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祖國的寶島,臺灣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片段教學《祖國的寶島臺灣》小學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北京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片段教學《祖國的寶島臺灣》小學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北京市通州區貢院小學
教學目標 評論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臺灣的地理概況、臺灣問題的由來,知道臺灣的美麗與富饒是千百年來人們辛勤開發、經營的結果;知道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我國政府為祖國統一所做的不懈努力。
2.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能運用表格、年代尺、對比等方法整理搜集的信息資料并嘗試運用資料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收集信息,交流信息,發現臺灣的美麗與富饒,總結出臺灣與大陸同祖同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臺灣多方面的了解,激發愛國情感,樂于表達盼望祖國統一的感受。
教學重點:
1.知道臺灣與祖國大陸同祖同源,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能從歷史、地理、語言文字、節日等不同方面列舉出1-2條理由。
教學難點:
1.能運用年代尺、對比等方法整理搜集的信息資料并嘗試運用資料解決問題。
2.感受盼望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同胞盼共同的愿望,樂于表達盼望祖國統一的感受。
2學情分析 評論
(1)知識水平和情感基礎:通過五年級品社《我的祖國多遼闊》的學習,學生知道臺灣是我國第一大島,是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之一,知道它是我國領土,通過課前調查簡單了解了關于鄭成功收復臺灣和1840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8月15日臺灣光復等歷史。本學期通過我校涉臺校本課程學習了解了臺灣的“布袋戲”和“紅磚厝”,生活中也吃過臺灣產的一些水果,如楊桃、火龍果。因此,學生對臺灣有了一些了解,但對于臺灣海峽兩岸的關系學生并不清晰。與此同時結合“寶島臺灣”讓學生收集物產資源相關資料,從而了解“寶島”的含義,發現臺灣的美麗與富饒。
(2)能力水平:學生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其社會生活范圍和視野不斷開闊,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判斷、分析和概括能力,也具備了一定的收集、整理和運用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3)繼續學習的需求與采取的對策:在引導學生觀看2015年11月7日世界矚目的“習馬會”的新聞大事讓孩子們對海峽兩岸關系的研究更加感興趣,學生還參與了我校區級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掛牌儀式,對于本課學習有了情感與知識積淀。課前參觀我校涉臺教育活動展室,收集相關資料,制作手抄報或PPT;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首先從學生關注的新聞大事出發,讓學生初步了解海峽兩岸的分離狀態,再次引起學生對臺灣問題的關注和興趣,進而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考察、證實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血脈相連。
教學方式: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學方式:課前調查、課上分析、匯報交流的方式;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3重點難點 評論
教學重點:
1.知道臺灣與祖國大陸同祖同源,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能從歷史、地理、語言文字、節日等不同方面列舉出1-2條理由。
教學難點:
1.能運用年代尺、對比等方法整理搜集的信息資料并嘗試運用資料解決問題。
2.感受盼望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同胞盼共同的愿望,樂于表達盼望祖國統一的感受。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關注新聞,談話導入 評論
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昨天我們學校發生的一件新聞大喜事?”并出示2015年11月25日“通州區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掛牌”新聞照片。
學生回答(學校發生的新聞大事。通州區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掛牌,我們學校成為了通州區三所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之一……)
教師小結:我們學校成為了通州區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之前,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學校涉臺教育基地創建,而基地掛牌為我們繼續了解臺灣搭建了平臺。
活動2【講授】二、小組合作,交流感悟。 評論
(一)分組整理,交流信息。
1.老師知道你們在課前通過查看書籍、上網等方式搜集了許多有關臺灣的資料。說一說,你對臺灣有哪些了解。
2.學生回答。(了解了臺灣地理位置和風光、臺灣物產、臺灣語言與文字、臺灣節日習俗、海峽兩岸交流情況……)
3.教師小結過渡:看來,同學們做了精心的準備。為了方便資料的交流,我們按收集的資料分為五個小組:①臺灣地理風光。②臺灣物產資源。③臺灣語言文字。④臺灣節日習俗⑤海峽兩岸往來歷史。請同學們拿好準備的資料在組內交流。
4.學生組內交流并了解討論和交流要求,做好交流準備。
(二)交流信息,分享成果。
1.教師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了解臺灣地理位置。
2.學生觀察地圖說一說讀圖信息。(臺灣省位于我國的東南海面上,東臨太平洋。它是我國的第一大島。西邊與大福建省只相隔一個臺灣海峽。……)
3.學生分組匯報。
如:我們知道從地緣上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有“海上翠微”之美譽,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請 “地理風光小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揭開謎底吧。
A.“地理風光小組”介紹
教師提問:地理組帶我們去領略了臺灣秀麗的風光、聞名遐邇的名勝,聽完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聽了同學的介紹感覺到臺灣太美了,真想親自到那里看一看!
教師小結過渡:臺灣是個美麗的寶島,也是個富饒的寶島。宜人的氣候、肥沃的土地,以及豐富的資源,造就了臺灣“山海秀結之區,豐衍膏腴之地”,人們為此給予她無限的贊譽,同學們都知道有哪些美稱嗎?
學生介紹:如,“東南鹽倉” 臺灣西部沿海,沙灘平布,地勢平坦,干濕季明顯,全年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發展曬鹽業十分便利。
B.物產資源-水果組介紹:
我知道同學們都特別愛吃水果,有“水果之鄉”美譽的臺灣都有哪些好吃的水果呢?我們班的陳菲同學就帶著他們組的同學做了調查,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小結過渡:剛才有的同學問我,這些水果能吃嗎,你們想吃嗎?為了滿足同學們的小小愿望吧,我們課下再去分著吃。現在思考“臺灣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臺灣?”
板書:美麗富饒
小結:美麗富饒的臺灣真是一個祖國的寶島。那么,生活在這里的臺灣人民的節日習俗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班的同學也做了這樣的調查,請把你們的信息與我們一起分享吧。
C.臺灣節日習俗組分別匯報傳統節日和民族特有節日。如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民族節日如媽祖繞境和豐年祭等
學生說:臺灣的傳統節日和大陸人民過的節日習俗一樣。
民族節日媽祖繞境和福建沿海居民過的節日也一樣,也敬媽祖……
D.語言文字組介紹自己的發現。如
1.同樣事物 不同寫法(簡繁體字)2.同樣事物 不同稱呼。3.活動:在這些詞語中哪些是食物用語,它分別指代的是哪種食物?(生生互動)
學生思考:說明了海峽兩岸是一家人。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E.“臺灣歷史”組介紹大陸開發治理臺灣的歷史以及處于兩岸分離的原因。
(1)年代尺中話臺灣
“臺灣歷史”組利用年代尺介紹大陸人民開發和治理臺灣的歷史。
如,據史書記載,自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孫權就派人到達臺灣。這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臺灣的開始。
……1949年新中國成立,臺灣與祖國大陸再度處于分裂狀態之中……
我們盼望著祖國早日統一!
教師小結:從同學們的介紹中得知,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同胞和祖國人民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
從1949年起,臺灣與祖國大陸一直處于分離狀態。因此,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國大陸和臺灣同胞從隔絕走向交流,從陌生走向熟悉。你們知道哪些兩岸人民盼統一的事例嗎?
(2)新聞鏈接說舉措
歷史組同學繼續介紹祖國大陸與臺灣友好往來交流的事例。
祖國大陸與臺灣友好往來交流的事例。如“九二共識”、“汪辜會談”……“習馬會”。
帶來一個好消息:(播放2015年臺灣同胞往來大陸將免簽視頻)
老師補充:在“習馬會”上馬英九先生也說道:這66年來,兩岸在不同的體制下發展,能夠從軍事對抗轉為合作交流,絕非朝夕之功。7年多來,兩岸簽訂了23項協議,創造了4萬多學生交流、每年800萬旅客往來與1700多億美元貿易的空前榮景。這些巨大改變的基礎,都在于“和平”。
學生說說從馬英九的演講辭中發現了什么。如發現兩岸發生的巨大改變是“和平”發展帶來的……
小結:所以說,我國政府為了祖國統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是為了永續和平與繁榮、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德的善舉。
活動3【活動】拓展提高 評論
1.教師總結:正像習近平主席所說: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出示課題)
2.學生說說學完本節課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盼望祖國早日統一;期盼兩岸同胞早日團圓……)
3.老師用一句話概括學生心聲“我們共盼臺灣歸國抱。”并出示字幕課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祖國的寶島,臺灣”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片段教學《祖國的寶島臺灣》小學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北京市”,所屬分類為“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片段教學《祖國的寶島臺灣》小學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北京市”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