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這些事我來做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四年級上《這些事我來做》四川省成都崇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四年級上《這些事我來做》四川省成都崇州
《這些事我來做》教學設計
課例名稱:這些事我來做
【教材分析】:《這些事我來做》是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父母分擔》的第二課,這篇課文通過主動為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習做家務的技巧,在勞動中增強小主人的意識,為家人奉獻力量,在勞動中獲得快樂,提高責任意識,懂得做家務是愛父母長輩的表現,感受做家務的樂趣,體會負責任有愛心地的生活的美好。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他們經過前三年課程的學習,在對家庭的感情上有所發展,已形成一些初步的愛家庭做貢獻的意識,對人和事務的認識逐漸擺脫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初步具體抽象思維的能力,根據以上分析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1、讓學生懂得盡量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動參與家務勞動。
2、學習并掌握做家務活的技能
3、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教學重點】: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習掌握做家務的技巧,堅持做好家務活。
【教學難點】:堅持做好家務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
【教學方法】:依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征,本課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指導學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練習法、體驗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于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主要探究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 |
-
同學們今天有幾位家務小能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看他們做了哪些家務?
-
這些事你們都做過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事我來做》(板書課題)
|
學生看圖,并說圖中的內容。喂羊、淘米。
|
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營造人人做家務氛圍 |
環節一 |
-
家務卡,請你選擇你擅長或常做的家務,并說說你什么時候做這項家務?
-
結合學生的生活提問,平時你們做過哪些家務活呢?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分享,老師發現平時做的家務都是力所能及的呀,我們都能做好,接下來,我們在班級進行一次家務擂臺賽,相信我們班也有很多 家務小能手,今天 我們就來比試比試。 |
學生主動分享平時做過的家務 |
通過談話交流,調動學生做家務積極性 |
環節二 |
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己的長項,自薦參加其中的擂臺比賽一項目,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家務活。
-
疊衣服
比賽規則:觀看視頻,按視頻中的方法來疊衣服,看準在規定時間內疊得又快又好。
-
你學做這項家務是因為.......
-
你能一把這項家務做得又快又好的原因是......
-
你一直堅持做這項家務活的感受是......做家務對你有什么幫助。
-
除了疊衣服,同學們一家有更多的技能 ,課前教師布置大家完成家務能手卡。現在請同學們展示一下。
教師總結:剛才通過家務擂臺和現場采訪,讓我們感受到了做家務的好處。 |
-
學生分組參加擂臺賽
-
學生參與家務擂臺秀,展示自己的生活技能,從而激發 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會做家務的成就感。
-
獲勝的學生接受現場采訪。
-
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務能手卡。
|
四年級學生大多已具備一定的勞動技能,小小擂臺棟,為了孩子們提供了展的平臺。
老師相機提練、總結。讓學生明白做家務好處多。 |
環節三 |
-
有位“夏叢艷”同學,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了她做的家務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吧。
-
提問:聽了這篇日記,你有什么感受?你從她身上學到了什么?
-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是呀。從夏叢艷身上,我們感受到作為家中的小成員,我應該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
-
過渡:有人愿意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介也有人有不同的想法,來看看他們的做法。
-
生活中總會聽到孩子叫“媽媽爸爸”幫我做什么?
-
我們來看看書的案例。
你覺得這些孩子可愛嗎?想想自己身上有他們的影子嗎?
過渡:這些同學不愿意做家務的原因很多,主要問題就是家長認為做家務會影響學習?下面我們就在討論學習和做家務有沒有沖突。
-
這幾位同學的觀點你同意嗎?
-
你想對這幾位同學說什么?
教師總結:通過大家的辯論,我們明白了合理安排好學習和做家務,兩者沒有必然沖突,還會有益我們身心,增長知識,學會本領。所以作為家中的小成員,我們應該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為父母減輕。 |
-
指導學生聽日記并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你從她身上感受到什么?
-
學生聯系生活,思考:自己身上有他們的影子嗎?
-
學生針對案例中同學的表現或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
|
-
這篇日記為學生提供了正面典型事例,借榜樣的作用,讓學生明白家中的小成員應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
利用選取的典型生活畫面,針對部份學生不愿意做的家務的一些主觀和客觀原因進行討論。
從不同難度探討部分學生不承擔家務勞動原因,為下一課時學習作鋪墊。 |
環節四 |
請把你的技能制作成一張張技能卡,回家時當成禮物送給爸爸媽媽,讓他們今天下班后就使用技能長召喚你吧。 |
-
學生制作勞動技能卡
-
學生展示勞動技能卡
-
布置今天回家做家務。
|
讓學生制作勞動技能卡,再次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家務勞動的熱情。 |
總結 |
|
|
|
【課堂實錄】
【板書設計】
洗衣服 煮早餐
疊被子 洗碗
擇菜 拖地
洗衣服 整理房間
洗鞋 煮飯
炒菜
【教學反思】(先行課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評價環節中,我善于評價學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并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些事我來做》說課稿
辰居小學 倪霞
前言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父母分擔》的第二課《這些事我來做》。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目錄
-
說教材
-
說學情
-
說教學目標
-
說教學重難點
-
說教法
-
說教學過程
-
說板書設計
-
說教學反思
一:說教材
《這些事我來做》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父母分擔》的第二課。這篇課文通過主動為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習做家務的技巧,在勞動中增強小主人的意識、為家人奉獻力量,在勞動中獲得快樂、提高責任意識。懂得做家務是愛父母長輩的表現,感受做家務的樂趣,體會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的美好。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從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他們經過前三年課程的學習,在對家庭的情感上有所發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愛家庭、做責獻的意識,對人和事物的認識逐漸擺脫形象思維的特點,初步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再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此,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知識與能力目標:
-
讓學生懂得要盡量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動參與家務勞動。
-
學習并掌握做家務活的技能。
3.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身體驗、家務擂臺賽、閱讀感悟、小討論、學習交流會等活動教學,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承擔家務活的積極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培養學生感恩父母的意識和情感,培養學生家庭責任感。
教學重點
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習掌握做家務的技巧,堅持做好家務活。
教學難點
堅持做好家務活
依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年齡特征,本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指導學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練習法、體驗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于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主動探究,完成學習任務。
-
、家務小調查
1、今天有幾位家務小能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看他們都做了哪些家務事。
⒉這些事你們都做過嗎?做過的同學請舉手,孩子們做得很好。今天我們來學習《這些事我來做》。
設計意圖∶
鏈接舊知,基于學情展開教學。
通過師生對話、采訪交流等方式激活學生生活經驗,營造人人做家務的氛圍,調動學生做家務的積極性。
( 二)、家務擂臺賽1.家務事知多少
(1)出示家務卡,請你選擇你擅長或常做的家務,并說說你什么時候做這項家務?
(2)選擇折衣服這項家務活,組織現場比賽活動。
⒉折衣服比賽。
( 1)出示規則。
四人小組進行折衣服比賽。
推薦獲得小組第一名的同學參加決賽。幫助本組決賽代表把衣服折得更快更好。
(2)先四人小組比賽,再進行全班決賽。教師巡回指導。
3.賽后小采訪。
( 1)組織學生對比賽冠軍進行賽后小采訪。預設問題:
你什么時候開始學習折衣服的﹖你學做這項家務活的原因是什么?你為什么能折得又快又好?
你贏得比賽后有什么感受?
教師的評價要引導學生關注︰做家務不僅能夠減輕大人的負擔,而且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還會有許多收獲。
4.做家務好處多。
( 1)承接上面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做家務過程中的收歌。小組交流自己做某項家務勞動的好處。
全班交流。
預設:
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勞動態度
②為父母分擔,有助于體會家庭責任
③有助于提高生活技能...
(2)*相機出示附板書,小結并板書:家務勞動好處多。
設計意圖:
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已具備一定的勞動技能,因此課堂上不再安排時間讓孩子學習技能,而是為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臺,通過孩子喜聞樂見的小擂臺形式,選擇了難度適中的折衣服比賽,讓孩子們來展示自己學到的家務技能。
在小擂臺的流程安排上,可以先進行四人小組比賽,再選出代表參加全班的比賽。這樣可以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只做課堂的旁觀者。選出代表后,組員內又通過互助的方式幫助這位同學把衣服折得更好。助人者自助,在互助的過程中,每個孩子的勞動技能又再次得到了鞏固和提升。
擂臺為孩子們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但在實踐之后還需要進一步梳理和提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采訪、交流明確做家務的意義和帶來的好處,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做家務的意愿和積極性。
(三)、愿做哪種人1.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1)播放《夏叢艷日記》錄音,請學生說說聽了這篇日記后的感受。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作為家中的小成員,我們應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2不愿主動承擔家務。
( 1)出示教材P35上方插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他們的做法中你們覺得他們的想法是怎樣的?
(2)全班交流。
(3)組織學生繼續討論∶你們覺得這些孩子可愛嗎﹖想想自己身上有他們的影子嗎?你現在是怎么想的?
預設:學生能聯系自己生活中的行為說說自己的想法,認為家務事是父母的事,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這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應該自己來做。
( 4)組織小討論,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下面這些觀點的看法你想對他說什么?①每天回家都要看書、寫作業,沒時間做家務。
百度文庫
②我家都是爸爸媽媽和鐘點工阿姨做家務,根本不需要我做。
天天干活,太累了!
(5)組織全班交流。
文庫會
(6)教師小結∶家務勞動好處多!通過討論,大家都覺得作為家庭成員,應為父母分擔家務活,應力所能及主動承擔家務勞動,老師為你們點贊!
設計意圖:
這篇日記為學生提供了正面典型事例,借助榜樣的作用,讓學生明白作為家中的小成員,應該主動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替家長分擔。
利用教材選取的學生生活畫面,針對部分學生不愿意做家務的一些主觀原因,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辨析他人的觀點,旨在讓學生理性思考做家務的意義與價值,懂得自己也是家里的小成員,不能只管好自己的事情,也應該合理安排時間為家庭出力,為父母分擔,做個愿意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的好孩子。
(四)、不讓做,怎么辦
1.組織學生討論不做家務的其他原因。
2教師小結:有時候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家務,而是大人不讓做。下節課的學習將一起討論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
設計意圖:
從不同維度探討部分學生平時不承擔家務勞動的原因,為下一課時的學習作好鋪墊。
(五)、課后作業,完成勞動技能卡。
今天放學后就嘗試著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吧。掃地、擦桌子、疊被子.….甚至是幫爸爸媽媽揉揉肩膀,這些都是可以的。
七、說板書設計
根據四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
5.這些事我來做展示自己會做的家務活兒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父母溝通
學做家務活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學反思
在課堂中,我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評價學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這些事我來做”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四年級上《這些事我來做》四川省成都崇州”,所屬分類為“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四年級上《這些事我來做》四川省成都崇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