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客觀認識自我,當聽到別人,評價的時候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客觀認識自我《當聽到別人評價的時候》寧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客觀認識自我《當聽到別人評價的時候》寧夏育才中學
當聽到別人評價的時候
一、設計理念
由于高中生自我意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我意識的內容也進一步豐富和深刻,他們在自我意識的發展上表現出兩面性:一方面他們充滿自信,喜歡標新立異。這種表現常被人們誤解為特立獨行、自私自利。另一方面他們內心深處比較脆弱和不自信,很在乎外界給予的評價。這種兩面性導致高中生有時候不能很好地認識并客觀地評價自己,可能會因為別人一句話而懷疑自己,從而影響自己內在的自我評價。因此,本節課將從幫助學生積極應對他們評價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他人評價對認識自己的作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積極應對他人評價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完善自己、接納自己。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當聽到他人評價,特別是不好的評價時時如何積極應對。 2、難點:引導學生通過他人評價完善自己、接納自己。 四、教學方法: 討論、角色扮演 五、教學思路
1、通過分析“我是誰”的答案,發現認識自己的兩種途徑:一
是自我觀察,而是他人和他人評價,從而讓學生意識到他人評價對自己的意義。
2、通過案例中萌萌一天之內同樣的行為收到兩種不同評價,讓學生發現生活中我們收到的不同的評價,源自別人不同的立場和標準。
3、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和發現當聽到別人好的、不好的評價時自己可以如何去應對,以及不同的應對方式會得到什么樣的效果,進而培養學生積極應對他人評價的能力。
4、進一步的情境分析,引發學生覺察面對他人不好的評價時自己有時無法積極應對的原因是什么。
5、通過討論,發覺當別人指出的缺點自己也覺得是個缺點時,一方面可以去改正和完善,另一方面如果暫時改變不了可以接納自己暫時就是這樣,要用積極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3-5分鐘)
1、課前我請同學們寫出5-10個詞語來描述“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現在請大家對照自己寫出來的詞語,思考這些描述自己的詞語是從哪來的?
預設學生回答:書上學來的,自己覺得自己是什么樣,別人說的(問:你說的別人是指哪些人?)
2、請你用不同顏色的筆,代表不同的詞語來源,用畫圈的方式標記出這些詞語,同一個詞語在標記時可以重復。并在標記后可以看看
其他同學的。
請同學分享自己的標記結果。
提問:在剛才的分享和大家相互查看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發現?可以簡單討論一下。
預設學生回答:我們都會被別人評價;我們評價自己的很多詞語來自別人評價;有時候別人的評價和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一樣,有時候不一樣甚至相反……
3、教師引導和過渡:進入高中我們可能經常會想“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通過對自己的觀察、反省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通過父母、老師、朋友等重要他人的評價也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和了解自己。從我們還是一個嬰兒什么都不懂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在家里人的評價中(比如說“這個孩子眼睛好漂亮”、“這個孩子長得真壯實”、“這個孩子真聰明”等)慢慢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所以我們在意別人評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是有的時候別人評價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擾。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當聽到別人評價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應對。
(二)情境再現
萌萌,一個留著一頭短發的大眼睛姑娘。坐在她周圍的同學都愛找她借東西。有一天早晨她后排的同學又一次習慣性跟她借完透明膠之后,對她說:“萌萌,你太好了。”下午回宿舍她帶著自己的水壺和舍友的水壺去打水,回來的路上聽到身后有人說:“太傻了,總是幫別人打水……”
討論:為什么萌萌一天之內收到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
預設學生回答: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如果是被萌萌幫的同學,就可能會說萌萌特別好,如果是旁觀者就可能覺得萌萌傻。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教師引導:我們每個人成長經歷不同,想法不同,看問題的角度立場不同,就會讓我們產生不同的評價標準。在不同的標準體系里,同樣的行為,收到的評價就會不同。
(三)情境體驗
分小組就以下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1、任務一: 活動形式:角色扮演
活動情境:那天早晨,萌萌給同學借完東西后聽到有人說“你太好了”……
活動要求:根據情境設計臺詞,并表演出來。
提問:(1)萌萌的扮演者,當聽到別人說你善良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預設學生回答:開心;不好意思(為什么會覺得不好意思呢?) 教師引導:聽到別人說我們優點的時候,我們都會開心,也或許會有一點不好意思,因為生活中當面夸我們的人太少了。
(2)當聽到萌萌的回應時,你的感受是什么?
預設學生回答:她挺謙虛的。(這好像的確是我們大部分中國人在聽到別人夸獎的時候最常見的反應和想法。那如果換一種呢?如果對方跟你說謝謝,你的感覺是什么?)
(3)當聽到別人夸獎的時候,最常見的兩種回應方式一種是解釋說“沒有沒有”,一種是說“謝謝”,那這兩種方式各有什么好處呢?
教師引導:當別人說我們優點或者夸獎我們的時候,解釋會表現出我們的謙虛,說謝謝會有利于我們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人際互動。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于去跟對方說“謝謝”,因為這樣也是對對方的一份肯定,說明我們在這一點上標準一致,或者是她拓寬了我對自己的評價體系。
2、任務二: 活動形式:角色扮演
活動情境:那天中午,萌萌幫同學打水,聽到有人說她傻,從來不知道拒絕……
活動要求:根據情境設計臺詞,并表演出來。 提問:
(1)在剛才的表演中,聽到、看到萌萌的回應你的感受或者想法是什么?
預設學生回答:聽到她的解釋好像會更理解她一些 教師引導:解釋好像會讓人與人之間更相互理解。
(2)我想采訪一下萌萌的扮演者,你為什么會做出那樣的回應?
預設學生回答:我并不覺得幫人打水就是傻,聽到別人那么說了就想去解釋。(追問,萌萌還能怎么做?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教師引導過渡:如果別人的評價不客觀,自己也不認可,可以解釋,也可以一笑置之:因為每個人評價別人的標準不同,隨著時間的
推移我們可以再發現,人的標準是有可能會改變的。解釋可以讓我們有可能贏得別人的理解,一笑置之彰顯我們自信豁達的品質。可是故事中的萌萌并沒有像大家所表演的這樣選擇解釋,或者置之不理,那她是怎么做的呢?
(四)情境深入
萌萌自己呢?早晨還有一點小竊喜,下午聽到別人說她“傻”的時候,好難過。她自己也覺得真的好傻,明明有時候不順路,明明有時候也不想幫忙,為什么就是不拒絕?她好討厭這樣的自己。
1、討論:萌萌為什么會這么難過?
預設學生回答:a.她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了;b.她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教師引導:好像萌萌很想得到小伙伴的理解和認同。追問:為什么同樣的事情,剛才大家表演的時候并沒有覺得難過?生:沒覺得幫人打水是傻)c.她自己覺得那樣做很傻。
教師引導:如果聽到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自己很難過或者很生氣,有一些情緒冒出來,那我們可以停下來感受一下,自己在難過什么,生氣什么。是不是我們自己也同意別人的這份評價,并且認為那樣的確不好,才會有情緒?比如萌萌,別人說她軟弱,如果她自己也覺得自己軟弱,可能就會生氣或者難過,如果她自己不覺得,那就也沒有什么。
2、討論:有了這樣一份覺察,萌萌可以怎么做呢?
預設學生回答:她可以嘗試去拒絕;她可以找別個借口不幫忙 教師引導過渡:萌萌可以嘗試改變過去的做法,嘗試去拒絕。那
有沒有可能很想嘗試去改變,可是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就是說不出口?如果真的說不出口該怎么辦呢?
討論:不會拒絕別人、軟弱一定是件不好的事情嗎?為什么? 預設學生回答:不一定,經常給別人幫忙會有很多朋友……
教師引導:每個人的評價標準不同,我們難以避免被他人指出一些“缺點”,如果別人指出我們的某個缺點,我們自己也認為它是個缺點,我們可以向好的方向去完善自己,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在我們還沒有變成那個更好的自己以前,即使是缺點,也會有它好的一面,接納自己。
(五)結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標準,標準不同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就會不同。通過別人的評價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同時,我們也要不斷覺察自己的標準是什么,如果我們能夠用積極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的評價,我們就會用更積極的心態的認識自己,從而不斷完善和接納自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