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聲聲慢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高中語文省優質課大賽_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半生愁緒鎖清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_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高中語文省優質課大賽_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三首詞半生愁緒鎖清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_劉
半生愁緒鎖清秋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中的第三首詞,屬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第九課編選的三首都是宋詞,前兩首是豪放派詩作,而本詞屬婉約派,雖風格不同,但都寄寓了作者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本首詞是李清照南渡后的名篇,寫詞人歷經國破家亡劫難的愁苦悲戚,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
學情分析:
學習本首詞之前,學生對于李清照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并不是一無所知的走進課堂,結合初中已學過的知識,課前在學習資料中補充李清照的相關知識,添加幾篇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其中涉及詞、詩、文、賦等,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詞人,感受其偉大的人格,并在群文閱讀中提升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學習目標:
1、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結合課前群文閱讀資料,較全面的了解詞人;梳理文意,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2、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從文本、拓展閱讀層面由淺入深的探究愁因;通過對本詞不同版本的字句的比較,提升思辨閱讀的能力。
3、審美的鑒賞和創造:通過對文中疊字及“黃花”、“雁”等意象、意境的賞析,提高對美的感知和鑒賞能力。(學習難點)
4、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體會詞人的家國情懷,理解這種情懷的傳承,明確家國情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學習重點)
教法學法:
1、誦讀法
2、研讀發
3、圈點批注法
4、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近讀了一本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集校注》,讀完之后,我感動于古人嚴謹的治學態度,更感慨于李清照不容易、不平凡、不簡單的一生。翻開這本書,有這么一首詞,對它進行的校注之多,研究之細,是李清照的其他詞無法超越的,它就是《聲聲慢》,今天我們一起來的學習它。
二、課堂活動
活動一:吟誦品愁情
教師配樂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
請幾位學生讀;
體會整首詞表達的愁情。
活動二:披文尋愁因
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圈點批注,從文本中找出愁的原因。
明確:①覓而不得、一切成空之愁
尋尋覓覓 (動作) 茫然
冷冷清清 (環境) 清冷
凄凄慘慘戚戚(心情) 凄涼
讓學生結合課前群文閱讀學習資料,思考詞人尋覓什么。如:“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青春時光;“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青澀愛情;“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甜蜜相思”等。
②觸景生愁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淡酒”、“梧桐”、“細雨”、“黃昏”……
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聯系課前李清照群文閱讀資料,找出相關詩句,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等進行對比閱讀鑒賞。
教師點評:
黃花、雁都有著詞人美好的回憶,昔日盛開的黃花如今敗落,作者由物及人,想到自己的現狀;昔日和丈夫兩地分居,鴻雁傳書,如今和丈夫陰陽兩隔,讓詞人傷心不已,而雁從北方來、家鄉來、淪陷區來,一切的景物都讓作者愁苦不堪。
糾正學生對菊花凋零景象的審美感知,傲對寒霜的菊花是不會片片花瓣枯萎、凋零、堆積的,即使枯萎也是枯萎在枝頭,最后和枝葉一起倒下,不乏剛毅孤傲之美。
補充說明詞中觸景生愁的景物不僅包含著李清照的記憶,也包含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記憶,如說到“雁”會聯想到“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等,說到“梧桐”會聯想到“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等,讓學生拓展閱讀。
③“晚”:人生暮年、國家衰敗之愁;
“曉”:時光難挨、度日如年之愁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通過不同版本,兩個相反意義的字的比較,進行思辨性閱讀鑒賞,如“晚”給人悲涼之感,容易聯想到人生暮年和國家衰敗;“曉”和詞中的“黃昏”、“黑”相照應,更有時間、邏輯順序,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文字背后都有著濃烈的愁情。
活動三:討源悟愁心
給學生提供從《李清照集校注》中摘錄的群文閱讀文字,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連滾帶爬的讀”,感悟愁的深層原因。
閱讀方式:略讀、猜讀、跳讀
“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致,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病危在膏肓,余悲泣,倉皇不忍問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
“青州故第,尚鎖書冊什物,用屋十余間,期明年春再具舟載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謂十余屋者,已皆為煨燼矣。 ……所謂巋然獨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殘零不成部帙書冊三數種,平平書帙,猶復愛惜如護頭目。 ……”
“有張飛卿學士,攜玉壺過,視侯(趙明誠),便攜去,其實珉(似玉的石頭)也。不知何人傳道,遂妄言有頒金(分賜金人)之語。或傳亦有密論(秘密舉報)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盡將家中所有銅器等物,欲走外廷投進。”
——《李清照集校注·金石錄后序》
“信彼(張汝舟)如簧之說,惑茲似錦之言。”
——《李清照集校注·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
“清照欲以所學傳孫氏女,孫氏女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事跡編年》
“無子能保其遺余”“趙君無嗣”
——翟耆年《籀史》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李清照集校注·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子孫南渡今幾年,漂流遂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李清照集校注·上樞密韓肖胄詩》
“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
——《李清照集校注·打馬賦》
學生歸納:怎一個愁字了得
國破家亡之痛
茍且偷安之恥
顛沛流離之苦
文物喪失之哀
受誣被陷之恨
遇人不淑之憤
學無所傳之悲……
教師小結:
統領這一切的是她的家國情(有國才有家,有國家的穩定才有小家的幸福)。這種情懷使她的詞內涵很深刻,境界很高遠,甚至,我們不能簡單的把她的詞定義為婉約詞。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時代,她能為自己、時代發聲,有著“俯視巾幗”“壓倒須眉”的氣概。
展開歷史的浩瀚長卷,我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蒼生與社稷、個人前途與家國命運的同頻共振。(課件展示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反映家國情懷的詩句,學生朗讀)
新的時代,賦予家國情懷更多的意義,向學生介紹老師自己的支教經歷,介紹黃文秀扎根基層、奉獻青春,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校區的畢業生扎根西部、建設邊疆的事跡,感染學生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用青春實現自己的家國夢。
三、板書設計:
四、課后作業:
必做題:
背誦《聲聲慢》全文,參考《李清照集校注》。
選做題:
1、觀看視頻《學習強國·中華經典資源庫之李清照》。
2、了解寫文學評論的方法,以本篇課文為切入點寫篇不少于1000字的評論。
( 參考角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解讀為“菊花盛開滿地,因自己憂傷憔悴而無心去采摘”;秋天天氣是“乍寒還暖”,詞人為何說“乍暖還寒”等)
3、學校即將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請以李清照詩詞為主題開展詩詞朗誦活動。
4、走進宋詞,自主賞析,用一周時間編制一本不少于十五篇作品的“我的宋詞自選集”。
5、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當屬坐落在“詞人故里”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的“清照園”。有機會我們不妨打卡李清照紀念館,來一場“李清照文化之旅”吧。
提供資源:
1、參考資源:
《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清照詞鑒賞》齊魯書社
《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線上支持:
http://www3.zzu.edu.cn/qts/(全宋詞庫)
http://www.yinsong.org/(中華吟誦網)
http://www.pc6.com/pc/paibanrj/(編輯排版軟件)
五、課后反思:
本篇課文教學設計切合新課標的理念,如提倡整本書閱讀(向學生介紹老師讀的一本書、分析本詞時從書中找依據,以詩解詩),群文閱讀(課前給學生印發關于詞人的詩詞文賦等,其中包含詞人南渡前后的代表作品,如《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永遇樂·落日熔金》、《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打馬賦》節選、《詞論》節選等;課上從《李清照集校注》中摘錄詩句和語段,如《金石錄后序》、《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上樞密韓肖胄詩》等節選詩文),思辨性閱讀(課上對于 “晚”、“曉”的問題設置與分析),閱讀策略的思考(如“連滾帶爬的讀”、略讀、猜讀、跳讀等)。
本篇課文以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作為學習目標,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教師在教學實施中以美育人、以情育人、以行育人,教育和感染學生成為新時代新青年,讓個人奮進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如給學生思考、探究的時間不充分,導致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語言的組織和表達不夠連貫、嚴謹;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很好的發揮;由于時間關系,教學最后沒有讓作為新時代主人翁的學生主動發言感悟家國情懷的傳承于當代、于自身的價值、意義等。總之,課堂雖有諸多缺憾,但能多加反思,潛心研究,有時缺憾也是一種鞭策,一種美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