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登高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杜甫詩三首《登高》湖南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shè)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杜甫詩三首《登高》湖南省優(yōu)課
《登高》 杜甫
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杜甫詩三首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讀中感悟詩人苦痛與憂思。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再悟深處的苦痛與憂思。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讀中悟“悲”情 2、難點:手法析“悲”情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完成學案 2、準備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ppt1)
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民間有登高的習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登高登的思念;“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登出了胸懷。今天來學習杜甫千古悲情之作《登高》。
(二)朗讀吟詠,初味苦憂情(ppt2—4) 1、教師誦讀(背景音樂《二泉映月》),要求:讓學生明確朗讀的語速,語調(diào)。 討論明確:語速,緩慢;語調(diào),低沉、悲凄 2、學生朗讀,師生點評 3、朗讀指導:(1)理性地把握,理解詩人,詩的內(nèi)涵和詩人內(nèi)心。“沉郁頓挫”風格。(2)感性地表現(xiàn),語速、語調(diào)、表情、動作、音樂等,示范如下:
首聯(lián)朗讀:讓我們化身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一下這兩句。“風急”——要讀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著讀出這兩個字;“天高”——調(diào)子要很高并帶拖腔,沖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nèi)心很孤單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調(diào)子;„„讀“鳥飛回”——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xiāng),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語調(diào)、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視,清渚、沙白——要俯視,“鳥飛回”——要遠望,向著家鄉(xiāng)看。
對老師的示范,既要聽,又要看。(師生共讀) 4、學生自悟和吟詠下面三聯(lián)。 (三)展開聯(lián)想,入情入境 問題1:“詩從肺腑出。”全詩情貫其中,請同學找出直接表達情感的詞語?各自在文中的作用?(ppt5) 討論明確:首聯(lián),“哀”,奠定凄涼哀傷之調(diào);頸聯(lián),“悲”,詩眼,突出主題,家國身世之悲;尾聯(lián),“恨”,百感交集,無盡痛恨。
問題2:這哀之情、悲之情、恨之情是怎么抒發(fā)的,請同學結(jié)合詩句分析。 討論明確:情景交融。(ppt6—8) (1)鑒賞首聯(lián):這首詩首聯(lián)共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分別用“急” “高” “嘯哀”“清”“白”“飛回”來描寫。十四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飛鳥,可以一只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還可以是一只跟鳥群失散的鳥。賞析時要敢于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只歡樂的鳥呢,是一只孤獨痛苦的鳥。
(2)鑒賞頷聯(lián):頜聯(lián)只寫了兩種景物落木、長江。由落木,想到了樹,由樹及人,還是要聯(lián)系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lián)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jīng)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暫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如果說“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么,“不盡長江”呢?應該是時間的無窮,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有些無可奈何。還有一種很宏大的氣勢。但同時,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說,他不僅僅是無可奈何,也不是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更不是想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祈求長生不老,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guī)律。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
教師小結(jié)(ppt9): 1、“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寫景”。2、以上四句寫景,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鋪墊——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
問題3:宋代羅大經(jīng)曾說“頸聯(lián)的十四個字中含有八層意思”,詳述了人生凄苦的境況,你能讀出幾層意思來?試做具體分析。(ppt10)
討論明確: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 問題4: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ppt11) 討論明確:是國難,是連年的戰(zhàn)亂。由于艱難痛苦和仇恨,使我兩鬢斑白了?,是什么意思?在國勢艱難的時候,我極度痛恨,我已經(jīng)老了,以致兩鬢斑白了?啵菢O度的意思。這樣更表現(xiàn)出杜甫的憂國憂民。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zhàn)亂,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是一種憂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發(fā)叢生,兩鬢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艱難”也不僅僅指國家艱難,更主要的還有個人艱難。因為杜甫此時已經(jīng)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著杜甫老人的一生。這里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應該特別強調(diào)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杜甫這個人特別愛喝酒,我們學過的杜甫的詩中,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寫到喝酒了。還能舉出些喝酒的例子來,“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九日》詩中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客也喝酒,憂也喝酒。咱們中國似乎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時是重陽節(jié)呀,按習俗應該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因為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
他因病戒了酒,而且還因為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借酒才能澆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可是卻不能喝酒,這愁悶可怎么了卻,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結(jié)在詩的結(jié)尾,郁結(jié)在杜甫老人的心頭。 六、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老師從兩個方面學習,一是因聲求氣,吟詠詩情;二是展開想象,聯(lián)系藝術(shù)手法,入情入境,體會詩歌思想感情。
深情誦讀詩歌,結(jié)束新課。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該詩
2、發(fā)揮想象,將該詩改寫成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guān)于會員| 移動設(shè)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