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葛底斯堡的演說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演講與辯論《在葛底斯堡的演說》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選修《演講與辯論》第一單元 范例學習
在葛底斯堡的演說 教學設計
課題
在葛底斯堡的演說 課時
1課時
適合年級
高二理科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演講與辯論》第一單元的范例學習篇目。從內容上說,本文是林肯總統為葛底斯堡國家公墓奠基,寫的一篇演講稿,文章訴諸獨立宣言所支持的"凡人生而平等"之原則,并重新定義美國南北戰爭:不只是為聯邦存續而奮斗,亦是“自由之新生”,將真平等帶給全體公民。從風格上說,演說辭樸素莊嚴、觀點明確,高屋建瓴,情感真摯。學習文章,既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提高人生境界,又有助于學生深入體會演講辭的特點,在實際的朗讀和演說中,學會在公共場合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潛能。 學情分析
通過必修2第四單元的學習,學生對演講辭有基本的了解,具有閱讀演講稿的基本能力:抓主旨,理結構,能體會說理論證的深刻;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一部分學生具有演講經歷(比賽,國旗下演講等);在生活中,也有當眾講話的經歷。
學習及活動目標
1、查找有關資料,更多了解本篇演講當時的歷史背景,加深對演說詞的理解,標注重音、停頓,注意朗讀語氣,體會演講辭的魅力。
2、利用音頻、視頻資料設置情境,使語言文字立體可感可行,學生學習演講者在演講時的態勢語、儀態、語氣語調的變化等,提升自身感受力。
3、以演講模擬演練為載體,學生能掌握演講的基本常識,在即興演講中,學生提升演講的基本素養。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
教學 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信息技術 應用
創設情境,
激發
興趣 教師導入: 必修階段,我們學過馬丁 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他的夢想就是黑
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民權,文中有一
句話“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的雕像前--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這項重要法令的頒布,對于千百萬灼烤于非正義殘焰中的黑奴,猶如帶來希望之光的碩大燈塔,恰似結束漫漫長夜禁錮的歡暢黎明。”1863年,那黎明之光,也照到了葛底斯堡。
播放視頻:葛底斯堡戰役的過程 教師歸納:本文,用真摯而深沉的情感,詩一般簡潔優美的語言,震撼了當時的美國,今天,我們就走近這篇文章,感受它的魅力。
帶著情感,觀看視頻, 走近情境,引發思考
利用視頻,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
習興趣,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本文歷史背景,引發思考。
應用點1: 利用影音信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感知內容, 問題
引領, 鑒賞分析, 一、梳理內容,鑒賞手法
【問題】這篇演說歷來被稱為“演說史上的珍品”,你認為它的魅力在哪
里?
1、以精當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內容。他未如一般演說者那樣,僅從一場戰
役的勝利去鼓舞士氣,而是上升到了“人生而平等”的立國原則、國家的
前途和命運的高度進行評論,發出號召。“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
府永世長存。”而全力奮戰的宣言書。 2、洋溢著熾烈而真摯的感情,極富有鼓動性。“我們要從……”有對生者的鼓勵,“要使這個國家……”有對未來堅定的信念。 3、抑揚頓挫的節奏。
第一段,著眼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閱讀,思考并回答問
題。
引導學生抓
住文章主旨,體會說理的論證力量,揣摩深刻的思想,體會本篇演講辭的特點和魅力。
第二段,給予烈士以高度的評價。 第三段 一抑,然后又一揚,發出號召。
模擬演講,合作探究,
活動一 【模擬演講練習】 活動任務:你現在就是評委,請你給現場演講的小組打分。要求: 請你根據課前微課所學,小組研討后
自行確定4個評分標準,寫到表格內,以20分為滿分,(按照重要性給每項賦分)綜合小組同學意見打出分值。
活動過程:探究,展示,點評
共同得出演講評價標準: 1、內容有思想性 2、表達有感染力 3、語音清晰(重音) 4、情感合理
小組成員先練習演
講,然后確定評價標準,在其他組成員演講過程中,掃描二維碼,當堂展示,其他同學當堂點評。
引導學生結合課前微課內容,利用文本,體會演講辭的基本特點,并在當眾演講中,感知演
講的技巧。
應用點2:umu互動平臺,利用二維碼,學生即時把學案內容上傳到大屏幕上,便于展示,點評。
觀看視頻, 對比學習
【過渡語】
這篇有魅力的演說,是林肯用了兩周的時間,精心創作的,而在生活中,
其實,演講總是隨處可以用到,學生會競選等,當出現一個新的情境,遇到一個人突然拋來的問題時,我們怎么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會呢,我們還得來看看即興演講。
活動二 【情境感受】
活動任務:觀看《劉德華開講啦》,再次感受演講的特點。 5、現身說法
6、勢態語、互動性
觀看視頻,引發思考
引導學生體會即興演講
應用點3: 利用影音信息為學生做示范,啟發學生感受即興演講。
即興
演講,學以致用
活動三 【即興演講】
活動任務:你是一名高中生,有著輕捷的腳步,光潔的面龐,明朗的笑容,年輕得讓人羨慕。不過認真想過:年
輕意味著什么?年輕人應該具有怎樣
的精神品質呢?關于這個問題,半個多世紀前郭沫若的說法,也許不無啟發意義。
那么,什么是年輕精神的品質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張白紙,毫無成見地去接受客觀真實,他如饑似渴地請人指教,
虛心坦懷地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學習,以養成他的智慧。這是年輕人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博愛的實踐者。他大公無私,好打抱不平,決不或很少為自己打算,切實地有著人饑己
饑、人溺己溺的懷抱,而為他人服務。這是年輕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戰士。他不怕任何艱難困苦,他富于彈性,倒下去立刻跳起來,碰傷了舔干血跡,
若無其事,他以犧牲自我的意志戰勝一切,這是年輕人的第三特征。《在蕭紅墓前的五分鐘講演》,發表于1948年)
不過,今天的時代環境和社會環境與郭沫若發表這篇演講的時候已大不相同了。那么,在今天,年輕人又應該是怎樣的呢?請以“年輕人”為話題,即興發表一次演講。 要求:即興演講(不超過2分鐘),力求做到邏輯嚴密,語言流暢。各組選派一名同學參與PK,其他同學在臺上同學演講后,掃描二維碼,參與打分。
根據所學,
結合自己的思考,做即興演講
學以致用, 各抒己見
應用點4: umu互動平臺,掃描二維碼,現場為做即興演講的同學打分。
歸納
總結,布置
作業
總結:走近時代,變的是青年的時代
使命。創新科技,關注時事,居安思危,緊跟時代,學習本領,鍛造自我,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一個人的
力量是渺小的,但千千萬萬的青年之力必將推動中國這艘巨輪不斷向前航行。接時代之命,承國家之擔,吾輩青年,勇往直前。 作業:完成整篇演講稿。
教學相長
教師總結演講的問題,也引導學生思考
板書設計
在葛底斯堡的演說
亞伯拉罕• 林肯
演講基本要求:
1、內容有思想性 2、表達有感染力 3、語音清晰(重音) 4、情感合理
5、現身說法 6、勢態語、互動性
教學反思
新課改提出學習任務群教學,我嘗試把“演講與辯論”放入當代文化參與任務中,以文本為依托,設計演講活動,以“年輕人”為話題,對學生現有的思想觀念進行分析討論,提升認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學生課堂表現來看,主要是對文本的歷史背景生疏而影響對演講樸素情感的體悟,所以課前還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獲取資源的途徑;在即興演講中,學生的現場演講,還是很精彩的,提到的奮斗、“咸魚青年”,年輕人的“自知”“溫暖”,都體現出他們學習成長過程中的思考,自主參與、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學習活動,對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大有裨益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