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國外交政策,基本目標和宗旨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江西省 - 南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江西省 - 南昌
9.3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我國的對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標,我國以和平方式實現發展,為和平而發展。 2.理解我國為和平與發展作出的貢獻。
過程與方法目標: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規則素養、人際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以及熱愛和平,維護本國利益和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樹立愛國、富強、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認識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和勇于挑戰意識,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勵學教育。 二、教學重點:
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點。 三、教學難點:
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中國和平崛起。 四、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學習成果。 五、教學過程: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是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那在多極化發展的趨勢下,中國是怎么楊展開我們的國際的外交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和學習的內容。
導入新課
一、中國外交碩果累累
多媒體展示幾組圖片,內容有關2015年到2017年中國外交習主席都去哪兒了? 思考:1.我國為什么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外交成就?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國家性質、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外交政策、時代主題、走和平發展道路等。
2.國家性質、國家利益與外交政策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得出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性因素及我國的外交政策。
教師點評: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累累碩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貢獻。
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含義:外交政策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外交政策是國家對外職能的體現,是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在對外關系中的反映,是國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外交政策的依據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總結: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國百年來屈從于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亟須和平的國際環境。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
2.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事例1:3月2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柏林發表重要演講強調,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不稱霸,永不搞擴張。
探究一:習近平的講話反映了我國外交政策的什么內容? 學生討論思考得出結論。 (1)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含義: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思考我國在對外活動中是怎樣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問題上,決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 ◇獨立自主的處理對內對外事務,決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國主權,干涉我國內政; ◇不依附于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一國反對另一國家; ◇根據國際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 ◇尊重別國人民的選擇等等。這些都是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 具體表現:“八個不”
不屈服,不允許,不依附,不結盟 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不歪曲、不稱霸 事例2:新華社北京2016年5月25日電:
外交部:日本利用G7峰會炒作南海問題是又一拙劣表演
中方已多次闡明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中國在南海開展的有關活動完全正當合法,無可非議。中國完全有權,必須也能夠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不再受到侵害。
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堅決捍衛中國正當合法權益。
探究二:外交部的話反映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學生思考得出: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事例3:習近平主席的歐洲經貿之旅,第一站荷蘭,第二站法國,第三站德國。 問:這體現了外交政策的什么內容: 學生思考得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2)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事例4:“461”中非合作框架
李克強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堅持平等相待、團結互信、包容發展、創新合作等四項原則,推進產業合作、金融合作、減貧合作、生態環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論壇這一重要平臺,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攜手共創中非關系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
探究三:中非合作框架的提出反映了我國的外交政策的什么基本內容? 學生思考得出外交政策的宗旨。教師總結。
(3)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事例5:第68屆聯合國大會召開會議,就烏克蘭等國起草的一份題為“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以100個國家贊成,11個國家反對,58個國家棄權的結果通過了有關烏克蘭問題的決議,中國投了棄權票。
探究四:中國在處理烏克蘭問題時堅持什么準則? (4)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點明:處理與其他國家關系的“黃金法則”
我國政府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注意:大國“伙伴關系”不是結盟關系
伙伴關系的特征是:伙伴國之間平等、不結盟、不針對及損傷第三國的利益。
結盟關系的特征是:締結軍事同盟,統一部署軍事力量,統一行動,借超級大國爭霸,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三、譜寫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1、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7頁內容,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思考、討論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成就有哪些?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A、毛澤東:“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B、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鄧小平:和平與發展是兩大問題;不與任何大國結盟,全面對外開放 D、胡錦濤:共建和諧世界
E、習近平:“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親誠惠容” 2. 我國外交的主要成就
中美:建設性伙伴關系 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關系 中國與東盟:睦鄰互信伙伴關系 中印:合作、共贏、互信伙伴關系
3. 中國外交政策的作用和貢獻
課堂總結
本節主要學習了我國的外交政策,認識了我國政府在對外關系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場觀點。通過學習,要明確我國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以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基本目標,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