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省賽)《道德與法治》(一下)第二單元《大自然,謝謝您》第一課時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道德與法治》(一下)第二單元《大自然,謝謝您》第一課時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模板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學段 | 小學 | 展示單元 | 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我和大自然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我和大自然”這一單元學習的價值在于引導學生體會自然中的生命與成長,體會人與自然“共在”這一核心理念,引導孩子認識“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本單元教學對于引導學生學習《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愉快、積極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有著積極的意義。德育倡導回歸兒童生活,才能真正發揮德育的價值,在本單元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教學與學生班級資源、校園生活等方面聯系起來,鼓勵學生探索、實踐,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使學生感受自然的美好、神奇與變化,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最終生發對自然的感恩。 |
|
【單元目標】: 1.引導學生多接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包括親近來自大自然的風、植物和動物,幫助他們克服與大自然的疏離,建立與自然的親密關系。 2.在觀察、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樂于探索自然事物,并學會在與動植物相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3.幫助學生樹立與自然共生、共在的觀念,生發對自然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教學重點】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開展,旨在幫助學生樹立與大自然親近和共生、共在的觀念,讓他們在大自然中玩耍時實現與大自然的交流,從大自然中獲得豐富的體驗。 【教學難點】在引導學生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生命意識、環保意識、懂得遵循自然生活的規則,感恩自然。 |
|
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本單元前面三課主要涉及大自然中的風、植物、動物與人們生活的聯系,最后一課總結本單元的教育觀念:與自然共在,感恩自然。在教學設計中,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戶外集體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記錄、比較,引導學生對身邊植物、動物的了解與欣賞,學會與自然中美好生命一同成長;借助教材中繪本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關注與植物、動物共在、共處時要注意的問題。 本單元具體內在的邏輯如下圖所示。 ![]()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8.大自然,謝謝您(第一課時) | ||||||||||||||||||||||||||||||||||||||||||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道德與法治》(一下)第二單元《大自然,謝謝您》的第一課時,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大自然帶給人類的自然饋贈、精神快樂以及智慧啟迪,教育學生要懂得感恩大自然,使學生感悟到“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從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認識“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本節課的主題“大自然的禮物”,緊密結合“大自然,謝謝您”這一話題,側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大自然與人類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的密切聯系,感悟大自然對勤勞的人們的豐厚回報,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懷。 |
|||||||||||||||||||||||||||||||||||||||||||
2.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們熱愛大自然,喜歡觀察、感受大自然。在他們的心中大自然充滿了神奇和樂趣。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來看,他們對大自然四季的變化有了感性的認識,也有過親近、感受大自然的經歷。通過這一單元前三個主題的探索學習后,孩子們初步建立了與動物、植物共生共存的觀念。但是,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大多還停留在淺層次--對于人類自身的勞動、努力與大自然的饋贈之間的關系,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還認識不夠。 |
|||||||||||||||||||||||||||||||||||||||||||
3.目標確定 1.觀看視頻、圖片和師生互動,結合生活經驗和活動體驗,引導學生了解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認識人類生活中來自自然的各種物質饋贈,了解我們生活中的一切與自然息息相關。 2.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調動多種感官感受自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引導學生體悟學習內容,發展自身能力。 3.教育學生懂得感恩大自然,使學生感悟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含義,認識“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
|||||||||||||||||||||||||||||||||||||||||||
4.學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去發現大自然與人類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的密切聯系,感悟大自然對勤勞的人們的豐厚回報。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要用自身的勤勞與努力回報大自然的饋贈,感悟“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教育學生懂得感恩自然。 |
|||||||||||||||||||||||||||||||||||||||||||
5.學習活動設計
|
|||||||||||||||||||||||||||||||||||||||||||
6.板書設計 8.大自然的禮物 ![]() 人類辛勤的勞動 |
|||||||||||||||||||||||||||||||||||||||||||
①和爸爸媽媽一同走進大自然,觀察一種大自然中的小動物、植物。 ②畫一幅關于自然環境保護的主題畫,設計一份呼吁自然環境保護的海報。 ③想一想可以從哪些方面保護自然環境,設計一份自然環境保護的備忘錄。 |
|||||||||||||||||||||||||||||||||||||||||||
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這節課中,我利用教材中的繪本教學資源、與自然有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我們馬鞍山的生態資源,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幫助孩子們積極、主動地融入小組交流和全班探究性的學習。通過實踐活動、聆聽繪本故事、欣賞視頻等形式創設教學情境。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學習用耳聽、眼看、鼻聞、嘴嘗、手摸等多種感官感受著自然,探究大自然的“禮物”從何而來,發現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各種饋贈,懂得感恩大自然。我相信這樣的感受方式延伸至課外,可以讓學生受益良多,幫助他們學會在生活中多角度、多感官去感受、去體驗。 |
|||||||||||||||||||||||||||||||||||||||||||
通過實際教學,我發現在一年級孩子們的心目中,大自然是神奇的、美好的,他們喜歡觀察、感受大自然。然而通過課前調查我得知,很多學生對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了解并不多,對于人類自身的勞動、努力與大自然的饋贈之間的關系,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還認識不夠,這也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力求突破的地方。所以這節課最后的落腳點放在了“感恩自然”這個環節上,啟發學生主動探索自然,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種子,才能結出“珍惜與自然共在的美好生活,保護自然環境”的果實。 授課中我發現由于課時容量有限,僅是呼吁學生們感恩自然、保護自然,他們對于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意義似乎感受得并不深刻,在第八課的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一書第78問——“為什么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引導學生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感悟“‘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切實增強了學生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自覺、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
|||||||||||||||||||||||||||||||||||||||||||
10.學習評價設計 本課以課堂教學中學生所呈現出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使用、師生互動等方案,圍繞各環節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展開學習評價。環節一“聆聽欣賞,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學生能聯系生活經驗和前三課的學習體驗,此時評價的關注點在學生傾聽、表達的參與度上,使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環節二“品讀繪本,探尋大自然的智慧”,閱讀繪本故事,了解自然帶給人類的智慧啟迪,此時評價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領域,對于學生善于觀察自然、積極思考都給予積極評價。環節三“體驗探究,感受大自然的禮物”和環節四“聯系生活,感恩大自然的饋贈”的教學中,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調用多種感官,體驗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物質饋贈的美好,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思維,體會人類自身努力與自然饋贈的關系;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中自評、互評,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動機。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