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聲聲慢,群文閱讀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省賽)語文必修上冊《豪放婉約,各美其美 聲聲慢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群文閱讀》_淮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版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優質課比賽(省賽)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時第9課《豪放婉約,各美其美 聲聲慢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群文閱讀》_淮北
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時
豪放婉約,各美其美
第9課群文閱讀
【設計思路】
第九課第二課時的設計延續第一課時的思路。整體設計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重在賞析婉約詞《聲聲慢》,第二部分是把婉約詞和豪放詞進行對比鑒賞,鑒賞其不同的風格特點和審美特征。《聲聲慢》的賞析重在韻律、意境、情感三個層面的品析上,第一步通過誦讀感知《聲聲慢》的韻律之美,再通過對比分析豪放婉約韻律上的區別;第二步通過抓詞眼引出疑問,抓意象品析意境、品讀情感,心境和物鏡的矛盾沖突是重點也是難點;第三步把三首詞放在一起對比閱讀,讓學生通過對比然后整合婉約豪放的審美特點;最后課堂延伸拓展開來,就婉約詞和豪放詞的時代價值讓學生交流討論,把古詩詞和學生的成長體驗、時代感悟結合起來,啟發學生對詩詞、成長、時代的思考。
【教學目標】
1.鑒賞婉約詞的韻律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2.比較賞析豪放婉約詞作審美風格的特點。
3.探究豪放詞、婉約詞的當代價值和意義。
【教學重難點】鑒賞婉約詞的韻律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教學方法】誦讀法、比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導入:
明萬歷年間張綖《詩馀圖譜》這樣寫道: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明楊慎在《詞品》中說《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設計意圖:勾連上節課內容,引出本課的學習重點,并有意引導學生把豪放和婉約對比思考)
一、吟詠詩韻,韻律之美
活動1:自由朗讀《聲聲慢》,從韻律的角度感知這首詞和前兩首詞有什么不同?(節奏、平仄、押韻……)
1.平仄,《赤壁懷古》“去”“盡”“物”“是”“壁”“畫”“雪”等。《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處”“去”“樹”“陌”“住”“虎”等多壓仄聲韻。音調洪亮,力求鏗鏘有力。讀起來節奏較快。
《聲聲慢》中“戚”“息”“急”“識”“積”“摘”等多壓平聲韻。音調低沉,像女子一邊在哭泣,一邊在輕聲傾訴。宜慢讀。
2.韻腳,《聲聲慢》中“戚”“息”“急”“積”“滴”等韻律一致。諧音合律。
《赤壁懷古》《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韻腳較為靈活自由。
3.疊字,《聲聲慢》中大量用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點點滴滴”。
尋尋覓覓(動作)——空虛悵惘 迷茫失落
冷冷清清(環境)——環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慘慘戚戚(心理)——沉痛凄苦
音韻上更加徘徊婉轉,感情上層層遞進,悲苦愁絕。
小結:
1豪放風格詞作讀起來豪邁奔放;婉約風格詞讀起來舒緩婉轉。
2婉約詞視音律上的規則(如“五音”、“六律”)為法度,講究諧音合律。
3.“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用詞造句也力求鏗鏘響亮。
活動2:請一位同學示范讀《聲聲慢》,試著讀出詩歌韻律之美。
(設計意圖:從誦讀角度對比分析豪放和婉約不同的韻律特點,重點引導學生賞析《聲聲慢》中疊字使用的藝術效果)
二、品析詞句,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活動3:結合你感觸最深的詞句,說一說李清照見到了怎樣的光景?有著怎樣的心境?
1.“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明確:
天氣的冷暖不定,令人身體不適,很難好好休息;生活的沉沉浮浮,令人憂喜不定,無法安心休養。這是一種心理需求和外在環境之間的一層矛盾。
2.“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雁成為詞人情感的載體,思鄉懷人。大雁冬天南飛,春暖北歸,剛好詞人自北方逃難至南方,早已國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舊恨。
舊時相識異鄉相逢,更增添詞人天涯淪落之感。
舊時相識之雁,更添睹物思人之意。
3.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借酒御寒,傍晚的秋風,帶著刺骨的寒意,淡酒祛除不了。
借酒消愁,愁更愁,非為酒淡,只因愁濃。
這又是一種心理需求和外在環境之間的矛盾。
4.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黃花”喻指容顏,枯萎、凋零的黃花就是衰老、憔悴的容顏,年華逝去,青春不再的感傷。
詞人想要有人為自己摘取黃花,詞人孤獨無依,無人摘取,黃花凋零殆盡,無法摘取。
這又是一種心理需求和外在環境之間的一層矛盾。
5.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梧桐、雨”——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象征著寂寞。
雨象征著哀傷﹑愁絲。于是,梧桐雨,就成了愁思淚。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
——溫庭筠《更漏子》
秋風秋雨愁煞人,泛黃的梧桐,淅瀝的秋雨從天而落,滴在梧桐葉上,也灑在詞人心里,讓詞人獨自品味著上蒼給予她的無盡悲愁。
6.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守窗得黑,時光難挨,想盡快逃離,可是梧桐細雨、點點滴滴。每一分每一秒都成了煎熬,挨到天黑之后呢,又如何度過漫漫黑夜。內心需求和外在環境的沖突矛盾到了極致。
我欲飲酒御寒卻酒淡風急,無限凄苦!
我欲抬頭望雁卻物是人非,傷心不已!
我欲低頭看花卻凋零憔悴,顧影哀憐!
我欲倚窗枯坐卻梧桐滴雨,煎熬無盡!
總之,這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啊,從早到晚,想求得一絲圓滿,一點滿足,外在景物環境卻反反復復沒有給她一絲圓滿、半分滿足。詞人想努力擺脫而無法擺脫,想要克制而無法克制。內在心緒和外界環境之間的矛盾關系就像一顆雪球一樣。在心境與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矛盾沖突的不斷擴大過程中,雪球愈結愈大,愁緒愈積愈濃,最后達到難以遏制的地步,可以說,怎一個愁字了得就是滾出來的大雪球。透過詞眼我們感受到詞人的愁之濃、愁之深、愁之重、愁之壓抑。這種借外在景物一步一步渲染愁情,曲曲折折袒露心跡的寫法,既是《聲聲慢》的婉妙之處。
一字一淚,咬著牙跟咽下的。
——梁啟超
全篇字字寫愁,層層寫愁,卻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畫龍點睛,以“愁”歸結。無怪古人譽為“千古創格”,“絕世奇文”。
——劉乃昌《冷廬雜識》(卷五)
活動4:一位同學示范讀《聲聲慢》,試著讀出詩歌凄美的意境和情感。
(設計意圖:通過抓詞眼的詩歌鑒賞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愁”字的內涵和情感表達方式的特色,詩歌的“婉妙”之處。抓住“光景”和“心境”的關系,用意象分析法深入詞鏡,品析詞句)
三、豪放婉約,各美其美
活動5:上一節課我們品讀了豪放之美,這節課我們感受了婉約之美,你們能從意象、意境、情感中選擇一個角度概括他們不同的的審美特點嗎?
作品 | 意象 | 意境 | 情感 |
《赤壁懷古》 | 大江、浪花、赤壁、英雄 | 雄渾蒼涼、大氣宏闊 | 懷才不遇、曠達超脫 |
《京口北固亭懷古》 | 江山、金戈、鐵馬、烽火、英雄 | 豪邁悲壯 | 壯志難酬,愛國悲慨 |
《聲聲慢》 | 淡酒、過雁、急風、黃花、梧桐、細雨 | 凄涼低迷、哀婉凄楚 | 孤獨寂寞、愁苦難抑 |
作品 | 背景音樂 | 背景圖片 | 服裝道具 | 朗誦明星推薦 |
《聲聲慢》 |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