作用,而老師的幽默中又透著真誠,所以學生就敢發表自己的想法了。
2、播放“哈哈村”課件,了解魔術牌上的這些數字是怎樣編織出來的,了解表示生日的十進制的數字怎樣轉換成二進制的數字。十進制的計數單位是1、10、100、1000等,二進制的計算單位應該是1、2、4、8、16等。再在小組內完成下列表格。
單位:16 單位:8 單位:4 單位:2 單位: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一是不要讓個別學生的聲音淹沒多數人的猜測,尤其是那些對數學課無感卻第一次被數學魔術撩起來的孩子,他們的感受更要關注;二是不要過早聚焦正確答案,過早聚焦正確答案,短平快的效率會抹殺孩子的稚嫩、豐富與創意。學生的錯誤,也可以是教師創意的起點。
四:自主地探究記錄。
1、進一步感受十進制數和二進制數的轉換。記錄如下表: 單位:16 單位:8 單位:4 單位:2 單位:1 4 2 1 5 3 3 5 例如:數字“5”,需要取單位“1”和“4”,所以就在單位“1”和“4”下面都寫“5”,注意,所有的格子必須填緊湊,不能有空格。
2、填好表格以后,每一豎行的所有數字寫在一張撲克牌上,共5張,這樣
猜生日的撲克牌5張就做好了。
3、在《猜生日》的魔術中,最主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就是通過解密魔術,感受二進制計數法與十進制計數法的區別以及聯系,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要讓學生在記錄單上將每一個十進制的數轉換成用二進制來表示,因為我們的生日1—31這些數字是用十進制的。數學魔術中的認知可以加上“工學派”的觀點:問題表征清楚=問題解決一半。讓學生自主記錄,最后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內容與形式”最佳匹配地記錄。讓思維可視化,一直是課堂上常用的教學手段,在數學魔術當中,記錄的形式不同,效果差異極大極大! 五:課堂延伸學生去創造。
1、在探究完1—31的數字規律以后,拓展活動一:是“要猜100以內的數還需要設計哪些計數單位?”,
2、二是“續寫哈哈哈村的故事(由二進位拓展到三進位)”,讓學習任務更具有挑戰性,達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教學效果。
3、一個數學魔術在讓學生明白其原理后,還要給孩子提出遷移、創造的任務。當然,這是一個高階的任務,但是,遷移和創造也可以有高低的層次之分!比如,有的孩子可以規則創新、原理創新,舉一反三,但有的孩子,知道換道具這也是創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