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聲聲慢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教材必修4第二單元第7課《李清照詞兩首》《聲聲慢》四川省都江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必修4《聲聲慢》四川省都江堰中學
必修4 聲聲慢
人教版 必修4 第二單元 第7課
課型 | 新授課 | 授課教師 | 楊葉 |
教學對象 | 高二學生 | 計劃課時 | 1 課時(共 1 課時) |
1. 教材解析 《聲聲慢》選自人教版教材必修 4 第二單元第 7 課《李清照詞兩首》中的第二首,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寫詞人歷遭國破家亡劫難后的愁苦悲戚,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這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鑒賞宋詞,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詩詞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品味詩詞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詩詞的能力。欣賞詩詞要在反復的誦讀中,運用聯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詩句中蘊含的感情。本課的學習將引導學生深入熟悉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感受宋詞的情感美和音韻美。 |
|||
2. 學情分析
概念、特點,并初步培養了學生分析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與情感的能力。 |
|||
3.教學目標
|
|||
4.教學重點和難點
|
|||
5.資源與工具
|
6.教學方法
|
|||
7.教學評價
|
|||
8.教學過程 | |||
前置學習 | |||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準字音,梳理含義。 2.讀書筆記:閱讀《亂世中的美神》并做讀書筆記。 |
|||
設計思想:
|
|||
課堂教學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環節一導入 | |||
教師活動 1 以:“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導入。 | 學生活動 1 傾聽并做好摘錄。 | ||
設計思想:該段文字符合本文需要的情境同時也可作為作文素材。 | |||
環節二作者介紹 | |||
教師活動 2 課前讓大家做了《亂世中的美神》的讀書筆記,有沒有同學愿意和我們分享你眼中的李清照? |
學生活動 2 生分享 | ||
設計思想: 以學生自行加工過的分享代替老師講解人物生平,更加容易觸動學生。同時也是訓 練學生養成閱讀與寫作的習慣。 |
|||
環節三朗誦 | |||
教師活動 3 | 學生活動 3 |
|
單獨范讀 回答自己讀出的感情聽老師范讀全班齊讀 |
||
設計思想: 在朗讀后解讀感情,在落實朗讀技巧的同時使朗讀更有效,同時老師對該同學的點 評實則落實知識點。最后老師范讀,進一步強化。 |
|||
環節四小組合作探究 | |||
教師活動 4 提出問題:作者在愁什么? | 學生活動 4 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 ||
教師活動 5 引導學生從意象、關鍵字詞、手法上分 析愁,并作補充。 |
學生活動 5 小組代表分享。 | ||
設計思想: 愁的內涵是本詩的重點,以此問題為線索貫穿全詩,使教學更清晰,有重點,做到 一課一得。 |
|||
環節五拓展延申 | |||
教師活動 6 引導學生分析《點絳唇∙閨思》《武陵 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分別在愁什么? |
學生活動 6 1—3 組分析《點絳唇∙閨思》 4—6 組分析《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
||
教師活動 7 組織學生分析,并作補充。 | 學生活動 7 小組代表分享。 | ||
設計思想: 我選擇了一首李清照隱居青州時的閨怨詩,一首晚年之作,進行對比閱讀,來凸顯李清照生平經歷對創作風格的影響。使學生對李清照的創作風格有更深刻的認知,更深入理解李清照詞“愁”的內涵。 |
|||
環節六升華情感 | |||
教師活動 8 | 學生活動 8 |
她也曾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天真少女,而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們一起去李清照的詞里看一看歲月游走的痕跡。 引導學生齊讀老師收集的按時間順序 排列的李清照寫愁的句子。 |
生配樂齊讀。 | ||
設計思想:在朗讀中進一步升華情感,由上一環節的兩首詩拓展為很多首詩的一句,有詳有略。 | |||
9.板書設計![]() 雁——(課堂生成) 借景抒情 《點絳唇》:(課堂生成)黃花——(課堂生成)《武陵春》:(課堂生成) 梧桐、細雨——(課堂生成) ![]() 最難、傷心、獨自——(課堂生成) 直抒胸臆 |
|||
10.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堂課以學生分享讀書筆記的方式來講解作者和背景,更為落實知識。在朗讀時采用學 生范讀、老師范讀、齊讀的方式也具有多樣化,但是我在引導朗讀的時候還不夠細致。以“愁” 為線索貫穿全文,落實意象、手法、情感條例清晰。最后脫離教材從李清照早期和晚期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詩歌進一步解讀“愁”的內涵,使學生對李清照的“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