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聲聲慢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高中語文省優質課大賽必修上冊第九課_目既往還,心亦吐納—《聲聲慢》的臨窗之美_(安徽省淮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高中語文省優質課大賽_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_目既往還,心亦吐納 —《聲聲慢》的臨窗之美_(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學)
目既往還,心亦吐納
——《聲聲慢》的臨窗之美。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教學目標】
1、語言建構與應用:引導學生以誦讀為抓手,以“窗”為媒介,品味、咀嚼、探究“窗”之內外多種意象的豐富意蘊。
2、思維發展與提升:引導學生結合詞人生平,理解詞中“愁”的深層內涵,并把握詞人通過直抒胸臆和構建意象群來抒寫愁情的方法。
3、審美鑒賞與創造: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詞人“守窗”背后復雜的心理,濃重的愁情,感悟詞人堅韌執著,富有丈夫氣的孤傲靈魂。
4、文化傳承與理解:通過對古典詩詞的意象的鑒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對李清照哀婉凄涼卻又堅韌孤傲的內心世界的感知中,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詞人生平,理解詞中“愁”的深層內涵,并把握詞人通過直抒胸臆和構建意象群來抒寫愁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詞人“守窗”背后的復雜心理,感悟詞人堅韌執著,富有丈夫氣的孤傲靈魂。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鑒賞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伴著李清照南渡前后臨窗的的圖片和詩句)彼時,才貌俱佳的她,生活安定,婚姻幸福,縱然偶有愁情,憑窗賦詩,亦多是“小院閑窗春色深”(《浣溪沙》)春閨閑愁幾許;而今,容顏憔悴的她,早已飽嘗家國破碎,喪夫孀居,流離孤獨之苦,臨窗而對,盡是家國與人生之秋的悲嘆,只低吟“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今天,我們就把這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作為樞軸,去打開欣賞《聲聲慢》的另一扇窗。
二、新知學習。
(一)臨窗生情:心窗難掩愁情重,尋覓無端悲斷腸。
-
師生共讀明情感。
師:首先請同學們
聽配樂朗誦,思考:詞中的哪個字能概括這首詞的主要情感?詞中有哪些句子直接表達了這一情感?
2、請
大家自由地地朗讀詞作:穿越歷史的塵煙,現在你就是李清照,你正徘徊在窗前尋尋覓覓……
誦讀后,師:同學們有答案了嗎?這個字是——“愁”(板書)。直接抒發愁情的句子是呢?(學生答)
(1)“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最后一句,“這次第”是對前面種種描寫的總括,說不是一個“愁”了得的,卻又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回味無窮。
(2)“正傷心”,“憔悴損”,“獨自”。這些詞語和特定的意象合在一起,更是情景交融,愁上澆愁。
(3)“凄凄慘慘戚戚”。
師:我們連著前面兩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一起來看。“尋覓”,一個找尋的動作,詞人是從回憶里尋覓?還是在現實中尋找?想找到什么,又能找到什么呢?
生:回想自己之前的生活,是對之前事情的回憶。一是找和丈夫一起度過的甜蜜生活,二是曾經繁榮的國家、安定的社會生活。
生:曾經的一切美好(都只能讓她更孤獨愁苦。
越是美好的地方,越是有斷腸之嘆。)
生:我覺得是一種茫然,失落。想在現實中找到些什么來讓自己從苦難的人生和愁苦的心緒中解脫吧。
師:找到了嗎?什么都找不到,只有“冷冷清清”的周遭和冷冷清清的內心。(人生劇變,凄涼的現狀,半生的飄零,
愈尋覓,愈清醒,愈痛苦)
師:這句話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用這樣的形式有什么好處?
音韻上,徘徊婉轉,一唱三嘆,富有韻律美感。
情感上,加重語氣,增強情感,且三個短句,依次由外在動作神態寫到外界的環境氣氛再寫到詞人的內心心理,由外到內,逐層深入,細膩逼真。
師:首句凄清、沉痛和心酸,使人一開篇就聽到了詞人沉痛
悲咽的心聲,愁情感傷達到了極致。
在這樣的悲苦愁絕情感基調下,后面的景又怎么能不處處含愁啊。
你能不能來讀一下這一句呢?帶著感情。
3、齊讀初感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詞,初步感知這尋覓處,心窗前,難掩的愁情。
(二)憑窗觀景:黃花舊雁秋風瘦,梧桐細雨空階流。
1、速讀找意象。
“一切景語皆情語”,當作者帶著滿眼的愁情來憑窗觀景時,窗外之“物皆著我色”,請同學們
速讀全詞,思考:作者選取了
窗外哪些
意象來表現她的愁情呢?(學生齊答。)
[明確]秋風、孤雁、黃花、梧桐、細雨
2、合作共體悟。
請大家分成小組,探究:在這些具有豐富意蘊的意象中,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個意象?結合學過的詩句,從意象含義、營造意境等方面來談它在這首詞中是如何表情達意的。小組成員分別說說,
一人負責記錄整理,形成一個通順明了的小語段,稍后我們一起來交流。
(1)“怎敵他晚來風急”:象征處境之難,渲染愁情之甚。
①學生:列出有關“秋風”詩句:(“秋風”意象略講)“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寫出秋風急風冷,凄涼蕭瑟之感。(視回答情況,請生補充)
師點撥:秋風也好,晚風急風,不光是自然界的,亦有生活中的各種打擊。正可謂“風刀霜劍嚴相逼”,象征處境的艱難。再加上“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秋風黃落葉,晚風相催急
,頓覺愁情更甚。
②得出結論:“晚來風急”象征處境之難,渲染愁情之甚。
齊讀課文中這句詞。
(2)“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抒發飄零孤獨之苦,思鄉懷人之痛。
①學生:列出有關“雁”詩句:“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漢蓬征塞上,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云中誰
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視回答情況,請生補充或
朗讀此句),舊雁仍在,音書難托,寫思鄉懷人之痛。
師點撥:劉禹錫《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秋風至,天轉寒,秋雁南來,作者亦是北人南來,且獨自一人,國破家亡、漂泊無依。②得出結論:過雁寫出飄零孤獨之苦,思鄉懷人之痛
。齊讀課文中這句詞。
(3)“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寫出容顏憔悴之傷,心神飄零之苦。
①學生1:列出有關“黃花”詩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李清照《醉花陰》)象征容顏憔悴,孤苦零落之凄涼。生2:寫的是菊花絢爛綻放的景致。菊花盛開,明媚可愛,但人卻憔悴,無心采摘。而花無人摘,花自萎去,又倍增傷感。(視回答情況,請生補充或朗讀此句)
師點撥:史正志《菊譜》:“菊草本也,以黃為正,所以概稱黃花。”“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世亂郁郁久為客,路難悠悠常傍人”(杜甫)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卻再無當年“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這里,作者的感情已漸漸融入到了落花之中。②得出結論:黃花比喻女子容顏心神俱憔悴,獨自飄零。
齊讀課文中這句詞。
-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梧桐:表達喪夫思夫之苦,悲秋悲己之嘆。
①列出有關“梧桐”詩句: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身就是牽愁惹恨的事物,易讓人在季節之秋中感受到人生之秋與家國之秋的悲涼。
師點撥:梧桐是忠貞愛情的象征:以梧為雄,以桐為雌,同長同老,同生同死。《孔雀東南飛》“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寫出了楊貴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涼以及對佳人的苦苦思念。里的梧桐,亦仍有喪夫之痛和對亡夫的思念。
②得出結論:梧桐意象寫出了喪夫思夫之苦,悲秋悲己之嘆。
細雨:哀愁凄涼之境,淚雨同落之悲。
①學生:列出有關“細雨”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雨是哀傷愁絲的象征,
正是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生2:通過對比和映襯加強了“愁”的表現力。一邊是瀟瀟寒雨,一邊是孤單的身影,
雨聲反襯屋內的寂靜冷清,
雨的寒氣增添了人的苦寒之感。雨聲中凝聚了詞人的哀愁,仿佛
天人同泣,雨淚同落,這樣更加深了詞人內心的悲苦
。(視回答情況,請生補充)
師點撥:雨和梧桐常常放在一起來賞析。蘇軾《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不僅滴在耳邊,更滴向心頭。
②得出結論:細雨渲染哀愁凄涼之境,淚雨同落之悲。
齊讀課文中這句詞。
3、小結:中國古人具有非常敏感的生命體驗,以隔窗觀景的方式把握世界,透窗而入的秋風舊雁、滿地黃花,細雨梧桐,
放在一起則形成景——情了一個相互流動的空間,這種方式,凝重而又幽微地暈染了詞人的愁緒,強化了她對愁情的過敏,更滋生曠日難熬的哀愁。愁情在這個空間里發酵,在作者心里沸騰,也滲透到我們每個讀者的心里。
師:誰能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詞呢?
請生個讀。 讓我們帶著對愁的感知,伴著音樂,再一起來
齊聲誦讀,體會這凄美絕倫的意象情境。
(三)倚窗傷懷:憶往昔空自飲淡酒,看今朝卻更添濃愁。
師:憑窗觀景,黃花舊雁秋風瘦,梧桐細雨空階流;倚窗傷懷,憶往昔空自飲淡酒,看今朝卻更添濃愁。
作者的眼前之景由窗外——窗內,窗內一人一桌一壺酒,倒入盞中的是酒,喝進口中的卻是——愁。你怎樣理解“淡酒”這一意象?
“
三杯兩盞淡酒”:象征愁情太濃,暗指晚景慘淡。
生:列出有關“酒”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抽刀斷水水更流,舉酒消愁愁更愁”,“艱難苦恨煩霜鬢,潦倒新停拙酒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酒多和愁有關。
為何說是“淡酒”?——并非酒淡
,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尤其是微醺之后,涼風一吹,內心的愁情更加難以抑制。
②得出結論:澆愁之酒太淡,突出愁情太濃。
師:賞讀到這里,窗外的景與窗里的人都沉浸在愁的氤氳氣中,這么深,這么濃的愁有哪些具體含義呢?我們也來總結一下。
國破之恨,(可以說《聲聲慢》是她后期的絕唱,這情愁是與當時的整個國恥民難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家破之傷,夫亡之哀,孀居之孤,顛沛之苦(字字句句無一不是她歷盡折磨坎坷凝成的血淚,以至于到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程度。)
師:生活于她像是一場戰斗,她孤獨地堅持著,不斷地
接納、甚至是咀嚼愁苦。
這時候的詞人,需要一面“窗口”去排解。但對愁苦的消解,有人向外尋求釋放,有人則傾向于向內去消解。李清照便選擇了一面向內的“窗口”。
(四)守窗自持:任秀影孑然于天地,竟倔強孤傲在此生。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獨自憑窗,挨過一個個漫長的黑夜。師:詞人為什么不選向外,走出去,消解愁情,而只守在這一扇窗前呢?
我們聯系她南渡后期的另一首《永遇樂·落日熔金》,去尋找答案。可重點把握詞中“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一句
。學生齊讀詞句。
(導學案上出示全詞及譯文)“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生:詞中別人的熱鬧與自身孤獨的對比,自己的今—昔對比,內心愁苦,無心出去,容顏憔悴,亦不能出去。婉言謝絕,不能深言。他人熱鬧而快樂,個人酸楚苦痛,又怎好向人訴說呢?說與人,人又豈能知。
師:“那種煢獨棲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略,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 (梁啟超)她也曾這樣簡單而熱烈得幸福快樂過啊。
斯人獨憔悴,
這里是心碎之中的退守。所以,她更愿意
一個人消解這愁思,孤獨寂寞地承受各種打擊,和內心痛苦的對決。(聽人笑語,如何理解?——還是熱愛著這生活啊)其實這里我們還可以結合她的號“易安”的出處來看——“審容膝之易安”(板書),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在一個很小的空間里也能覺得心安,
守住這個小屋這扇窗,是她對這個世界留給她的唯一一方凈土的捍衛。
師:詞人或守窗獨對愁苦,或簾下聽人笑語,體現出詞人怎樣的精神品質?(視學生回答情況看是否需要討論)
生:體現出一種直面苦難的勇氣和堅韌,不愿向愁苦命運低頭的孤傲不屈的氣質。
師:這種退守中的抗爭與自持。其實“審容膝之易安”的上面還有一句“倚南窗以寄傲”(板書)。陶潛委心任去留,堅守本心傲骨,李清照亦然。
三、拓展訓練。
這是李清照丈夫氣的宣泄。
清代學者沈曾植在《菌閣瑣談》中說:“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非秦、柳也” ,可謂指出蘊藏在李清照閨閣風姿中的特殊氣質。李易安的倜儻有丈夫氣,從她的許多言行舉止中就可以看出。
她的
《夏日絕句》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體現出李清照怎樣的性格特點?
生:顯示了其性格剛烈一面,不懼生死,重氣節。(暗諷當朝偏安一隅,可適當補充)
還有《上樞密韓肖胄二首》有云“子孫南渡今幾年,飄流遂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壞土。”這幾句詩體現出李清照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們表示了關切和懷念,表現了詩人反擊侵略,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充滿
了愛國主義的激情。一個女子,沒有子嗣,孤獨無助又如此堅強,令人好生敬佩。
師: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其才情與膽色又何遜于男兒丈夫。
導學案中:她在流亡途中,身心所受之痛何其重的情況下,還依然補校完《金石錄》,并在《金石錄后序》說“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生命與精神的堅韌與豐盈于淡然自述間立現,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四、小結。
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苦難不停地擦拭著李清照藝術的靈魂,國破家亡、天涯淪落,這些苦難經歷像重物壓在李清照藝術生命的彈簧上,只要不令彈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我們在學習古典詩詞或是其他古典文學作品時,作品中蘊含的美好情感和作者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再一次
誦讀全詞,在誦讀聲中去推開李清照的那扇精神之窗!
五、布置作業。
過渡:“守著窗兒”的造型在李清照的詞里已經化成了一個典型意象,
即“臨窗意象”,她很多的詞都是借助一面窗口吐納傾訴。雖然有時候只是顧自言說,但世界和她發生的呼應,發而為詞,即是佳篇。
如《滿庭芳》“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玉樓春》“道人憔悴春窗底。”《菩薩蠻》“背窗雪落爐煙直。”《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導學案補充)
先民通過窗實現了屋子內與外的交流,由此人類開始走向詩意的棲居。
中國文人善于飲吸無窮空時于自我,從一門一窗之間體味生命、自然之無垠。
陶淵明“北窗高臥”,李商隱“剪燭西窗”,古人很多的愁思都是臨窗而生,倚窗而抒。請搜集古詩詞中和“臨窗”有關的句子,探究“臨窗“”的意蘊,試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學短評。
六、結語。
不是都會有李清照這般的境遇,但也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守一扇這樣的窗,不論生活是否報我們以歌,都能堅守本心,去追尋,去奮斗,去熱愛,堅強、勇敢、熱烈。未來可能是春日遲遲,亦或是秋風颯颯,我們都能情往似贈,興來如答。
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聲聲慢”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版高中語文省優質課大賽必修上冊第九課_目既往還,心亦吐納—《聲聲慢》的臨窗之美_(安徽省淮南)”,所屬分類為“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版高中語文省優質課大賽必修上冊第九課_目既往還,心亦吐納—《聲聲慢》的臨窗之美_(安徽省淮南)”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