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學習與考試,合理歸因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與考試《合理歸因》山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合理歸因》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歸因特點;理解維納三維歸因理論,認識到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產生重要影響。
2.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課堂活動,積極進行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運用合理的歸因方式,進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及行為表現。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學生能夠體驗到合理歸因所帶來的積極情緒情感,認識到合理歸因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具有積極作用,從而能夠積極進行合理歸因,坦然面對成敗事件。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認識到不同的歸因方式對人的心態及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學會合理歸因的具體方法。
2.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對學習生活中的成敗事件進行合理歸因,進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及行為表現,促進自己不斷進步。 三、教學方法:
游戲法 、心理測驗法 、心理小品 、微視頻教學法 、討論法 、練習法、講授法 四、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反口令”
①游戲規則:教師給出口令,學生做相反動作。例如,教師說“向左轉”,那么學生就要“向右轉”,教師說“向上看”,那么學生要“向下
看”。
②尋找游戲中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請參加游戲的同學談談游戲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 ③教師總結,并引出主題——《合理歸因》
師:剛才大家積極尋找了游戲成敗的原因,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會經歷很多事,這些事有可能會成功也有可能會失敗,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對我們的行為結果尋找原因,這個過程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歸因”。對于作為高中生的我們來說,學習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我們平時也會經歷大大小小許多考試,每次考試結束后,我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對我們的考試成敗進行歸因。那么以往我們對考試成敗所做的原因分析是否合理呢?怎樣的歸因方式有利于我們的不斷進步呢?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如何進行合理歸因。 2.講授新課
課堂活動一:心理測驗——我的歸因風格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自己的歸因風格。
考試歸因自測表
作為學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管是成績優秀的同學還是成績平平的同學,相信在學習中都有過失敗的時候,比如考試沒考好,有些知識沒記住,有些技能沒掌握等等。當你在學習中遭遇失敗時,比如某次考試沒有考好,你認為會有哪些原因?
下列各題,如果你認為符合或者比較符合你的實際情況,請在相應題目后面的括號里打鉤“√” 。
這次我考試沒考好,是因為:
1.家中沒有人指導我解答疑難作業…………………………… ( ) 2.情緒不穩,常被無端的情緒干擾…………………………… ( ) 3.學習科目過于枯燥…………………………………………… ( ) 4.平時養成了懶散的習慣,不愿學習………………………… ( ) 5.家里環境差,沒法學習……………………………………… ( ) 6.我沒有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 ( ) 7.父母不關心我的學習………………………………………… ( ) 8.我學習缺乏恒心和毅力……………………………………… ( ) 9.班級學習風氣不好…………………………………………… ( ) 10.我不會妥善安排學習時間……………………………………( ) 11.學校令人討厭…………………………………………………( ) 12.我學習基礎不好,跟不上…………………………………… ( ) 13.老師的教學方法不適合我……………………………………( ) 14.我自己努力不夠………………………………………………( ) 15.運氣不好,復習的內容總是不考…………………………… ( ) 16.身體不佳,無法集中精力學習……………………………… ( ) 17.考題總是太難…………………………………………………( ) 18.我對學習沒有興趣……………………………………………( ) 19. 我不喜歡任課教師………………………………………… ( ) 20.本身能力不夠,根本不是學習的料兒……………………… ( ) ①在你所選擇的內容中再選出影響自己學習的5個最主要的原因,
按照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順序寫(只寫題號):
②如果你認為還有其他原因請寫出來:
③統計:單數題打鉤(√ )的有幾個,雙數題打鉤(√ )的有幾個。
教師對學生進行現場調查,請學生自由發言,說說影響自己學習效果的最主要原因有哪些?如果對這些原因進行歸類,他們會如何歸類呢?——內因、外因(學生回答)。
之后,調查學生的自測情況,單數題打鉤比較的多的同學有哪些?雙數題打鉤比較多的同學有哪些?并公布測試結果:如果你傾向于更多地選擇單數題號的選項,那說明你習慣于將事情的成敗歸因于外部因素,如果你選的答案大多是雙數題號的選項,那說明你習慣從自己的內部尋找原因。
師:究竟哪一種歸因方式更合理呢?怎樣的歸因方式有利于我們提高自信,增強責任感,從而獲得不斷的進步呢?下面有請幾位同學給大家表演一個心理小品。
課堂活動二:心理小品——“考試之后”
旁白:期中考試之后,同學們都拿到了自己的成績單,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考試中都失利了,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失敗呢,請大家來看一下。
甲:我為什么沒考好,上次老師給我們調了座位,現在我四周坐的都是垃圾同學,一上課,他們就嗡嗡嗡嗡地說話,你說這樣我能考好嗎,哎!
乙:這次考試出的題太難了,我也真是倒霉,考前復習的一個沒考,考的東西都是我之前沒看的,只要下次不這么倒霉,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丙:哎,我真是太笨了,看來我真不是學習的料啊,再努力恐怕也沒用了!
丁:最近我迷上了看小說,考前也沒抽時間好好復習,真是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啊,我還是趕快學習去吧。
甲:不要理他,咱仨玩兒去吧! 乙丙:好,玩兒去! 小組討論:
1.這四位同學是如何對自己的考試失敗進行歸因的? 2.這樣的歸因會對他們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產生什么影響? 請學生分享本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歸納總結:其實甲乙丙三位同學的歸因都不合理。甲把自己考試失敗的原因歸因于周圍同學吵,這個原因屬于外部因素,而且這個外部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這種歸因是對自己缺乏責任心的表現,不能從真正意義上找到改善自我的內部動力;乙把考試失敗的原因歸因于考題難,以及自己的運氣差,這些也都屬于外部、不可控制的原因,不利于自己的進步;丙雖然將失敗歸因于自己的內部因素——能力差,但是眾所周知,能力是相對穩定、不易控制的原因,這種歸因方式會讓自己失去信心,放棄努力。再來看丁,他將考試失敗歸因于自己努力不夠,努力是一種內部、可控制的原因,依據這樣的歸因他今后會更加努力的學習,這有利于他的不斷進步與完善。是一種合理的歸因方式。
從這個心理小品我們可以看出,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對我們的心態和行為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作用,因此,今后當我們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我們應該向丁同學學習,進行合理歸因,多從自己的內部找可控制的原因。對于學習來說,內部可控制的原因,除了包括努力外,還有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等。
課堂活動三:觀看微視頻——維納三維歸因理論
心理學家維納曾對人們的歸因理論進行深入研究,最終提出了影響深遠的維納三維歸因理論,他認為我們一般把成敗的原因歸結為六個方面: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況、環境因素。并且,他把這些原因按三個維度進行分類:從因素來源將它分為內因和外因;從能不能被我們個人意愿所控制將它分為可控的原因和不可控的原因;從它的穩定性將它分為穩定的原因與不穩定的原因。
維納總結出積極的歸因模式和消極的歸因模式。 積極的歸因模式:
成功→足夠努力或者能力高→自豪、自尊→增強對成功的期望→愿
意從事有成就的任務。
失敗→缺乏努力→內疚→ 相對的對成功具有高期望→愿意并堅持從事有成就的任務。
消極的歸因模式:
成功→運氣好→不在乎→很少增強對成功的期望→缺乏從事有成就任務的愿望。
失敗→缺乏能力→羞愧、無能感、沮喪→降低對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對有成就任務的堅持。
微視頻小結:維納三維歸因理論告訴我們,無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要想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我們都應該學會合理歸因。 課堂活動四:討論分享——如何進行合理歸因?
根據觀看的心理小品和維納三維歸因理論的學習,小組討論總結“如何進行合理歸因”?
學生分享本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總結概括:
培養自己積極的思考模式,多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勝不驕敗不餒,相信自己可以不斷完善;
不要埋怨外部環境,要多從自己內部找原因,激發自我責任感和信心;
要盡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要過多歸因于不可改變或太難改變的原因;
合理分析外部因素對我們的影響。
課堂活動五:學以致用——我的考試歸因
結合最近的一次考試,你當時認為考試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根據今天所學知識,這種歸因方式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應該如何進行合理歸因呢?
學生分享自己的考試歸因情況,教師進行適當評價。 3.課堂總結:感悟收獲
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在彩色卡片上記錄本節課的收獲與感悟。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了解了自己的歸因風格,也學會了一些合理歸因的具體方法,希望今后大家無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夠學會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歸因,這樣有利于我們的不斷進步,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4.課后拓展作業
想一想,在影響你學習效果的因素中,哪些屬于內部、可控制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你今后應該怎樣做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