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麗文字,民族瑰寶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8課《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優質課_成都市青白江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8課《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優質課_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學校
學校:城廂學校 課例名稱:美麗文字民族瑰寶
【教材分析】:本課是五年級《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的第一課《美麗文字民族瑰寶》。教材包含了“豐富多樣的文字”、“古老而優美的文字”、“意蘊雋永的漢字”和“影響深遠的漢字”這四個活動主題。這些內容讓學生知道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掌握應有的歷史知識,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珍愛我國的文化遺產。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初入高年級的時期,他們經過前四年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在道德認知和情感上有所發展,已了解了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感性認識。通過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熱愛中國漢字,尊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學生已具備將外界環境狀況與自身生活聯系起來思考的能力。根據以上分析,特制訂以下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知道中華民族漢字的特點,發展歷史和漢字書法藝術。知道中華民族漢字蘊含的古人的智慧和靈感,傳統思想和古代社會的音訊情。
2. 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熱愛中國漢字,尊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
3. 感態度價值觀:尊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能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教學重點】:
漢字的特點。漢字蘊含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傳統思想。
【教學難點】:
漢字的發展歷史。第一課時古老而優美的文字
【教法學法】:
教法:講解法、情景體驗法、多媒體微課教學法、。學法: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多媒體課件、微課、素材。
學生準備:了解中華民族豐富多樣的文字。
【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新課 | 導入新課播放圖片:人民幣上的民族常識導入語:我國是一個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發展著祖國的經濟和文化,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已全部轉用漢語外,其他很多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各民族多種多樣的語言和文字吧! | 了解我國多民族融合的嘗試,并認識多種文字 | 了解我國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歷史和現狀 |
環節一: 豐富多樣的文字 |
1.漢字現狀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除漢字外,還有藏文、蒙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等幾十種文字。這些文字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他們共同書寫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 2.我國各民族語言的使用狀況: (1)漢語是我國各民族之間交際的通用語言。 (2)一個民族內使用多種語言。 (3)雙語和多語現象普遍。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
了解漢字現狀 了解我國各民族語言使用情況 了解現在我們的通用語言與文字 |
了解漢字的悠久歷史和發展特點 |
活動一:有趣的古代漢字 | 1.猜字游戲:寫出6個甲骨文所對應的現代漢字:日、月、山、羊、水、木 | 學生來說出甲骨文對應的現代漢字 | 體會甲骨文文字特征,發掘古文字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
活動二:認識甲骨文 | 1.漢字的起源漢字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它由記事符號和記事圖畫演變而成。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現圖畫和符號,它就是漢字的前身。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漢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紀(商代)刻于獸骨和龜甲上的文字,稱甲骨文。已使用單字四千六百多個,形聲字已占一定比例,已是發展成熟的文字了。 | 學習甲骨文的歷史 | 了解中華悠久的歷史文明,了解甲骨文的來源 |
活動三:“馬”字的演變過程 |
1.播放微課:“馬”字的演變過程 視頻中用書法的形式講解“馬”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這個經過三千多年的形體特征和變化過程 2.圖片展示日、月、車各個不同的字體,嘗試讓學生說說形體特征與演變過程。 3.小結:漢字形體優美,具有十分獨特的審美價值。從甲骨文到楷書,每一個階段的漢字都呈現出不同的字體風格,構成了中華文化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
通過視頻中書法的形式觀看文字的演變過程 | 通過毛筆書法的形式,使學生動態認識字體的演變過程 |
活動四: 猜一猜屬相 |
圖片呈現甲骨文的十二生肖,來猜一猜分別是那個屬相? | 由學生來猜每個甲骨文所對應的屬相 | 豐富學生的識字,增加趣味性,同時認識更多的甲骨文 |
活動五: 欣賞流傳書法作品 |
1.漢字書法欣賞漢字書法欣賞 王羲之《蘭亭集序》 柳公權《金剛經碑》 顏真卿漢《多寶塔碑》 唐伯虎作品 2.小結:漢字的書法藝術絢爛多姿,異彩紛呈,是中華藝術寶庫中的重要元素 |
欣賞書法作品 | 通過欣賞獨特的書法藝術,培養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
環節二:意義雋永的漢字 活動一:猜猜這是什么字? |
(一)古漢字特點 1、回到“家”字,探索本意 請生描述“家”這幅畫。(生:門里面綁著一只大腹便便的豬。) 師:孩子描述得很清楚。這幅畫表示房屋里養著一頭大腹便便的豬。豬是溫順、繁殖力旺盛的動物,對古人來說圈養的生豬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養生豬變成了定居的標志。有了定居生活便有了現在我們所理解的家的含義。 2、古漢字的特點 古漢字有哪些特點?我們遇到古漢字該從哪里入手去分析? 生:古漢字是直接從畫演變過來的,含義很直接,分析的時候盡量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 師:孩子說得很對。漢字與繪畫同源,她是一種寫意性形體使得人們很容易根據字形去判斷他們的所表達的意思。接下來,我們來個熱身活動,為趣解漢字做準備。 活動一:猜猜這是什么字? ①出示甲骨文“虎”(師:孩子們,這是什么字,說說你的理由?) 生:這只動物身上的條狀斑紋和大大的嘴像極了老虎。 ②出示甲骨文“象” 師:同學們,再接再厲! 生:從大象的鼻子,大耳朵和尖牙看出來這是大象。 ③出示甲骨文“福” 同學們再試試!沒關系,老師給你們一些提示。 生:是“福”。 師:對的。右邊的示表示祭祀,左邊是雙手捧著酒壇,這是一個動作,表示用美酒祭祀,祈求富足安康。 ④出示甲骨文“采” 生:用手摘果,采 小結:通過猜字游戲你們一定覺得甲骨文很有趣。雖然我們猜對了這些古漢字,但是一些古漢字的意義已經發生了改變。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古漢字的意義,發現它從中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 |
學生嘗試根據“友”的圖片,說出友的字體特征與體現的道德觀念 | 通過字體特征的兩個手,體現朋友應該合作,友好的道德觀念 |
活動二: 趣解漢字發現傳統美德 |
①出示甲骨文“孝” 趣解:上邊是“老”字,表示老人;下邊是“子”,表示子女。古代的孝字表示孩子攙扶著老人,這就是盡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出示“信” 趣解:左邊是“人”,右邊是“言”;講誠信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有的美德。 ③出示“忠” 趣解: 上邊是“中”,表示中而不偏;下邊是“心”,表示態度。內心公正,不偏私情。 ④出示“仁” 趣解:左邊是“人”字,表示人民;右邊是“二”是等同,相等,表示人人相等,即等而視之,視人若己。 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解析了哪幾個漢字?生:孝、信,忠、仁。師: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忘記。他是民族的瑰寶,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接下來,我們來寫一寫這些古漢字,把他送給好朋友,表達你對他的希望與祝福! ⑤“德”:由行與直組合,表示人要走正道,反映古人遵照正確原則行事的道德觀念。 ⑥“友”:由兩只手組合,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情誼,反映合作,友善而成為朋友的道德觀念。 |
學生通過學習,距離漢字在國際上的影響例子 | |
環節三:漢字的深遠影響 |
漢字不僅是維系中華民族的重要紐帶,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漢字很早就傳入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對促進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周邊也逐漸形成了以漢字為媒介的“漢字文化圈”。(師:漢字文化圈變現為一個地理學的概念,指過去和現在使用漢字的人們居住的地區。) (一)朝鮮:公元1世紀,漢字在朝鮮半島就出現了。在其后的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漢字都是朝鮮半島的官方語言。直到現在,朝鮮官方語言里,還存在著漢字的影子。 (二)日本:漢字是隨著漢語文獻一起大規模傳入日本的。最早傳入日本的漢語文獻有《論語》,傳入時間在公 元3世紀前后。 (三)越南:越南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里并用越南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把漢語和漢字定為官方語言和文字。 |
齊聲朗讀 | |
課堂小結 贊漢字 |
漢字是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瑰寶,是我們終身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讓我們用自身的行動來維護漢字,讓我們共同說一聲:我愛你,漢字!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