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聲聲慢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語文華東師大版高二上冊《聲聲慢》四川省雅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語文華東師大版高二上冊《聲聲慢》四川省雅安
聲聲慢 教案
教學目標:
1.詩詞中的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2.通過讀詩,抓住意象,走入詞人的內心世界。
重點:
詩詞當中的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難點:
通過意象理解詩人的情感。
-
蘇軾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也套用這句話來評價李清照,“詞中有畫。”同學們,如果你是一位畫家,要為李清照畫一幅人物圖像,她該是一個什么形象?請在李清照的詩詞當中找出你的依據。(預習作業)可以用“我從……………看見了…………”句式。
例如:我從“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中看見了一個蕩著秋千的閨中少女。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天真爛漫游湖少女的形象。
《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深閨少女蕩秋千、見到客人害羞嬌俏的形象。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思念丈夫,黃昏借酒澆愁的形象。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中年孀居,無心梳妝,含淚悲傷的形象。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獨自泛舟,排遣相思的少婦形象。
《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站在烏江之畔,追憶古人英雄豪杰,嘴角含笑,諷刺當權者的不思進取的形象。
……
……
所以,我們來看,在李清照的文字,透過千年的時光,我們看見了那個“詞中皇后”的形象,栩栩如生。那么,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李清照的《聲聲慢》,來通過這首詞,為李清照造像。
三、整體感知:
請學生起來讀《聲聲慢》(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明確:情感是低沉,凄楚,悲涼,哀怨的。
全班讀
要求:找出全詞中表現作者心境的一個詞——(愁)
四、重點欣賞:
大家都抓住了這個“愁”字,所以我們要化人物像的話,已經找到了人物的神態就是“愁”,我們這幅畫,也要圍繞“愁”字來展開,首先,我們來探尋一下,李清照是怎樣入愁的。
1,自由讀,找出定下句子全詞基調的句子?
明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
“尋尋覓覓”你覺得李清照是在尋覓什么。
明確:尋覓往日的歡笑,少女時代的純真,曾經的太平生活,丈夫在時的艾青,其他心愛之物……但又不知何處尋。朗讀時候緩慢讀出詩人內心的迷茫。
-
作者尋覓歡樂,找到了嗎?沒有——因此落入了“冷冷清清”的境界。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這一句該如何讀。
不但沒有找到失去的東西,不但沒有減少內心的傷痛,反而在冷清的環境中更生了一種凄涼、慘淡、悲戚。處境的冷清更襯托詞人心境的清冷。(朗讀輕度、降調)
-
“凄凄慘慘戚戚”詩人的心理感受如何?又該如何讀呢?
明確:內心的沉痛、凄涼。讀時,一字一頓,字字泣血。
-
思考,這句話有什么特點。
疊字。
-
能不能改成尋覓,冷清,凄慘戚。
不能。疊字渲染出一種凄涼、蕭條的已經。營造音樂美。
學生齊聲讀
小結:開篇的七對疊字,14個字,五一愁字,卻是字字含愁,聲聲是愁。(直接抒情)
由此,我們明確了要畫好這幅圖畫,首先是冷色調圖。那么,我們應該在這幅圖畫上點綴那些景物?“一切景語皆情語”,當作者帶著滿眼的憂愁來觀察周圍的事物時,“物皆著我色”。作者在詞中選了那些意象來表現她的愁呢?
明確:淡酒、晚風、孤雁、黃花、梧桐細雨。
-
(合作探究)學生討論:在這些意象當中,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個,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說說你的理解,可以結合學過的詩詞。
小組發言。
明確:(1)淡酒。不是酒太淡,而是愁太濃。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表明作者萬年生活凄涼慘淡。(凄涼慘淡)
關于酒的詩句:酒:麻木神經,或助興,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文學中的意象也是豐富多彩。
別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醉一場;
喜時,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欣喜若狂;
感懷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感嘆人生苦短;
孤獨時,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憂愁時,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2)秋風:怎敵他,晚來風急。“晚”晚上,晚年,自喻晚年凄苦。
①有關“秋風”的詩句:(“秋風”意象略講)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②結論:秋風渲染愁情。悲涼蕭瑟。
-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為什么是舊時相識”?秋天大雁由北向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所以覺得大雁舊時相識。
①有關“雁”的詩句: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晏殊《浣溪沙》)
②結論:過雁象征離愁。(秋雁自北向南飛來,寫國破家亡、漂泊異鄉之苦。)
-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看到黃花的凋落,想到自己飄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顏,更是愁上加愁。
①有關“黃花”的詩句: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②結論:黃花比喻憔悴的容顏。
(5)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詳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
①有關“細雨”的詩句: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李煜《相見歡》)(亡國之愁)
②結論:雨是哀傷、愁思的象征。
(白描,借景抒情。)
作者用這些意象,架構了冷清凄美的意境,傳遞出了孤寂愁苦的心緒。(女生讀下片)
點出 間接抒情
的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我們已經為這幅圖畫,畫上了景物。國畫將就形神具備,要畫一個人的“神”,就要透過她的眼睛,那么,要探尋一首詞的“神”,我們要透過它的詞眼。本詞的詞眼是“愁。”那么,我們去看看作者為何生愁。(出示李清照大事記)命運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
1127年:金滅北宋,夫婦所存的十余屋金石書畫在戰火中焚為灰燼。
1129年: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1年:獨居浙江會稽,逢盜賊,重病纏身,幾欲喪命。
1132年夏:再嫁張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訴訟,與張汝舟離婚。被判刑兩年。
1151- 約1156年:李清照沒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
由亡國到喪夫,由再嫁到離異,由入獄到悲死,這些不幸都降臨在她身上。最后凄苦半生,悲憤死去。無人知道她死于何時何地。
你能深刻理解她的“愁”是哪些愁了嗎?
明確:亡國之痛、喪夫之哀,淪落之苦。
拓展對比: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不同:相思之愁、甜蜜之愁。閨愁,閑愁。同《醉花陰》
現在,應該說通過《聲聲慢》探尋的人物圖應該可以完成了。現在,就請同學們用你們的文字,用描寫、抒情來描繪這幅李清照的圖畫。
七,課文小結:
配樂朗讀《聲聲慢》,在讀書聲中告別李清照這個孤高的靈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聲聲慢”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語文華東師大版高二上冊《聲聲慢》四川省雅安”,所屬分類為“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語文華東師大版高二上冊《聲聲慢》四川省雅安”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