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登高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杜甫詩三首《登高》新疆 - 伊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杜甫詩三首《登高》新疆 - 伊犁
(一) 導入(2分鐘)
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后。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沖擊。凄冷的風中,有幾只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就這時,一位老人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老人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他已經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風痹。而且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 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日。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困潦倒,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 這個老人是誰呀?
明確:對,他就是與李白并稱為“李杜”的唐代偉大詩人杜甫,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的這首極具盛名的詩作《登高》。放
ppt第一張標題并板
書:登高 杜甫
(二)(1分鐘)
《登高》是杜甫作于夔州的律詩,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顯示出了他非凡的藝術功力,表現出沉實高華的特點,晚期詩風中感情也由熾熱趨向悲涼,然而體現這種多樣的統一并成為他的基本風格的,是他自己所說的“沉郁頓挫”。所以本節課我們的教學目標就是以下三點:放
ppt第二張教學目標1、體味
作者沉郁頓挫的詩風。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3、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三)(2分鐘)
放ppt第三張沉郁頓挫 哪位同學能為我們解讀一下什么叫做“沉
郁頓挫”沉郁,有深沉渾厚之意,多用來形容音樂的風格。頓挫,指
聲調的停頓和轉折,用來形容音樂舞蹈書法等藝術活動,經常與“抑揚”、“起伏”等詞聯類而用。自明清以來,人們普遍以沉郁頓挫來描述杜詩的風格。綜合杜甫所說沉郁頓挫的含義及后人在使用這一概
2
念是所賦予的新的闡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沉郁頓挫的風格就是指杜詩運思深刻,感情濃烈,聲情悲壯,而又忠厚纏綿,含蓄蘊藉,回環往復的特點。
(四)(3分鐘)
我們都知道杜甫出生于封建家庭,而在唐玄宗逐漸昏庸,李林甫、楊國忠相
繼玩弄權的社會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難和窮困使他不得不看到封建社會的冷酷現實,(大家想想看一個人他的經歷和他所處的社會環境與他的作品有沒有關聯。。。。對,)所以杜甫的詩歌廣闊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過程中的社會面貌。那么他的作品詩風也就因此更加具體,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杜甫的生活和創作的后兩個時期:放
ppt第四張介紹
韓愈和聞一多先生的評價則是對其作品最高的評價。放ppt
第五張 、六張
(五)第七張朗誦(7分鐘)
放ppt第六張朗誦 問:我們知道讀每一首詩著重在于感情真摯的表達,
剛剛我們也了解到很多關于杜甫及這首詩的背景,哪位同學能為本首詩定一個調子,也就是感情基調?
答:那既然是憂愁的調子,請你來為我們用這種調子大聲配樂朗誦一下,(繼續其他同學)點評 老師泛讀
(六)放
ppt第8、9張翻譯(4分鐘)
下面請同學們對照注解用兩分鐘將全文轉述為散文話的語言。(帶著這樣的解讀感受同學們一起來大聲朗誦全文)
(七)放
ppt第10張知人論世(1分鐘)
初步感受全文以后我們一起通過了解這位杜甫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分析文章,當然意象分析和移情入境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們一起來看知人論世。
3
(八)第11——15張意象分析和小結(6分鐘) (九)第16——20張意象分析和小結(6分鐘)
學生讀一遍后同桌互誦一遍后放ppt21進行指導再讀一遍(5分鐘)請學生單個讀
(十)第22小結小結(1分鐘) (十一)第23板書回顧(2分鐘) (十二)《春夜喜雨》(3分鐘)
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譯文:及時的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就伴著春風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技巧:解讀全詩,勾其玄要,要總體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時令、什么人、什么特征)分析純寫景詩時,就詩論詩,不必牽強附會地向作者境遇和時代背景上靠。
(十三)作業:背誦這首詩并做相關練習,試用本文所學情景交融的藝術特
點仿寫一首七言律詩(反應你本階段學習或生活或某一事物)在注意格式和音律的同時要求表現出自己的情感或看法主張。(2分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